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话药市

  中秋佳节,千里明月寄托着人们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美好祝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盈则缺,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对于目前药市的萧条,我们又怎能心灰意冷,轻言放弃?价格涨落是市场规律的必然体现。从高价到低谷种植将进入新的调整期,受其影响的将是未来几年的产量和价格,在此笔者对部分中药材的未来走势谈谈个人观点。

  一、部分家种根茎类药材:如白芷、小良姜白芍白术山药独活玄参等目前或将来要烂市的药材,明年的种植面积将出现大的调整,尽管目前库存有量,并且需求不旺,但药市持续低迷,明后年这类药材的种植面积将锐减,这应该是有利的一面,值得我们深思。

  二、走出误区,重新对各药材品种定位思考。节菖蒲属野生品种,采挖费上涨,且采收时间短,生长地域狭小,按今年前半年的物价水平应上涨,但产新后价格毫无起色,直至今日反下滑。旋复花前期喧哗一阵,近期平稳后又下滑,套住了不少人。以上两品种产量虽小,但用量有限,价难升。花椒今年采收人工费上涨,但价格却不升反降,走势疲软。因此,人工价并不等同于价要上升,还得看需求和产量大小。

  三、一些树皮类药材、果实类药材。因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退耕还林时栽种的,有些地方政府搞一刀切,如汉中的杜仲厚朴、山萸:广东、四川的佛手:广西的八角、桂皮:海南槟榔:江西吴萸等这些一次栽培,多年受益的品种,生产不易调减,如没有大的需求和自然因素影响,价格上涨仍遥遥无期。

  四、动物类药材不易养殖品种,主要来源靠野生,如乌梢蛇蜈蚣山甲海马等药材,随着资源的不断破坏减少,价格较前几年翻了一番,未来仍望走高。

  中药材价格千变万化,但仍有其变化规律 ,其品种繁多,如何正确把握时机,寻找理想的切入点,量入为出,集思广益,选择适于你经营的品种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中药材低谷期越长,将来反弹力度也越大,你认为呢?

中医大全

中医名词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