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問診”

  ,何謂「問診」?

  醫生通過病人的投訴、或與病人家屬的談話中獲得資料,才下判斷的方式,稱為「問診」。 在進行問診時,必須十分仔細而且有耐心。並且要有系統,才能區分出病人的性質與類型。 進行問診時,首先要詳細詢問病人的病史-病人的發病經過與生活情形。

  因此,對於病人的生活環境、飲食起居、性情嗜好,甚至疾病起始、治療經過等,不可遺漏。其次,必須問病人的目前症狀(現在症),分析他的症狀屬性,對於病人的症狀,必須有系統地一一詢問;如此一來,才能徹底地了解病況。

  但是,究竟該如何進行問診呢? 中醫是以「辨證論治」來診治病情,所以在問診時,應該由症狀下手。前人使後人在問診上得心應手,特地編了一首「十問歌」: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其變

  婦人尤宜問經期,遲速崩閉皆可見

  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問診」之十問

  問寒寒

  這方面的問診,對於病症類型的鑒別,分辨表裡寒熱虛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寒熱又有外感內傷之分。

  大體而,言發熱惡寒的,是外感風寒,屬表屬實;惡寒不發熱時,會有兩種情況,一是外感初起,寒邪較重,是暫時性的惡寒,屬表屬實;一是內部陽氣不足,機能衰弱,稱「陽虛生外寒」,屬裡屬虛。發熱不惡寒,則屬裡症,也有虛實的不同。凡是肌膚內外皆熱;午後發熱、晚間發熱,又有盜汗、消瘦、面部潮紅時,稱為陰虛內生熱,屬於虛熱。而寒熱往來,屬於病邪侵入半表半裡的階段,它的症狀是,每在一陣惡寒之後,又發高熱,汗出熱退,退後又發。 假使每隔一,二天發作一次,寒熱又有定時,汗出就解,就該考慮是否是瘧疾了。此外,沒有寒熱現象的,大都是屬於內傷。

  問汗

  首先要注意有汗無汗。有汗時,又必須詢問出汗量及時間,再結合其他症狀來進行辨證。在外感症上,發熱汗出不惡寒,屬於裡熱、裡實,無熱汗出,或汗出不止,屬裡寒、裡虛;在內傷方面,只要白天稍稍活動,就氣短汗出稱為「白汗」,屬於陽虛;夜間睡時出汗,醒後逐漸消失,叫做「盜汗」,屬於陰虛。

  問身

  包括頭部、軀幹、四肢的自覺症狀,由各種不同的症狀,來辨別內傷外感與寒熱虛實。例如頭痛不止,兼有寒熱表症時,屬於外感;頭痛時有時無,或兼有暈眩者,屬於內傷;身痛兼頭痛者,以感冒風寒居多;身痛不兼頭痛或在四肢走竄、關節疼痛,則屬於風寒濕邪侵入經絡的疾病;有手足麻木、甚至肘臂者,則為中風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