中药肛门滴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日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中医科郭集军等运用补脾益肠丸内服配合中药煎剂肛门滴灌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直肠或结肠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该病病因和发病机理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和变态反应)、遗传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以及黏液脓血便等。治疗上主要使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必要时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病情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总体上疗效不甚理想。
郭集军等收集该院门诊和住院病人61例,参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确定的诊断标准并经纤维结肠镜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补脾益肠丸6克,每天3次口服,并于每晚睡时肛门滴灌中药煎剂(方药组成:当归、延胡索、补骨脂、赤石脂和荔枝核等组成的中成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等功效;配合上述中药煎剂睡眠时肛门缓慢滴灌,既避免了以往灌肠时对大肠的刺激而致排便使灌肠液流失,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同时也减少了胃液和小肠液对药物的影响,并可使药液直达结肠病变部位,从而起到提高疗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