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疔疮者,言其疮形如丁盖之状也。古方论疔有十种,华元化论,疔有五色,《千金方》说疔。初起或如小疮,或如水泡,紫黄青黑无定色,痒、痛、麻木亦无定候。多生于头面肩臂手足等处,令人烦躁闷乱,或憎寒头痛,或呕吐恶心,或肢体拘急。治宜针刺,挤出恶血,见好血而止。取拔疔散 入,以膏掩之。其有疮头陷凹而针刺不痛无血者,则针疮四旁必令血出,药从针孔 入,内服夺命丹或夺命汤汗之。夫疔毒险症也,其害最速。生头面耳鼻之间,显而易见;生臂足衣遮之处,隐而难明。知觉早者,朝医夕愈,迟者枉死甚多。每每妇女而患暗疔者,初时误作伤寒,至毒陷发肿,神昏牙紧,遂成走黄,多致不救。黄即毒也。疔毒内走攻心,如在将昏之际,急用回疔散二钱,白汤送服。或以夺命丹五丸为末,葱汁调灌之,少倾大痛,痛则毒化黄水,痛止病愈。
一、手、小臂,足、小腿生有红线,如丝一条延走者名红线疔。走至心腹或至喉内者难救治,气血逆行所致。急刺出血后,用浮萍草根敷之立愈。谨按∶医宗金鉴作红丝疔,不作红线一、疔疮用针刺出毒血后,服拔疔散,(治红丝疔尤效。)紫花地丁、甘菊花各(一两),水煎服二剂而疔毒散,三剂全愈。若已溃烂,亦用此方,但加当归二两,服之立愈。
一、刀镰疔∶形阔如韭叶,长有寸余,肉色紫黑,忌行针刺,用生矾三钱、葱白七根,共捣愈。迟治,走黄致命。
一、人患疔,须臾半面肿,不知疔患何处。用葱白七根、蜜一两,同捣敷之神效。
夺命丹
干蟾酥(酒化) 轻粉 麝香(各五分) 枯矾 寒水石( ) 铜绿 制乳香 制没药(各一钱) 朱砂(三钱,飞) 蜗牛(二十一个,连壳研为膏,如无即不用)
上各研为细末,取蜗牛、蟾酥研匀,入诸药,杵丸绿豆大,每服三丸。用葱白五寸捣烂,安催之,汗出为度。
银花 草河车 赤芍(各二钱) 蝉蜕 僵蚕 防风 羌活 独活 青皮 泽兰(各一钱五分) 黄连 甘草(各一钱)
上水煎热服,暖卧取汗。
上用泥裹,火 存性,为末研和听用。
拔疔散
硫黄 蟾酥(等分)
一名广疮,因其毒出岭南;一名时疮,以时气乖变,邪气凑袭之故;一名翻花疮,因其缠绵夹湿而生白泡。有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铁,名杨梅痘。有形如风豆作痒,名杨梅疹。有先起红晕后发斑点,名杨梅斑。有色红作痒,其圈大小不一,二、三相套,名杨梅圈。
名形虽异,要不出气化、精化二因。气化传染者轻,精化欲染者重。气化者,或遇生此疮之人,鼻闻其臭,或误食其物,或登圊受其不洁之气,脾肺受毒,故先从上部见之。皮肤作痒,筋骨或疼或不疼,疮形小而且干,此不过在皮毛肌肉之间,每日用换肌消毒散去木瓜加荆芥、防风、蝉衣汗之,或更以龙胆泻肝汤接服,清去湿热,自当痊愈。精化者,由交媾不洁,精泄时毒从精道乘虚直透命门以灌冲脉,所以内入骨髓,外达皮毛,凡冲脉所到之处,无所不有。多有先患下疳,次便毒,渐至筋骨疼痛,下部生疮,或小水涩淋,其疮形大而坚硬,为害最恶。治之以化毒为贵,熏为忌,熏罨瘥者复发难治。医方有升药为丸,雄黄为衣,包裹吞服,数日即好。或燃药条一根,口含冷水诸法,皆收毒入内,掩饰瞒人,害人性命,羞畏人知者多受其害。复发则烂毒、瞎眼。初起宜用三黄丸,每日五鼓取四钱热陈酒送服,醉盖取汗,或兼以龙胆泻肝汤,每日早晚轮服,外用忍冬藤煎汤日洗、血余散日敷,渐渐取效。其有疮生头面或遍身不便处,欲其速愈,但用金霜散敷之,则二、三日可以脱落,亦神妙者也。然此惟治标之法耳,还须服药消其内毒,稍有遗毒未消,难逃后患。如换肌消毒散、槐花蕊方皆消余毒妙药。
一、有杨梅癣,用水浮萍煎汁浸洗,间日一次,数次即愈。
换肌消毒散
木瓜(不犯铁器) 甘草(各八分) 土茯苓(一两) 忍冬花(三钱) 当归 白藓皮(各二钱) 薏苡仁(四钱) 皂针(二钱) 木通(一钱五分) 白芷(一钱五分)
上水煎服,毒甚者加土茯苓至四、五两。
上二味共研,每两加麝香一钱再研和,密贮瓷罐内,临用白蜜调敷。
附方 愈后退斑饼
用黑母牛粪捻作小饼,炭火煨半熟,乘热贴患处,一时取去斑痕自退转白。
龙胆泻肝汤(通用九。)
槐花蕊(通用四十二。)
三黄丸(通用四十九。)
金霜散(通用七十一。)
附方
一、方用大虾蟆一个,肚上剖开,将雄黄一两填入用黄泥包好,放炭火内锻炼以泥红为度,散一、二剂,则终身不发矣。
一、患杨梅疮,服轻粉一时收敛,以图目前遮饰。岂知毒藏于内,必致外溃,未几而毒发于救。急治亦须用大剂药,些小之剂无效,方用护鼻散。
护鼻散
元参(三两) 麦冬(二两) 生草(一两) 生丹砂(末三钱) 桔梗(五钱) 花粉(三钱)银花(三两)
水煎调丹砂末,一剂鼻知香臭,连服四剂,鼻上黑色散去,可免鼻梁烂落矣。更用全鼻散。
全鼻散
元参(一两) 生甘草(三钱) 银花(一两) 当归(一两) 麦冬(五钱) 人参(三钱)
水煎调入丹砂末(一钱),服十剂而一身之毒尽出,方保无虞。前方勇猛所以救其急,后方平乃水银之母,子见母相逢不相离,丹砂出而轻粉亦出。倘鼻柱已倾,肉腐不堪,将前护鼻散救之,虽鼻不重长,而性命可援,不致于死也。
一、杨梅疮黄浓泛滥,腐臭不堪,世人皆以为毒盛,多用败毒之药。孰知曰败毒而毒愈盛、疮愈乎,方用二生汤。
二生汤
生黄 (一两) 土茯苓(二两) 甘草(三钱,生)
水煎服,连服四剂,疮色红活;再服四剂,疮尽干燥;又服四剂痊愈。此方如毒重疼痛非常,则加当归一两、银花二两、倍土茯苓;便结燥者加紫草三钱。
(一名疯毒、一名杨梅痈漏。)
结毒者,因患疮时毒瓦斯方炽,误用药水熏蒸或轻粉内伏或点药收敛。以致毒沉骨髓关窍之中唇缺、目蚀、喉穿、手足挛拘等证。治法∶初起者,日服三黄丸,再服取忍冬藤、牛蒡草、甘毒尽,色转红活,以洞天膏贴收功。盖圣灵丹治结毒,万全之功,无有出其右者。但方内有犀黄、珍珠,价皆贵重,又不可减去分厘,需数十金方能合就,贫者奈何。又结毒紫金丹、杨梅痈漏汤二方用之甚效,即年深者亦效,药资无多,又能取效。如患久虚弱者,更宜补助为妙。忌食火酒、猪头、糟物、海味、茶、醋、椒、姜、大蒜、牛、羊、鸡、鹅、豆腐、面筋、鲜鱼等。猪肉不忌。
一、结毒在咽喉者,可用七神散吹之。服药如前。
圣灵丹
珍珠 犀黄 冰片(各一钱) 琥珀(四钱,红色者佳) 劈砂 滴乳石(各三钱,明者佳,即石钟乳)
上各制研粉,入飞罗面四两,研和密贮。每服取五分,煎土茯苓汤调下,再以汤送服。
一方加肥皂子一个,同土茯苓煎。如结毒在鼻、额者加辛夷三钱,同土茯苓煎。
结毒紫金丹
龟版(放炭火上炙燥,用新酒浆,笔蘸浆涂上,反复炙涂三次,以焦黄为度,研细末二两) 石决明(用九孔者, 红,童便内浸一夜,为末) 朱砂(六钱,明亮者,飞末)
上共研极细末,烂饭或米饮为丸麻子大。每服一钱,量病上下,食前后下。筋骨疼痛用酒下喉唇鼻破坏,诸药不效者并妙,功可代圣灵丹。
杨梅痈漏方
黑铅(三两,溶化入水银五钱,乘热擂为粉,分作五分听用,后另入煎药用) 土茯苓(五两) 忍冬(一两) 皂刺(一钱) 郁金(五分)
上 咀,入葱一茎各煎去渣再入铅粉一分煎,食远服。(铅粉煎后仍可取起。盖杨梅痈漏,,每料初一剂要取微汗。取汗法∶以金银花用藤叶一两,防风、荆芥、花椒各五钱煎汤二斗,于不透风处先熏后洗,自然汗出即愈。二、三十年者,只用四料作四次汗之无不痊愈。
忌牛肉、烧酒、发物。徐春甫专用此方以治病者,一一获效,故详载之。
七神散
黄柏(蜜涂炙九次,研末,一钱) 僵蚕(新瓦焙燥,为末,一钱) 儿茶(五分,研末)制乳香(五分) 制没药(五分) 冰片(五分) 人中白( 末,一钱)
上共研极细末吹之。
三黄丸(通用四十九。)
洞天膏(通用七十六。)
(一名癞大风、俗名大麻风。)
疠风者有毒之风也。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肉受湿热,气浊血虚,外感酷烈暴悍之风寒,久致四肢拳挛,肌肉腐败。热毒盛则面上起油光,热久生虫。虫蚀五脏则形有五损∶蚀肝则眉落,蚀肺则鼻崩,蚀心则声哑,蚀脾则足底穿、膝虚肿,蚀肾则耳鸣啾啾,或痒痛如针刺,蚀身则皮痒如虫行。治者,急令戒酒色,耐气宽心,一切发风动气,酱、盐、椒、醋、荤腥、炙爆及大寒大热之物,皆宜禁忌,只食淡饭白粥、白煮时菜而已。方用如酒杯之蛇一条,竹刀剖腹去杂,切寸段取瓦仰放炭火上,以蛇段竖放瓦上,蛇段跌倒者系无毒之段,弃之,不倒者有毒,用炙存性为末,(按∶蛇,灵物也,不可妄杀。当用白花蛇条,酒浸炙末代之。虽不及生蛇之力猛,而走窜搜风亦非逊品,一次不愈,何妨再用一次。据云白花蛇是草。
,及溃久腐烂不堪者并效。后接用易老驱风丸、东坡四神丹常服不可间断。然斯证必戒色欲,禁口服辛辣、发物,愈后亦须守戒年余,否则复发无救矣。
一、麻风病面生紫块疙瘩,治法在面部 疮内。
易老驱风丸
黄 枳壳 防风 芍药 枸杞子 甘草 大生地 大熟地 地骨皮(等分)
上为末,蜜丸。
东坡四神丹
羌活 元参 当归(各二钱) 大生地(四钱)
上水煎服
换肌散(存验。)
治疠风久不愈或眉毛脱落,鼻梁崩坏,其效如神。
白花蛇 黑花蛇(各三两,酒浸) 地龙(去土) 当归 川芎 赤芍 天门冬(去心) 甘草威灵仙 荆芥穗 菊花 木贼草 不灰木 石菖蒲 定风草(即草乌根) 制木鳖 苍术(各一两)
上各另为末,过戥和匀。每服四、五钱,食后温酒调服,加饮数杯尤妙。
浴疠方(存验。)
上为末极细,用水一桶、椒一合、葱一斤同煎汤,入醋一钟。于密室中自用手巾围搭四肢,候日再浴。如此三、五次,内服换肌散等药。
石疽初起如恶核,坚硬不痛,渐大如拳。急以阳和汤、犀黄丸每日轮服,紫元丹间服可消。
。现红筋者其内已通血海,不治;现斑黑者乃自溃之证,溃则流血,三日内死;现小块高低如石岩者,主三百日后必发大痛,不溃而死。惟现青筋者其内已成黄浆尚可治,令日服阳和汤,外用活商陆根捣烂,加食盐少许敷之,数日作痒,半月皱皮,日敷日软而有脓袋挂下,以银针穿之,用千金内托散加熟地,倍生 ,各一两同阳和汤煎服,大剂补托。十剂后以阳和解凝膏随其根盘贴满,独留患孔。再加绷缚法,使其皮膜相连,易于脓尽生肌。接用十全大补、加味保元等汤(参 忌炙。)服至收功。
阳和汤(通用五。)
犀黄丸(通用四十八。)
紫元丹(通用五十一。)
千金内托散(通用三十八。)
十全大补汤(通用二十六。)
加味保元汤(通用二十九。)
阳和解凝膏(通用七十七。)
绷缚法(通用法。)
凡人之血气,昼夜流行,周而复始,自无停息。或因寒痰或因风湿,稽留于肌肉之中,致令痛,或兼身体发热。当未作脓时用加味二陈汤,入阳和丸同煎,数服全消。消后接服小金丹七丸杜其续发。如皮色稍变,疼痛难忍者,须用阳和汤以止其痛,消其未成脓之余地,使已成脓者不痛而溃,此乃大疽变小之法也。如患顶软已有脓,即为针之。脓多白色,贴阳和解凝膏。但此证溃后,定增毒痰流走,患生不一,故初溃五日内,仍服小金丹十丸以杜后患,接用犀黄丸,阳和汤,每日早晚轮服,使毒痰消尽收功。
孩子不能服煎剂者,初起用小金丹化服,至消乃止;既溃亦以小金丹日服,消其余硬之地,至患不疼时针之,俟其毒尽用保元汤( 、草生用。)加肉桂五分,日服收功。
孕妇患之,当问怀胎月数,如未满六个月,犀黄丸内有麝香不可服,只宜阳和汤愈之。
愈后再服三、四剂以代小金丹,杜其流走。
溃延日久,病患脾虚气滞者,先服六君子汤加芎、归数剂,(参、术生用。)待其饮食复常,再按前治。
阳和丸(通用六。)
阳和汤(通用五。)
加味二陈汤(通用十八。)
犀黄丸(通用四十八。)
小金丹(通用五十二。)
六君子汤(通用二十一。)
保元汤(通用二十八。)
阳和解凝膏(通用七十七。)
此证多生于手足掌心,或腰腿臂下伸缩动处,疼如痛风,漫肿无头,其色淡红,憎寒发热,汗之,敷赤豆散。如表解,则用加味解酲汤少加乳香、没药消之,溃后亦然。贴洞天膏。
一由感受天地不正之厉气,壅遏肌表,宜用不换金正气散煎送五通丸,发汗解表,外敷冲和散。表退而作脓,溃者,内托散、醒消丸主之。贴洞天膏。
按《幼科铁镜》,痛风之证即痼发也。其书云∶四肢上或身上一处肿痛或移动他处,色红参差如下体加牛膝各一钱,煎服,数剂即愈。(按此方甚佳,但遇好饮酒者患此去桂枝易白芷。)
曾医邑痒生方相幼子,左手右足各曲贴肉处痛曲不伸,用前方,煎服五剂愈。如大人须用酒煮,每夜尽量饮,每味一两五钱,煮酒五、六斤,饮毕即愈。此予创方,屡效不爽。
加味解酲汤
葛根(三钱) 茯苓(二钱) 木香(五分) 砂仁(一钱) 人参(一钱) 白术(生) 陈皮神曲 (炒) 猪苓 泽泻(各一钱五分)
上水煎二次服。(一方有枳 子以解酒毒。)
赤豆散
赤小豆,上一味磨粉葱汁调敷。(此方治一切痈毒以鸡子清调或醋调俱妙,又用敷 腮神效。)
不换金正气散(见后瘴疽。)
五通丸(通用五十。)
散消饮(通用十一。)
千金内托散(通用三十八。)
醒消丸(通用四十七。)
洞天膏(通用七十六。)
大者为瘿,小者为瘤。瘿证蒂小而下垂,瘤证顶小而根大。瘿多生于肩项两颐,瘤则随处可瘤证易治,瘿证鲜有瘥者。瘿证内用开结散、内府神效方,外用蛛丝缠法,或甘草缩法,缓缓消磨亦能缩愈。切勿轻用刀、针,致血出不止,立见危殆。
瘤证惟粉瘤最多,其色粉红,多生耳项前后,亦有生于下体者,乃腠理津沫,偶有所滞,聚敷之。然每有愈而复发者乃内有胳囊,化净膏贴,生肌自愈。
又有黑沙瘤多生臀腿,其肿大小不一,以手摄起,内有黑色者是。亦用针刺,出黑沙有声,软硬不等。
又有发瘤,多生耳后发下寸许,软小高突,按之不痛,亦用针刺之,粉发齐出。
又有虱瘤,发后其痒彻骨,开破出虱无数,内有极大一虱,出之方尽。此三者皆同粉瘤治法,或用艾灸之亦可。
又有虫瘤,每生胁下,本忧郁结成,治难获效。
又有贴骨瘤,贴骨而生,极疼痛。用枸杞根连皮骨、野菊花根连皮骨切片晒干,以多为妙,再加地丁根同煎,一服即愈。
又有胎瘤,初生小儿头上、胸乳间肿起,大者如馒首,小者如梅李,乃胎中瘀血凝滞而成,。
开结散
桔红(四两) 沉香 木香(各二钱) 珍珠(四十九粒,小者加倍。入砂罐内盐泥封固赤,取出去火毒用) 猪厌肉子(四十九枚,豚猪生项间如枣子者)
上为末,每服一钱,卧时酒调徐徐咽下。患小三、五服愈,大者一料可愈。切记酸咸、油腻、滞气之物。须择除日于静室修合。
内府神效方
海藻(洗) 昆布(洗) 海带 海粉(飞) 海螵蛸 海螺(顶上摇者用长螺,不摇者用海螺)
上各等分,研细末,蜜丸龙眼大。每卧时噙化一丸如神。(系内府传方。)
珠丝缠法
取蛛丝拈成粗线,缠孔患根,数日其丝渐紧,瘤根渐细。屡易屡细,不半月瘤自脱。按诸线日松,惟蛛丝日紧,物理之妙,有当格致者。
甘草缩法
甘草煎膏,以笔涂患四围,三次后另用芫花、大戟、甘遂等分为末醋调,另用笔涂患之中心相近。日日互涂,自然缩愈。
治瘤妙方(存验)
用麝香数厘重一整块,安放瘤当中,上加蕲艾绿豆大一丸灸之,不起泡不破,瘤自干退如旧。
附遍身痰瘤作痒主治方
又方
(附痘风疮、痘癞、丹瘤、痘后发斑。)
孩子因出痘多服凉药,血凝气滞,乘虚发毒,漫肿不红亦无 痛。医多以痘后火毒未尽治之。然亦有火毒未尽而发者,其发必红肿 痛,身热口渴,是不得不用清解,败毒汤加荆芥、防风、蝉衣、柴胡主之,服一、二剂,外以三豆散敷之,则红退肿消而愈。如溃者用内托散,贴洞天膏。
痘后发疮痒痛者,三豆散敷之妙。
痘后遍身疮癣,如疥如癞,渐次延开,脂水浸淫结痂成片,名痘风疮。先用升麻葛根汤一、失治,脓血淋漓,浸淫溃烂,肌无完肤,即成痘癞,须以大补气血为主,兼以解毒防风汤、苦参丸随宜酌用。
痘后发丹瘤红肿作痛,手不可近,流移上下,过心肾则死,小柴胡加生地黄汤主之,外用砭法砭去恶血自消。
痘后发斑,但红不肿不痛者是也,化斑汤主之。
上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服无时。
防风(二钱) 地骨皮(三钱) 生黄 荆芥穗 牛蒡子(各一钱)
上煎服,或加升麻五分。
上水煎服。
柴胡 人参 黄芩(各三钱) 炙甘草 半夏(制) 大生地(各二钱)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二枚煎至半盏,去渣温服。
人参 甘草(各一钱) 石膏 生地(各五钱) 知母 元参(各三钱) 糯米(一合)
上水煎,待米熟去渣,频频温服,无时。
三豆散
上为粗末,醋调如糊敷之,干则以鹅翎蘸醋时时润之,治痘痈,其效如神。
上研细末,干者白蜜调搽,湿者干掺。
小金丹(通用五十二。)
败毒汤(通用二。)
内托散(通用三十八。)
洞天膏(通用七十六。)
砭法(通用法。)
初起白硬泡,渐长形如鱼脊,多生筋骨之间,乃阳气虚羸,寒湿搏结,故发常缓慢,只在皮
小金丹(通用五十二。)
初起如钱,渐渐增长,或圆或歪,有匡廓,痒痛不一,其证有六∶一曰干癣,搔痒则起白屑,搔之痹顽,不知痛痒;四曰牛皮癣,状如牛领之皮,浓而且坚;五曰松皮癣,状如苍松,红白斑点相连;六曰刀癣,轮廓全无,纵横不定,总由风邪湿热浸袭皮肤,郁久而化虫,是以搔痒无休矣,宜用杀虫渗湿逐风之药。轻者绣球丸搽之,重者槿皮酒搽之,年久阴顽恶癣,诸治不效者,鲜角膏、五倍膏随宜敷之。忌动风发物,自无不愈。
一、吹花癣,生面上如钱,搔痒抓之如白屑,发于春月,故俗名桃花癣,妇女多有之。
用绿揭纸碗中有水,取涂,三、五次愈。
又方
生白果仁切片频频搽之,或用玉蓉散净面亦妙。
一、胎癣,俗名奶癣,生婴儿头面,或生眉端,搔痒流脂成片,久则延及遍身。宜用纹蛤散搽之,或绣球丸亦效。乳母须忌一切动风湿发物。
槿皮酒
白槿皮 南星 槟榔各一两 生木鳖 樟脑各五钱 斑蝥三十个 蟾酥三钱上各为粗末,共浸入滴花烧酒一斤听用。遇癣先用穿山甲刮破,以酒搽之,日一次,至愈乃止。
鲜角膏
五月初旬,取新鲜皂刺数斤,捣烂入锅熬汁,汁浓沥出,易水再熬二、三度去渣,以汁共归一处,加醋慢熬成膏。凡遇积年恶癣先刮破,以膏敷之,毒水流尽,再敷数次痊愈。
五倍膏
五倍子不拘多少,研碎,以陈米醋熬成膏。遇多年顽癣先抓破,以膏敷上,干则加敷,以不痒为度,然后去药,则其患处之皮一同粘起,尽除根矣。
纹蛤散
纹蛤四两 川椒三两 轻粉五钱上先将纹蛤打成碎块,锅内炒黄色,次下川椒同炒,黑色烟起为度,入罐内封口存性,次日入轻粉研为细末,香油调搽。一方有白矾五钱。
绣球丸(见后疥疮。)
玉蓉散(见面部面尘。)
疥证有五,干、湿、沙、虫、脓也,皆由气虚血热,荣卫不清之故,每先从手丫生起,延绕周身,搔痒无度。如∶燥盛则生干疥,搔之皮枯而起白屑;湿盛则生湿疥,暴肿作痛,破津黄水,形如痘烂,顶含脓水,或稠或清,痛痒相兼;若蕴毒风湿化生则生虫疥,搔痒彻骨,挠不知痛。夫疥虽似有余之证,而恒患于不足之人,故治不可专攻其有余,尤当先顾其不足。壮盛当归饮子主之;湿疥、脓疥以黄 饮子主之,俱洗以参椒汤、搽以绣球丸。其湿烂痛甚者,搽以二黄丹皆获效。至于日久生虫,皆因湿热所化,清其湿热则虫不驱自灭,内服苦参丸,外敷金银散自愈。即绣球丸搽亦效。
一、有经久不痊,体虚极而疮之甚者,内服神仙枣,外敷二黄丹可愈。
一、小儿疥疮,用 本煎汤洗浴,并浣衣,最妙。
一、疮愈后及年年发者,用独圣丸常服调理,最妙。
当归(三钱) 生地黄(四、五钱) 白蒺藜(去刺) 荆芥 赤芍 连翘(去心) 金银花僵蚕(各二钱,生研)
上加竹叶五片水煎,食远服。干疥加丹皮二钱,沙疥加枯芩一钱五分。
黄 饮子
生黄 (四钱) 荆芥穗 云苓 归身(各二钱) 忍冬(三钱) 防风 白芷(香者) 连翘(各一钱,去心) 甘草(八分)
上加大枣十枚,水煎温服。湿疥加制乳香一钱五分,脓窠疥加木通一钱五分。
神仙枣
归身(一两) 金银花(一两) 甘草(三钱) 白僵蚕 白芷 黄 (各五钱) 红枣(二斤)
上水六碗,共煎三碗,渣如前再煎,共汤六碗,去渣以汤、枣匀四、五日食,食完痊愈。
荆芥(连穗)
上一味为末,用地黄自然汁熬膏为丸,桐子大。每服三钱,茶酒任下。服此须忌鱼蟹。
绣球丸
川椒红 轻粉 樟脑 雄黄 枯白矾 水银(各二钱) 大风子肉(一百粒另研)
上共研细末,同大风子肉再研匀,加地沥青一两五钱和药搅匀,作丸如圆眼大。先以鼻闻,次搽患处。
参椒汤
苦参(一两) 花椒(三钱)
上用米泔水煎,候温洗之。洗后避风,拭干搽药。
二黄丹(孙真人方。)
黄柏(五钱) 轻粉(一钱)
上共研末,鸡子黄,熬油调搽。凡疥疮脓窠痛甚者,宜此搽之,止痛立愈。
荆防败毒散(通用四。)
金银散(通用七十。)
苦参丸(见前痘毒。)
凡患疮误用攻劫之药,致毒瓦斯入内,腹大胀满,名曰疮 ,枣蚕丸主之。如痛势危笃不及合于前,则 全消矣。再按疮治。盖疮 死证也,疮易愈也,不可畏其发而自贻伊芳戚也。
枣蚕丸
白僵蚕 红枣(各四两)
上先用水煮红枣一、二滚,取汤洗蚕弃汤,以枣去皮核捣烂,将蚕晒干为末二两,同枣捣和为丸。每服三钱,早中晚仍用红枣汤送服三次,服完痊愈。
湿热怫郁,先见红晕,次发肿痛,患不满寸,名曰疖毒,解暑汤主之。初起以发面一块调稀贴疖上,中留一孔即消。或以点毒丹点之亦消。如溃脓作痛者贴洞天膏。
一、头上软疖,大芋头捣敷,妙。
一、疮疖久不收口,用白木槿花 存性为末,掺上神效。
又方∶
用鳖甲烧存性,研末掺之亦效。
解暑汤
连翘 金银花 赤芍 天花粉 滑石(飞) 车前子(炒研) 甘草 泽泻上加淡竹叶十片,水煎,温服无时。
按此方清暑利湿,凡男妇大小,无论有疖无疖,时逢酷暑,俱宜服之。
又按天时炎暑酷热,人未有不伤其正气者,故凡解暑用之,更加蜜炙黄 五、七钱以助益元气尤妙,名为黄 解暑饮。如疖毒溃脓亦可加生 与群药等分用。
点毒丹
黄柏研极细末,入雄猪胆汁调如粘。凡热疖初起未出头,用少许点疖中间即消。
寒水石(三钱) 血竭 没药(去油) 红砒(三分) 乳香(去油) 胆矾 雄精 蜈蚣(三钱,各三分)
上各制为末用蟾酥三钱酒化,共捣为丸,胖绿豆大,金箔为衣。每用葱白裹一丸,嚼烂酒下,醉盖取汗,小疖初起服即全消。白疽忌用。
??

《外科证治全书》相关章节:
- ……
- 股部证治(计四证)
- 膝部证治(计四证)
- 胫部证治(计十一证)
- 足部证治(计十八证)
- 卷四
- 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当前内容)
- 内景证治(计八证)
- 恶疮证治(计五证)
- 奇疾证治(计九证)
- 怪虫证治(计九证)
- ……
- 《跌打秘方》免费下载
- 《跌打损伤方》免费下载
- 《跌打损伤回生集》免费下载
- 《跌损妙方》免费下载
- 《发背对口治诀论》免费下载
- 《骨科学》免费下载
- 《核、化学武器损伤》免费下载
-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免费下载
- 《金疮秘传禁方》免费下载
- 《救伤秘旨》免费下载
- 《刘涓子鬼遗方》免费下载
- 《立斋外科发挥》免费下载
- 《泌尿外科学》免费下载
- 《普通外科学》免费下载
- 《伤科补要》免费下载
- 《伤科大成》免费下载
- 《伤科方书》免费下载
- 《伤科汇纂》免费下载
-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免费下载
- 《外科传薪集》免费下载
- 《外科大成》免费下载
- 《外科精要》免费下载
- 《外科精义》免费下载
- 《外科集验方》免费下载
- 《外科理例》免费下载
- 《外科启玄》免费下载
- 《外科全生集》免费下载
- 《外科十法》免费下载
- 《外科十三方考》免费下载
- 《外科枢要》免费下载
- 《外科心法要诀》免费下载
- 《外科选要》免费下载
- 《中医外科学》免费下载
- 《外科学总论》免费下载
- 《外科医镜》免费下载
- 《外科证治全书》免费下载
- 《外科正宗》免费下载
-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免费下载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免费下载
- 《胸外科学》免费下载
- 《疡科纲要》免费下载
- 《正骨心法要旨》免费下载
- 《正体类要》免费下载
- 《中药材大全》免费下载
- 《中药方大全》免费下载
- 更多中医书籍 >>>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