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特色

王玉润的用药经验,首先是出于对病人的高度责任性和为了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从大量的祖国医药资料中筛选找出最有效的中医处方,在大量有效处方基础上又进一步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找出和发现最有效的药物及其有效成分,然后研究有效给药方法、剂型和途径。对于青木香、臭梧桐的降压作用,对于紫草的预防麻疹和避孕,他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第一手资料,让实践作出回答,从不轻易相信道听途说。最典型的例子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的桃仁提取物的寻找和发现,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无论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方面还是在临床实践方面,他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因而也获得出色的成效。前已大量述及,不再赘述。

其次是对于虫类药的应用,王玉润似乎情有独钟。他认为中医治疗惊厥除用平肝熄风的中药外,还可用虫类药搜风止痉。他从清代名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找到根据,叶称:“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他进而认为,仗蠕动之物,最能透达病根。

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对癫痫与惊风的认识常混为一谈。如《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统称之为“惊痫”。直至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始创“急惊”,“慢惊”及“五痫”等病名,才明确了惊风与痫症的区别。《临证指南》说:“痫病或由惊恐或由饮食不节,或由母腹中受惊,以致内脏不平,经久失调,一蠲积痰,厥气内风,卒焉暴逆,莫能禁止,待其气反然後已。”认为癫痫的病因病理主要是由於惊恐、饮食等造成脏腑失调所致。也有人认为,“痰浊内聚”,蒙闭清窍,亦可发为癫痫,故有些治疗癫痫的成方中往往采用豁痰和开窍的药味。他治癫痫则喜用控风止痉的虫类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在另一篇文章《气营双清、通腑泄热与虫类搜风的临床验证》中他再次阐述了应用虫类药的经验。虫类搜风,对于温病加乙脑的抽搐、痉挛作用不大,而对于神经系统调节失控效果较好。究其原因是全蝎等虫类药具有抑制神经细胞兴奋的药理作用,而乙脑的抽搐、痉挛这些症状是由高热、脑水肿所引起,非关神经细胞。临床应用也证明虫类药对於温病中的惊厥等症没有多大的影响:当它单独用时无效,而当它加用清热药时有效,可见对其有效的是清热药,而并非虫类药。他采用虫类药的主要指征为:肝风内动诸证,如惊厥、牙关紧闭两眼上翻、颈项强直、不知人事等。并可用於顽固性头痛、偏头痛、关节痛、痹痛等,病机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内风妄动,风留经络,上下四肢流走而痛。代表方经为:止痉散。药用:全蝎蜈蚣,选用配伍药:乌稍蛇,天麻,僵蚕

典型病例:刘某,女,2岁。

病史摘要:患儿平素身体健康。发病前一个月在玩耍中曾惊叫一次,当时表情恐惧,精神紧张,紧卧在母亲怀里。同时观察周围环境,未发现对患儿有任何不良刺激。此后两周患儿夜寐中经常哭闹,须哄拍后才能入睡。约过半个多月——1975年3月初,一天下午,突然抽筋,为时短暂,仅数秒钟即停止。此后抽搐发作逐渐频繁,少则每日二三次,多则每日十馀次,尤其在感冒发热时抽搐发作次数更多。抽搐时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牙关紧闭,两眼上翻直视,两手紧握,颈项强直,全身抽动,不知人事,约1一2分钟后,痉挛缓解,逐渐清醒。抽搐停止,清醒后,精神萎软,其他如常。

患儿既往无外伤及脑炎病史,父母均健康,精神正常。

患者发病后即到五六所医院儿科和神经科诊治,曾用苯妥英纳、苯巴比妥、安定等治疗,效果不佳,抽搐照旧,每日发作数次。1975年4月5日转来中医门诊治疗(当天停用西药)。

体检:发育中等,神清,心肺(一),肝脾(一)。舌苔薄白,脉象弦细。

诊断:癫痫。

治则:搜风解痉,平肝潜阳,镇惊熄风,宁心安神。

处方:全蝎3克,蜈蚣1月克,天麻3克,乌梢蛇肉3克。共研细末和匀,分作3份吞服,一天服完。

另用:灵磁石60克(先煎),珍珠母30克(先煎),夜交藤30克,生龙齿30克(先煎),钩藤12克(后下),白芍15克,火麻仁12克(打),北秫米30克(先煎),煅龙牡各30克(先煎),炙甘草9克,淮小麦30克,红枣30克,一剂。煎4汁,和匀,在两天内分4次服完。

服药后情况:患儿服药4天,抽搐即被控制,因此患儿家长将原方未予改动连续服用4个多月,复停药,抽搐未再发生。1976年8月20日随访,患儿神情活泼,智力发育正常,抽搐已一年多未发。

历来经验证明,虫类药以研粉吞服功效较佳,最好不入煎剂应用,因为大多数虫类药经高热煮沸,其药效明显减弱。全蝎蜈蚣经药理证明,都有抗惊厥作用。天麻、钩藤都是平肝熄风镇惊的要药,药理证明二药都能抗惊厥,并制止癫病反应的发生,后者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灵磁石、龙齿、龙骨、牡蛎都是重镇安神、平肝潜阳之品。甘麦大枣珍珠母、夜交藤,火麻仁有甘润绶急、宁心安神的效用;白芍,养血柔肝,并能平肝阳;北秫米,用以和胃安神。以上方法亦可用治婴儿痉挛及血管神经性偏头痛。

王玉润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