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第八篇

《中医词典》h~j在线阅读中医综合书籍在线阅读

黄蜂入洞

小儿推拿方法名。

①用屈曲的大拇指按揉小儿的外耳道,有通气作用。见《小儿推拿秘诀》。

②将耳壳折向前方以掩住耳门,有通气作用。见《小儿推拿秘诀》。

③即洗井灶法。见《幼科推拿秘书》。详该条。

④屈儿小指,再揉劳宫穴,有去风寒作用。见《针灸大成》卷十。

⑤即黄蜂出洞。见《小儿推拿秘旨》。详该条。

⑥在小儿前臂屈侧部正中,从腕横纹盘旋揉至肘横纹处。见《小儿推拿广意》。

黄公兴

南北朝时梁代人。生平欠详。着《脉经》六卷,隋朝时已佚。

黄宫绣

清代医家。字锦芳。宜黄(属江西)人。撰《医学求真录》十六卷于1750年,未见流传。现有《脉理求真》、《本草求真》、《锦芳医案》(又名《锦芳太史医案求真初编》均刊于1769年。其中以《本草求真》一书系对《本草纲目》删繁撮要而成,影响较为广泛,简明扼要,切合临床实用。

黄鼓疔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多生口角、腮、颧、眼胞等处。初起黄泡,光亮明润,四畔红色缠绕,麻痒感间作,重则恶心呕吐,肢体木痛、寒热交作,烦渴干哕,此属脾经毒火而发。治疗同疔疮

黄瓜疽

病名。指生于后背脊旁之疮。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即黄瓜痈。证治详见该条。

黄瓜痈

病名。指生于背部脊旁的痈。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亦名黄瓜疽、肉色。该病因脾火积毒而生。症见皮肉色红,疮肿如若黄瓜状,肿高寸余,长可尺许,局部疼痛剧烈。同时伴见四肢麻木等症,治宜清热解毒凉血。余证治可参见外痈,有头疽条。

黄冠道人

宋代医生。名佚。北宋熙宁间(1068-1077年)道士。行医于曹州楚丘枣垌村,医术高超,医名鸣于乡。居数月,忽离去,不知所之,世人疑为扁鹊,立祠祀之。

黄汗

病名。因汗出入水,水热互郁于肌表,所致身肿、发热、汗出色黄如柏汁的病症。《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脉自沉。”兼见两胫冷,身疼重,腰髋弛痛或小便不利等。由汗出入水壅遏营卫,或脾胃湿热郁伏熏蒸肌肤引起。治宜实卫和营,行阳益阴,方用芪芍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等。《千金要方》以本病为五疸之一。

黄汗身肿

病名。因汗出入水,或汗出当风,内结郁久,成热成黄,为黄汗身肿之证。《症因脉治》卷三:“黄汗身肿之症,身热胸满,四肢黄肿而渴,状如风水,汗出沾衣,色如柏汁,久不愈,必致痈脓,又有不恶风,小便利,若上焦寒,口多涎,身冷肿痛,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又有两胫不冷,反发热,名历节。食已汗出,常见盗汗,汗出不凉,反发热,久久必甲错;生恶疮,身?p?p,胸中痛,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皆黄汗肿症也。”治用黄芪芍药桂酒汤桂枝汤黄芪汤等方。参见身肿、水肿条。

黄河

明代医家。通医学。生平里贯均欠详。着《医学汇纂济世丹砂》(又名《医学搜精》)二卷。

黄环

宋代医家。生平里籍均不详。撰《备问方》一卷,已佚。

黄昏

即傍晚的时候。《素问·金匮真言论》:“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

黄昏不见

病证名。《银海精微》:“人之两目,至日落西之时,渐渐不见,亦系内障,俗谓之鸡蒙眼也。”即雀目。详该条。

黄昏嗽

病证名。又名黄昏咳。因肾虚虚火上炎或食积痰湿所致,每在黄昏时发病之咳嗽。《丹溪心法·咳嗽》:“黄昏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宜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之。”《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黄昏咳,肾经阳衰阴弱,虚火上炎也。当补脾肺,生肾水,不可专用嗽药,宜六味丸六君子汤间服。不论大人小儿,黄昏熟睡中忽咳两三声,食积痰也,消其痰而咳自止,宜二陈汤山楂神曲麦芽。”参见咳嗽条。

黄吉甫

明代医家。生平里籍均未详。着《备急仙方》,未见刊行。

黄济之

明代医家。字世仁。浙江姚余人。精医术,着《本草权度》三卷,现存。该书虽名本草,兼备临证各科常见病之脉、因、证、治,并结合心得论述五脏虚实、脉法、脉体升降、经络图等,治法亦简要有效。

黄家

素有黄疸病者。《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黄芪汤主之。”“黄家日晡时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

黄瘕

病名。八瘕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因左胁气结所致腰背引痛,小腹拘急引阴中刺疼,尿黄赤;女子则见经行不利,阴中刺痛,淋露黄汁。《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黄瘕,左胁下有气,牢结不可抑,其苦腰背相引痛,小腹常急,下引阴中如刺,不和小便,或溺黄赤,时发寒热。”《类证治裁·痃癖症瘕诸积论》:“黄瘕,经行不利,左胁气结,阴中刺痛,淋露黄汁,用坐导皂荚散。”参见癖、症瘕、八瘕条。

黄筋

推拿穴位名。

①即赤淡黄筋。见《保赤推拿法》。

②即赤筋。详该条。

黄精

①解剖名。《目经大成》卷一:“膏中有珠,澄澈而软,状类水晶棋子,曰黄精,总名瞳神,均属乎肾。”即今之晶状体。凡病变则混浊而影响视力。

②中药名。功能补脾润肺,养阴生津。

黄俊

明代医生。朔方(今宁夏灵武)人。精医术,通药性,长脉诊,不执方书,世称良医。

黄凯均

清代医家。字南重,号退庵。浙江嘉善人。撰《友渔斋医话》八卷,1812年刊行。包括《一览延龄》、《桔旁杂论》、《上池涓滴》、《肘后偶钞》、《证治指要》、《药笼小品》。论及养生、脏腑病证,常用药品,历代医书评介及个人医案。

黄克明

宋代人。着《江餐馔要》一卷,今佚。

黄蜡灸

灸法的一种。见《神灸经纶》。先以湿面粉随痈疽肿根作圈,高寸馀,实贴皮上,如井口形……圈内铺蜡屑三四分厚,次以铜杓盛桑木炭火,悬蜡上烘之,令蜡溶化至沸滚,再添蜡屑,随溶随添,以井满为度,灸后去火杓,即喷冷水少许于蜡上,俟冷起蜡。主治痈疽发背,恶疮顽疮。疮久溃不敛,四周顽硬者,即于疮口上灸之。

黄蜡灸法

外治法之一。属于灸法之一种。见《外科大成》卷一。该法适用于疮疡未溃或已溃难敛者。具体方法为:用湿面糊随疮肿根盘作圈,高寸余,紧贴皮上,使其状如井口,勿令渗漏。圈外再围布数重,以防火气烘肤;圈内铺黄蜡屑三、四分厚,以铜漏杓盛桑木炭火,悬蜡上烘之,待蜡溶化再续蜡屑;随化随添,以“井”满为度。皮不痛者毒浅,灸至知痛为度;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为度。然后去火杓,急喷冷水少许于蜡上,待蜡凉后则易去。如患处漫肿无头者,可以湿纸贴之,于先干处灸之。如属疮疡初起者灸一-三次即可消;脓成者灸二-三次可溃;疮久溃不敛者,四围顽硬者,应于疮口上灸之,使蜡从孔入,其顽腐瘀脓则可尽化,有加速收敛之功。

黄连法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取黄连捣碎,用水浸泡出汁,时时滴儿口中。婴儿初生,体内蕴有胎热,或值夏季气候炎热之时用之。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黄廉

明代医家。号铜壁山人。生平居里未详。辑《痘疹全书》(又名《秘传经验痘疹方》)十卷。据高武、日本丹波元胤考证,此书实为袭名医万全《痘疹心要》(1546年)之作,据为己有者。

黄良佑

明代医家。字履祥。休宁五城人(今安徽休宁)。少年弃儒学医,因擅长针灸而闻名乡里。撰《麻痘秘法》、《本草类方》,未见刊行。

黄膜上冲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在风轮下际,……有翳色黄,与凝脂翳同一气脉,但凝脂翳在轮外生,点药可去。此在膏内,邪热蒸起,点药所不能除,若漫及瞳神,其珠必损。”(《张氏医通》卷八)。因脓多黄而状似膜,故名黄膜上冲,即黄液上冲。详该条。

黄胖

病名。全身肌肤萎黄,面浮足肿,神疲乏力而眼目不黄的慢性病。又称食劳疳黄。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一。《丹溪心法·疸》称黄肿。由虫积、食积或劳役脱力所致。因于虫积者,兼见呕吐黄水,毛发皆直,好食生米、茶叶、土炭等异物。治宜驱虫消积,用使君肉、槟榔雷丸绿矾丸等;配合应用归脾汤人参养荣汤诸方。因食积者,兼见纳食不化,口苦腹胀等,治宜健脾消食,六君子汤保和丸等方。因劳役所致者,又称脱力黄。详脱力黄条。黄胖见于钩虫病营养不良或其他慢性疾患引起的贫血

黄气

即土气,相应于人的脾气。《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不及……气并膈中,痛于心脾,黄气乃损,其谷不登。”

黄鳅痈

病名。指生于小腿内后侧部位之痈。亦名胫阴痈,胫阴疽。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该病多因湿热留于肝脾二经所致。症见初起小腿内侧疼痛肿硬,因其疮肿,形如泥鳅,色微红,故而得名。证治参见外痈条。

黄俅

①明初医家。歙县(安徽歙县)人。精通医术,着《黄俅医案》。

②明代医家,字谷如。新繁(今四川新都)人。撰《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十卷(1619年)。

黄仁

解剖名。出《银海精微》。又名眼帘、睛帘、虹彩。即今之虹膜,位于黑睛后内。其色因人种而异,我国多为黑褐色。黄仁中央有约2.5-4毫米大小之圆形洞孔,名瞳神。黄仁内应于肝,肝胆相表里,故病变常与肝胆有关。

黄肉随

病名。疫病的一种。见《伤寒总病论》卷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疫论》:“病者头重,颈直,皮肉强痹,或蕴而结核,起于喉颈之侧,布热毒于皮肤分肉之中,上散入发际,下贯颞颧,隐隐而热,不相断离,病名黄肉随”。“其病从太阳阳明相格,寒湿不调,关节格滞。”

黄升

明代医生。字启东。京山(今属湖北)人。善察脉,为当时名医。曾治一食蜈蚣中毒者,投剂,立苏。

黄石峰

元末医家。擅长于痘科。曾录三十余家医论,结合自己临证治痘经验,将痘疹病因、证候及治法等编成七言韵语,成《痘疹玉髓》四卷。附入名医万全《痘疹世医心法》,易名《秘传痘疹玉髓》,刊行于世。

《黄氏医书八种》

医学丛书。清·黄元御撰。最早刊于乾隆年间。包括《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伤寒悬解》、《伤寒说意》、《金匮悬解》、《长沙药解》、《玉楸药解》。现存多种清刻本。

《黄氏医书三种》

医学丛书。清·黄元御撰。刊于1872-1880年。包括作者晚年三部医着,即《素问悬解》、《灵枢悬解》和《难经悬解》。现存多种清刻本。

黄世德

明代医生。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精医术。曾任太医院判。孙锦,尽得其祖传,尤精伤寒、痘疹,治多奇效。

黄水

病名。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黄水者,其根起于脾,其状先从腹肿也。”参见十水条。

黄水疮

病名。指生于皮肤的一种脓疱性疾病。亦名滴脓疮。见《外科正宗》卷四。该病为脾胃湿热内生,外受风邪而成。症见初起皮肤患处先起红斑,继之成粟米样水疱,逐渐增大,疱液初呈透明,后变为混浊,基底红晕,随即变为脓疱,患处痛痒难忍,搔破黄水淋漓,甚者蔓延成片,直至疮水干后结痂而愈。该病多发生于小儿头面、耳、项等处,重者可延及全身各处。治宜祛风胜湿,清热凉血,热毒偏盛者,可内服升麻消毒饮苍术黄连;风邪偏盛者服消风散;湿热重者服平胃散黄芩黄连。外治热重者可用青蛤散青黛散外敷;湿甚者用碧玉散三石散外敷。相当于脓疱病

黄水粘疮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黄水疮。详该条。

黄苔

病状名。主里热证。黄色越深,表示邪热越重。微黄薄苔,为外感风热;黄厚干燥,为胃热伤津;若老黄而燥裂,则属热极;黄而厚腻,为脾胃湿热或痰湿食滞;舌质淡,苔微黄而润,则属脾虚有湿。

黄惕斋

清代医家。鹤湘(今湖南芷江)人。辑《胎产集要》三卷,详论胎前、临产及产后诸症之诊断与治疗,内容多抄自《达生篇》等医书。

黄庭坚

宋诗人、书法家。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1064-1067)年间进士,任检讨官,迁著作佐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爱好医学,常与名医初虞世交往,讨论医学,故精通医理,着《食时五观》一卷。

黄庭经

分《上清黄庭内景经》和《上清黄庭外景经》。后书早于前书。另有《黄庭中景经》,一般言《黄庭经》不包括此书在内。分见《上清黄庭内景经》和《上清黄庭外景经》条。

黄庭森

明代医家。字芝石。苏州府(今江苏苏州)人。精医术,以痘科擅长,有“神医”之誉。子国熙,亦以医名。

黄土饼灸

隔饼灸之一。《千金要方》卷六下用治耳疾:“作泥饼子厚薄如馄饨皮,覆耳上四边,勿令泄气,当耳孔上,以草刺泥饼穿作一小孔于上,以艾灸之百壮,候耳中痛不可忍即止。侧耳泻却黄水,出尽即差,当灸时,若泥干,数易之。”又卷二十二:“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为泥,捻作饼子,厚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上,贴着疮上灸之,一炷易一饼子。”适用于发背疔疽,对癣、湿疹等皮肤病也有一定疗效。

黄维

宋代医家。生平里贯均未详。撰《圣济经解义》十卷,已佚。

黄五辰

明代医家。江阴(今属江苏)人。精医术,名振于乡,着《医家正旨》六卷、《医经正宗》八卷,今佚。与同邑戚秉垣、沈绶等,以医鸣当时。

黄武

明代医家。字惟周。山阴人(今浙江绍兴)。精于伤寒论治,常论南方人素体较弱,不宜用麻黄峻汗,每以参芪补其虚。为当地名医。着《脉诀》、《医学纲目》,已佚。

黄心翳

病名。即白翳黄心内障。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十六云:“此候四边皆白,但中心一点黄,大小眦头微赤,时下涩泪,团团在黑珠上”。“亦是肝肺相传,停留风热。宜服前远睛散。”详参白翳黄心内障条。

黄序

明末医家。字六苍。江苏琴川人(今常熟一带)。长于痘科而名贯乡里。主张审证处方因时达变,师古而不泥古。采集诸家痘说之精萃者,由博返约,折衷而着成《痘科约囊》五卷(1668年),以议论、歌赋、成方、图说为序,详论天时、地宜、人事、病势顺逆、用药忌宜等,颇切实用。门人数十人。

黄宣

宋代医家。天台(今浙江天台)人。撰《药草》十卷,已佚。

黄芽

养生术语。原系外丹家用指丹鼎内所生芽状物,视其为生机方萌之象,又其色黄,故名。内丹家借用,谓先天一气萌生的象征。《悟真篇》:“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即指入静之中,先天真气渐生渐聚,如同方萌黄芽。又为“药物”的异名,参见该条。

黄岩

清代医家。字峻寿,又字耐庵。嘉应(广东梅县)人。撰《医学精要》八卷(1800年刊行)。该书主论儿科,兼涉杂症,论痘疹尤详。

黄燕台

清代医家。字庭镜。撰《目经大成》六卷(1804年)。该书集录前人有关眼疾论述及医案。

黄液上冲

病证名。指黑睛黄仁间积脓的病证。见《目经大成》卷二。本症可见于凝脂翳,瞳神缩小,真睛破损等病,相当于今之前房积脓。治宜祛风清热,泻火解毒,用通脾泻胃汤羚羊角饮子等清热解毒药物。

黄一麟

明浙江人。生平欠详。着《痘疹遗书》,未见。

黄翳

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指凝脂翳症之翳色黄若鹅脂者。详凝脂翳条。

黄油证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生于气轮,状如脂而淡黄浮嫩,乃金受土之湿热也。不肿不疼,目赤不昏,故人不求治,无他患,至老只如此。”类今之睑裂斑。

黄有祺

清代医家。字香云。安徽环溪人。精研医术,临证每效,且济世活人不求报酬,常为贫病者治疗。撰有《医余别论》,未刊刻。

黄渊

明代医家。余姚(今浙江余姚)人。生平未详。着《难素笺释》八卷,《本草考证》三卷,《针经订验》一卷,均佚。

黄元御

清代医学家。号研农、玉楸子,别名玉路,字坤载。山东昌邑人。年少即为诸生。据载三十岁时为庸医误治而伤损左目,乃发愤学医,师从乡里名医于司铎。精研医经,每有心得。尊岐伯、黄帝、秦越人、张仲景为“四圣”,常言自四圣以降,喉孙思邈不失古圣之旨。着有《四圣心源》十卷、《玉楸药解》八卷、《四圣悬枢》五卷、《素灵微蕴》四卷、《伤寒悬解》十四卷、《伤寒说意》十卷、《金匮悬解》二十二卷、《长沙药解》四卷。乾隆年间曾合刊为《黄氏医书八种》。黄氏推崇四圣,认为后人著述多无一线微通,每以错简抨击后世编纂之医经著作。故其着多名之曰“悬解”。在学术思想上受张介宾影响,治疗偏重温补。弟子皆维新等继其学。

黄宰

明代医家。字敬甫。祁门县(安徽祁门)人。生活于16世纪。业儒后学医,因医而闻名于当地。撰《针灸仅存录》一书,未见刊行。

黄胀舌

病状名。指舌苔黄,舌体肿大。多为湿热病证。《辨舌指南》:“黄腻满布者,由湿热郁而化毒,宜清湿火化毒;白腻黄腻者,痰浊相搏上溢为胀也,宜蠲痰化浊;舌黄胀大满口者,乃胃府湿热蕴结不消也。”

黄贞甫

明代医家。好学博览,曾游学湖北襄阳,得赵某授以救婴秘术,后潜心研究之,遂精医术,尤长于儿科推拿术。泰昌元年(1620年)将己之推拿经验整理成《推拿秘旨》四卷,详述儿科诊法、推拿手法及穴位,内附推拿手法图。该书存于徐赓云之《味义根斋偶钞》。

黄至

明代医生。字城甫。浦城(今属福建)人。少习儒,后弃儒习医,术日精,会岁年大疫,捐资施药,活人甚众。次子秉键,传其术。

黄钟

十二律之一。在宫、商、角、征、羽五音之中,宫属于中央黄钟,五音十二律由此而分。张景岳:“自一至九,九九八十一而黄钟之数起焉。黄钟为万事之本。故针数亦应之,而用变无穷也。”《灵枢·九针论》:“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

黄仲理

明代医家。芗溪马鞍山人。自幼习医于《伤寒论》颇有研究,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成元己《注解伤寒论》为蓝本,将其本人二十余年的研究心得,撰成《伤寒类证》十卷,条析类证,分门为卷,以其脉法精纯,有证有论有方者,为内篇;以其精粗相驳者,为外篇;以其有论无方无证者,为杂篇;复以平昔所闻,师友讨论之言,或能发明仲景之微奥,或得古人不言之妙,悉采取之,立为伤寒辨惑入式,附于类证之右。以论见证,首尾相贯,以号见条,则言不重复。使学者开卷不待披检,而门类方论脉证,一目了然。后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经陆彦功改编,厘为十二卷。

黄州僧

宋代僧人。其真实姓名及生平里籍均未详。与苏东坡交往,善晓炼丹术。苏东坡旅居黄州时,曾向其学习炼丹药。

黄竹斋

(1886-1960年)现代医家。字维翰。原名谦。字吉。晚号中南山人、诚中子。陕西西安人,原籍临潼。幼家贫,随父以打铁为生,长面发奋攻读经史、天文、历算、医学等。曾参加辛亥革命,1925年辞军医官职返陕行医。曾任中央国医馆常务理事,组织医界人士重建南阳医圣祠。建国后历任西北医学院(现西安医科大学)中医科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科主任、卫生部针灸学术委员会委员。撰有《医圣张仲景传》、《伤寒杂病论集注》十八卷(1926年)、《伤寒杂病论汇通》十六卷(1949年)、《针灸经穴图考》八卷及其它著作五十余种。学术思想推崇仲景,擅针药并用,以强刺激手法治疗中风偏瘫等有独到之处。

黄子厚

元代医家。江西人。约生活于14世纪。善用灸法治病。史料记载曾治一富翁患久痢经治不愈,子厚以百会穴灸数十壮,升提中阳,泄立止。

恍惚

证名。神思不定,迷乱无主之证。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医林绳墨》卷三:“恍者,疑而未定之象;惚者,似物所有之谓。”因七情内伤,或外邪内干,致心气不足,心血虚亏而成。治宜养心安神,用朱砂安神丸养心汤定志丸等方。

灰边紫中舌

病状名。舌边淡灰,舌中至根淡紫,见于瘟疫邪热入营。证见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狂妄烦躁,或自啮舌尖而不知痛。治宜清热解毒,清心凉营。

灰干苔

病状名。指舌苔灰而干燥,舌质深红,属热盛伤津之候,治宜清泄里热。

灰黑干刺苔

病状名。指舌苔灰黑而干裂,生有芒刺。为脏腑实热,津液耗伤。证见咽干,口燥,喘满,宜急下存阴。若里结未成,而见烦躁,口渴,胸中胀满,呕吐频作。或常干呕等证,宜苦寒清热。

灰黑干裂纹舌

病状名。舌苔灰黑而干燥,满舌裂纹。主脏腑热盛,或热灼真阴。若实热内结,可攻下;邪未结实,则宜清热生津;若真阴亏竭,可清热滋阴。见《辨舌指南》。

灰滑苔

病状名。指舌苔灰黑而润滑,为寒水侮土,太阳中寒之证。多伴有腹痛吐利,手足逆冷,脉沉细等证,宜温阳散寒

灰色舌

病状名。指舌质灰色无苔。有寒证、热证之分。舌质纯灰无苔而少津,为里实热证,多伴有烦渴,或二便俱闭,或昏迷不省人事,脉沉伏,宜清热解毒,通里攻下。若舌质灰色润滑而无苔,为里虚寒证,伴有腹痛,呕吐,腹泻,手足厥冷,脉沉细,宜温中散寒。亦可兼见于内挟寒食、冷痰、水饮等证。

灰苔

病状名。主里证。有寒热之分。苔灰白而润滑,为三阴寒证,宜温阳散寒。苔灰黄而干燥,为里热实证,宜攻下泄热。

灰陷

五陷之一。指痘出稠密,其色如灰,根脚无红晕而顶陷者,为气血大虚所致。治法详白陷条。

灰中黑滑苔

病状名。指舌淡灰色,中间有滑苔数点,黑如墨汁。为邪热传里,内挟宿食。宜表里双解,用大柴胡汤

灰中苔

病状名。指舌中央有灰色苔。多见于寒热夹杂的吐蛔症,多伴有消渴、气上冲心,饥不欲食,食即吐蛔等证。宜安蛔止痛。灰中苔亦有见于里实热证者。

恢刺

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指治疗筋肉挛急痹痛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其法将针直刺在拘急筋肉之傍侧,并或前或后提插运针,以舒通经络,恢复拘急,因使恢廓通畅。为一针多用的刺法。类似近代的多向透刺法。

回肠

人体器官名。相当于解剖学的回肠和结肠上段。《灵枢·肠胃》:“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

回骨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曲骨。见该条。

《回回药方》

医方著作。三十六卷。撰者、译者均不详。约为14世纪著作。本书原系将阿拉伯文医学著作编译成汉文者,现存明抄残本,仅存目录下、卷十二、三十、卷三十四,共四卷。内容包括内科、外科、骨科的疾病及药物处方、灸法等。书中所用病名、症状名及药名除直接译成汉文外,杂以汉字音译,其病理理论渊源于阿拉伯医学体系。现有明抄本等。

回回药物院

元代医药机构名。元代设置的回回医药专门机构中,除广惠司外,还有隶属于广惠司的大都、上都两个回回药物院。回回药物院“秩从五品,掌回回药事。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始置,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拨隶广惠司。定置达鲁花赤一员、大使二员、副使一员。”回回药物院主要负责收集、贮藏、加工回回药物,并配合广惠司发放救济药物。因而,它在回回医药的传播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参见广惠司条。

回气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骶骨尖端。主治痔疮便血,大便不禁等。艾炷灸3-7壮。

回乳

治疗学名词。出《本草纲目》卷四。因产妇血气旺盛,乳房作胀,无儿食乳或欲给乳儿断奶,需使乳汁不再分泌而采取的措施,称回乳。可以炒麦芽100克水煎频服,或用《证治准绳》免怀汤(归尾、赤芍红花牛膝)煎服。参见断乳条。

回舌症

病名。《喉科方论》:“此症发在舌上,肿大强硬,其舌尾卷入,不能言语,饮食亦不下咽,此是心经发来之毒。”治法用犀角地黄汤加清心去痰解毒之药。外吹冰硼散等。

?Y虫

蛔虫。出《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Y虫病脉证并治》。详蛔虫条。

?Y虫病

病名。?Y通蛔。即蛔虫病。出《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Y虫病脉证并治》。详蛔虫病条。

?Y动脘痛

病证名。因蛔虫积阻或攻窜所致的脘痛。疼痛呈发作性,痛有休止,甚者吐蛔。《类证治裁》卷六:“?Y动脘痛,必有休止,安?Y丸。”《张氏医通》卷五:“因?Y作痛,痛有休止,令人吐?Y,?Y动故也。用川椒乌梅、黄连、槟榔煎服。”参见虫痛条。本证见于胆道蛔虫症

?Y厥

病名。厥证之一。因?Y虫窜扰所致的四肢厥冷。《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Y虫病脉证并治》:“?Y厥者,当吐?Y,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Y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Y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Y。”治宜温脏安?Y,用乌梅丸。《伤寒绪论》卷下:“凡人胃脘忽痛忽止,身上乍热乍凉,面上作赤作白,脉倏乱倏静,口中吐沫不食者,便是?Y厥之候。”见于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参见厥证、蛔厥条。

?Y心痛

证名。因蛔虫袭扰所致之心腹部疼痛。亦称?Y咬心痛。《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Y心痛,心腹中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中热,善涎出,是?Y咬也。”《医灯续焰》卷八:“?Y咬心痛……大痛不可忍,或吐青黄绿水涎沫,或吐虫出,发有休止,此是?Y心痛也。”治宜安蛔和胃,或驱蛔止痛,用乌梅丸芜荑散等方。参见心痛、虫心痛条。

?Y咬心痛

病证名。即?Y心痛。见《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即?Y心痛。详?Y心痛条。

指蛔虫。参蛔虫条。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词典》.chm chm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