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一.重新认识脑在人体中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而恒动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脏器、组织和器官之间,既有其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又在生理功能活动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变化中则是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而实现的,那么,脑作为人体组成的一部分,是属脏还是属腑,脑在生命运动中作用究竟如何?对脑的认识在历代医籍中有过不少记载,但脑的地位和作用在以五脏为核心的中医脏象理论中,只是被作为“奇恒之腑”而与骨、脉、髓、胆、女子胞同等而论,如《素问·五脏别论》云: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歧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由于《内经》脑为“奇恒之腑”理论观点的影响,使脑的研究在中医界长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因而中医对脑的认识一直处于一种比较模糊的状态。脑是脏还是腑?王老师认为,脑应属脏,其理由是:把脑定为奇恒之腑,主要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科学水平,从中医脏腑的定义分类来看,“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脏别论》),奇恒之腑既具有“藏精”似脏的一面,也具有形体中空而似腑的一面。但在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具体分类上,则又有与定义不全符合之处,故而表现在一些脏腑分类上的自我矛盾性,如:胆,既具有藏贮“胆汁”(肝之余气积聚而成“精汁”)似脏的一面,但又因胆同时具备贮藏与排泄胆汁的功能,藏而能泻,故有别于奇恒之腑形体中空,藏精而不泻的特性。所以胆在脏腑分类中,既属腑,又属奇恒之腑,概念模糊不清。因此,对传统分类中,奇恒之腑的脑,我们也应重新分析归类,脑位于头颅之中,藏精髓而不泻,既不中空,也无形可见,这就有别于骨、脉、胆和女子胞,所以应属脏。从脏的体用而言,脑为髓之海,髓属阴,脑为“真气之所聚”(王冰),真气属阳,阴为体,阳为用,保持其内在统一平衡,以气血而论,脑赖气充,又赖血养,所以说,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以赖于脑之气、血、阴、阳的对立统一平衡,这也是脑所以为脏的道理所在。重新确立脑为脏的观点,对正确认识脑在中医脏象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的作用,对中医脑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将是十分重要的。

二.主张“脑主神明”学说

什么叫神明?《辞海》云:“一指人或物的精灵怪异,一指人的精神”。中医学中的神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泛指统帅一切功能活动的能力和外在象征。狭义之神,是指人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脏象学说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称之为“五脏神”,而五脏所藏之神主要由心神统摄协调,如《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上述观点的形成是由于中医学受历史的限制,如科学水平,思维方法,古代哲学、历史学、文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中医传统观点强调心主神明论,而忽视了脑主神明的作用。随着人类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发展,人们对脑主神明逐渐有了认识,医圣张仲景对脑主神明基本上持肯定态度。《金匮玉函经·卷一·论治总则》曰:“头者,身之元首,人神所注”。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灸法门》曰:“头者,人神所注,气血精神三百六十五络上归头。头者,诸阳之会也。”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不痛证论》曰:“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宫,百神所聚”。明清时代关于脑主神明的认识已有所发展。如王惠源的《医学原始》曰:“人之一身,五脏藏于内,为之生长之具,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入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荑条》中直接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论,清·汪昂《本草备要》曰:“人之记忆皆在脑中”。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则有“灵机记性在脑说”。建国以后,尽管“脑主神明”和“心主神明”争论激烈,但诸多医家在临床实践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脑主神明的理论以指导脑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中医对脑病治疗的研究与进展,脑与神明的关系更进一步得到肯定,如上海铁道医学院颜德馨教授在《脑老化与老年痴呆》(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老年性痴呆的中医治疗”这一章节里,指出: “脑位于颅内,由精髓汇集而成,其性纯正无邪,人体十二经脉,三百六上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脑唯有气血不断滋养,精髓纯正充实,才能发挥元神之腑的功能……。若瘀血随经脉流入于脑,与精髓错杂,致使清窍受蒙,灵机呆纯,则出现表情痴呆、神识不清、癫狂时作诸症”。明确肯定了脑与神明的生理与病理关系。王老师指出对中医理论既要重视研究运用,更应强调以临床实践检验和发展完善中医理论,他认为源于《内经》的“心主神明”观点与现代医学科学的解剖学、脑科学相差太远,既不符合近代中医理论对脑的认识,也不切合现代临床实际,如近年来,我们在对失眠症的中医治疗与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量就诊的失眠症病人中,有相当大部分曾经服过“从心论治”为主的方药,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我们改用“从肝论治”法,以调整脑功能的方药进行治疗,结果疗效明显提高,所以根据临床实践及理论研究发展的现状,现在应该大胆提出“脑主神明”理论,以修正“心主神明”的观点。王老师还指出,明确肯定脑主神明的理论观点,并不是一概否定心、肝等脏对神明之用的作用,因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脑神统帅协调诸脏器的中枢作用,只有各脏腑的功能配合才能得到保证。在讨论脑与脏腑的相互关系和功能联系时,王老师认为“脑主神明”与“心主血脉”、 “肝主气机”功能活动关系最为密切。脑与心的关系: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血,即全身之血液。主血,即主宰全身之血液。脉,即脉管,是运行血液至全身各脏器之通道,主脉,是心与脉管直接相连,所谓心主血脉,即指心推动全身血液在脉管内不停循环的作用,以营养全身各组织器官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血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脑神之用有赖血液不断供养才能很好发挥其用,《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所以脑主神明赖心主血脉功能的发挥,两者之间密切相关,由于心主血脉,心不断供给血液营养脑神之用,正如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所证实的:每分钟流经脑组织的血液达800ml左右,占心脏每分钟搏出量的六分之一,如果心主血脉的异常,必然影响脑体而出现神志的异常改变。如心血博出量不够,可引起心源性休克而神识不清,脑动脉硬化及血管性痴呆等,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如精神萎靡、迟纯、健忘、失眠、头晕、头痛、智力减退、神情烦躁、惊恐善怒等,所以脑体的病变多与心主血脉的异常有关。我们在临床治疗脑病时配合运用活血化瘀、疏通血脉的方法,常获得良好的效果。脑与肝的关系:肝具有调畅气机、调节情志、藏血等功能,肝开窍于目。气机,指人体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情志活动也是脑神的外在表现,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目为肝之窍,《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则为之精”。故又称目为“精明”。《素问·五脏生成篇》曰: “诸脉者,皆属于目”。说明五脏六腑皆与目有其内在的联系。而“十二经脉……皆上熏于面”,亦即上冲于头而出于脑,所以目与脑有着极其密切的生理关系。肝开窍于目,足厥阴肝经之脉从目系上行入脑,交会巅顶,所以依据经络的内在联系,已构成了肝脑密切相关的基础。从脏腑的生理功能来看,肝主气机正常,则气血调和,经脉通利,各脏腑器官生理功能维持相互平衡,情志活动保持正常。从病理方面来看:肝主气机失常,致气血逆乱,上扰脑之神明,则所表现出情志活动异常,如抑郁寡欢,闷闷欲哭,多疑多虑,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若在七情六郁等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引起脑之情志活动改变,又常易导致肝主气机功能失常,气血逆乱,致肝为病,因此前人有“郁不离肝”、“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及“暴怒伤肝”之论,据我们对近年来约2000例失眠症病人的病历统计分析,发病原因中,因情志因素引发失眠者约占67.79%(不包括不愿透露者),再看许多疏肝、平肝药现代药理证实都具有镇静安眠作用。从上述各方面的分析来看,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脑与肝的密切联系,所以,情志活动等脑神的功能改变,常表现在肝主气机、调情志等方面的异常。

三.看昼开夜合花叶与人睡眠功能的相关性

近9年来,王老师对昼开夜合花叶萱草花作了深入地研究。萱草花于1988年先用以治疗肝炎,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镇静安眠作用,后经查阅文献,萱草花又名忘忧、鹿葱、疗愁、宜男、黄花菜、金针菜等,性甘凉,无毒,有清利湿热、退黄、利水、凉血等功效,历代文献对其有镇静安眠作用记载甚少,仅在《本草纲目》中有萱草花“可治胸膈烦热,气火有余,夜少安寐,痔疮,便血等症”廖廖数字,王老师以中医“天人相应”和阴阳消长规律为指导,考虑到萱草花有昼开夜合之特性,能顺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而与人“日落而寝、日出而寤”的生活作息规律同步,推测其中可能含有一种促睡眠物质存在,能促进人睡眠,于是正式立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经过大量的临床和实验验证,证实萱草花确有良好的镇静安眠功效,无任何副作用,且其内含丰富的营养成分,也是一种上乘的营养保健食品。据课题协作组对萱草花治疗112例失眠症患者病史资料统计显示,总有效率达88.40%,动物实验也证实,萱草花提取物能明显减少小白鼠的自发活动。此项课题研究结果,已撰写成论文发表,也已开发成2个产品(1个保健营养食品,1个保健药品)推向市场,并于1992年通过成果鉴定,于1994年获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王老师在萱草花研究取得成功后,就由此及彼,对另二种昼开夜合花叶、花生叶和合欢叶也进行了研究,经临床和实验证实,(花生叶和合欢叶)也同样具有镇静安眠作用,其中花生叶已找到其有效部位,如今正在向开发Ⅱ类新药方向发展的深入研究中。事实证明,昼开夜合花叶与人睡眠功能确有相关性。此项研究是王老师运用中医“天人相应”和阴阳消长规律指导科研的成功范例。

王翘楚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