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红花种质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利用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也叫草红花,菊红花,怀红花,川红花和杜红花,为菊科的1-2年生草本植物,它是非常古老的作物,据精确的计算,在埃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从张骞从西域将红花引进我国以来,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30年代,甘肃省敦煌县就将红花作为油料作物栽培,其油用作烹调油。在河南,红花油有 "二香油"之称。在我国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李时珍写道:"红兰花即红花也",有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之功效。种子"功与花同"。可治"血气刺痛,疮疽不出,女子中风,血热烦渴"。红花籽除入药外,也用以烹调,《本草纲目》中写道:"其子五月收采,淘净捣碎剪汁,入醋拌蔬食,极肥美", 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把红花油用于食疗。但几千年来,红花却没有大面积栽培,直到了二十世纪50年代,由于推广新的、含油量高的优良品种,红花才成为一种新的油料作物得以发展。

  为增加我国油料植物的种类和品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自1976年开始了红花的研究,先后从50多国家引进世界红花种质资源2800多份,建立起世界红花种质资源特征、特性数据库,并把份宝贵的种质资源保存在国家基因库中。我们也对我国红花主要产区进行了考察、采集与研究,根据各地红花的形态特性,将我国红花新甘宁、冀鲁豫、江浙闽和川滇青四个栽培中心,并于1988-1992,1988-1989,1988-1991,1990-1992 年分别在北京、内蒙古、云南和新疆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世界红花种质资源有着丰富的多样性:花冠的颜色从白色,浅黄,黄,橘黄,橘红至红色;叶片从无刺至甚多;叶缘从全缘、锯齿直至深裂;外部总苞苞片刺的数目从无至很多;头状花序直径9-38 mm不等;株高30-150 cm;种子千粒重 25-105 g;亚油酸含量的范围11.13-85.60%;油酸 6.74-81.84%;硬脂酸 0.00-5.70%;棕榈酸 0.03-29.03%;来自 47个国家的 2,002 份种质的含油率平均为 28.70%,其范围在 11.48-47.45% 之间。"世界红花种质资源"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它将对我国红花的科研、生产和开发利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红花含红花黄色素和红花素、红花苷及红花醌苷。味辛,温,无毒。有扩张冠状动脉及股动脉、兴奋子宫、降低血压的作用,能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 使组织得到血液灌流,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并增强耐缺氧能力、阻止血栓进一步发展并逐步溶解血栓的作用。早在东汉成书《金匮要略》就记载用于治疗妇人腹中血气刺痛。宋朝的《开宝本草》记载,红花"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本草纲目》记叙红花有"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的作用。近期的实验表明,红花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煎剂与番红花相似,对麻醉动物有降压、抑制心脏等作用。冠心二号方(丹参;红花;赤芍川芎降香=2:1:1:1:1)水溶部分对犬在体冠状动脉及股动脉有扩张作用。红花水提取液10 mg/kg静脉注射,对麻醉狗的冠脉流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乙醇提取液(100-300 mg/kg)则能使血压下降。对小鼠能增强其耐缺氧能力[2]。临床试验表明,用红花治疗冠心病观察44例,经2-4疗程后,90%以上心绞痛的症状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显效48.8%,改善41.5%);对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63.5%。初步证明:对轻度、中度慢性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良好,并具有如下特点:(1)疗效出现较快(第一疗程症状改善者达75.6%);(2)服药期间疗效较稳定(硝酸甘油类药物停减率100%);(3)对合并有第一期和第二期高血压的患者同样有效。服药后几乎无副作用。由于红花具有活血破瘀的功效,因此被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如洪秀芳的心梗方,李海旺等的红川参六味汤,谢人明的桃红四物汤,鲍延熙等的中医辩证论治与活血II号方,饶鸿穗的中药活血化瘀制剂,李小战的活血化瘀降逆方,张晓星的舒心宁糖浆,孙阳明的自拟芪淫苁苓,都是以红花为成分之一的制剂。此外,红花十三味丸,红花开味散,红花注射液(一),红花注射液(二),红花跌打丸,红花麝香丸,冠心片,冠心苏合片,冠心通脉灵等由红花配制而成的中成药也都已纳入全国医药产品目录。红花无毒。在动物饲养试验中,在饲料中混入6%的红花药粉饲养小鼠一个月以上,未见体重下降,如增至8-10%时,体重才下降。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第八条中规定,红花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它不仅广泛用作药材,而且也作为药膳的原料或饮料,如红花炖牛肉,红花鸡丝,红花酒,红花山楂酒,红花糖水等。

  在红花的可持续利用方面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一是利用国外红花的优良特性如控制分枝角度特性的ap基因、控制种子壳型和厚度的th、stp、redu、par等基因转移到中国红花上来,从而降低种壳的百分率、提高种子的含油率;二是筛选并保存中国部分红花、无刺、耐寒及种子有休眠特性的优良品种。三是将外来基因转移到中国红花的优良品种上来从而育成 '花油二号'、'TA-1'、'花油三号'至'花油18号'等一系列收花可以入药、收种子可以榨油的花、油兼用型红花新品种。四是利用红花的药用价值开发出红花茶、红花可乐、红花保健油等专利产品。

  红花茶是以红花为主要原料配制成的红花茶,除保持有红花防治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作用外,而且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氨基酸的含量高达11.01%,其中赖氨酸的含量为大枣的19倍,为菠菜的5倍。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极丰富,其中钾的含量为苹果的16倍,为大白菜的9倍;镁的含量为苹果的91倍,菠菜的21倍。若每日饮用三包、则红花茶中所提供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即远远超过人体每天的需要量。此外,本品还具有理气、健胃、生津等作用。由于红花茶色美、味甘、芬芳、无毒,保健效果很好,该产品已由北京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检验合格、市卫生防疫站批准(批号:01124 M-002)并正式投放市场。

  红花油之所以为一种高质量的食用油,是因红花油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78-85%,亚油酸是人体唯一必需、而自身又不能在体内自行合成的脂肪酸,必需由膳食供应,在人体内,亚油酸被替变为长链脂肪酸,而长链脂肪酸正好是膜的组成成分。婴儿缺乏亚油酸时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干燥和脱落。二十世纪50年代所获得的关于不饱和脂肪酸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研究结果,使红花油作为食物的成分的兴趣猛增。它可降低胆固醇水平,以减少胆固醇沉淀于动脉粥样硬化斑上的机会,从而有效地预防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日本国立营养生理部长铃木慎次郎教授的试验表明,食用红花油或红花混合油一星期后胆固醇可下降14-26%!可见,红花油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防治心脑血管病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高胆固醇是心血管病的主凶,当胆固醇平均每升高于 2.3克时,胆固醇高就是诱发冠状动脉病的首要因素。通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比例,可以减少冠状动脉病的发生,人们过去对此有怀疑,今天可以肯定了,胆固醇的比例降1%,心肌梗塞可以减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也表明,大大减少胆固醇含量可能开通某些由脂肪堆积而变窄的血管。由于亚油酸具有调节血液胆固醇,降低甘油三脂,治疗及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故亚油酸、亚油酸乙脂、亚油酸丸均已作为药品纳入全国医药产品目录。

  可见,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而红花油和红花保健油则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有效途径。

  由于红花具有含油率高、油质好、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盐碱、栽培管理简单、适于机械化耕作等优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届国际红花会议分别于1982年、1989年、1993年、1997年和2001年在美国、印度、中国、意大利和美国召开了,第六届国际红花会议也将于2005年在土耳其召开。可见,红花已受到广泛的重视。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普遍而严重的疾病。参加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会议的专家们报道,心血管病在发达国家占死亡率的5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跟着改变,因而带来了疾病构成的变化。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在疾病死因中所占的比例占总死亡率44%。北京1986年患心肌梗塞住院和死亡人数分别比十年前增长了一倍。特别是成年人高脂血症、高血压症、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与高脂肪饮食有关的胆结石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心脑血管病已居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我国正在成为'冠心病'大国"。因此防治人们的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而红花和红花保健油则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的有效途径。因此发展红花,让红花油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保健食品,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病、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