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

  潜伏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

  (一)初期 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

  (二)极期 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类(尤其是脑干病变)缺氧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和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体检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消失或瞳孔散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向亢进病理性锥体束征如巴氏征等可呈阳性

  (三)恢复期 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病人仍可留在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少数病人也可有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

  (四)后遗症 虽经积极治疗但发病半年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者称为后遗症约5%~20%患者留有后遗症均见于高热昏迷抽搐等重症患者后遗症以失语瘫痪和精神失常为最常见失语大多可以恢复肢体瘫痪也能恢复但可因并发肺炎褥疮感染而死亡精神失常多见于成人患者也可逐渐恢复

  根据病情轻重乙脑可分为四型

  1.轻型 患者的神志始终清醒但有不同程度的嗜睡一般无抽搐(个别儿童患者因高热而惊厥)体温在38~39℃之间多数在1周内恢复往往依靠脑脊液和血清学检查确诊

  2.普通型 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腹壁射和提睾反射消失可有短期的抽搐体温一般在40℃左右病程约10天无后遗症

  3.重型 体温持续在40℃以上神志昏迷并有反复或持续性抽搐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先消失后亢进并有病理性反射常有定位症状和体征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程常在2周以上恢复期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和瘫痪等表现部分病人留有后遗症

  根据本型病变部位的不同和影响脑干情况结合症状和体征以及有无呼吸衰竭脑部病变定位可分为:

  ⑴脑干上位:病变累及大脑与间脑而未影响脑干临床上表现为浅昏迷压眶时出现假自主运动或呈去皮层强直(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眼球运动存在早期瞳孔偏小或正常颈皮肤刺激试验时瞳孔散大呼吸始终平稳

  ⑵上脑干位:病变在中脑水平表现为深昏迷肌张力增高压眶时呈去脑强直(上下肢伸直上肢旋前现象)眼球运动差或固定瞳孔中等放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呼吸呈中枢性过度换气(鼻音明显有痰鸣血pH上升出现呼吸性碱中毒)颈皮肤刺激试验瞳孔尚能扩大但反应迟钝

  潜伏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

  (一)初期 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

  (二)极期 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类(尤其是脑干病变)缺氧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和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体检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消失或瞳孔散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向亢进病理性锥体束征如巴氏征等可呈阳性

  (三)恢复期 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病人仍可留在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少数病人也可有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

  (四)后遗症 虽经积极治疗但发病半年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者称为后遗症约5%~20%患者留有后遗症均见于高热昏迷抽搐等重症患者后遗症以失语瘫痪和精神失常为最常见失语大多可以恢复肢体瘫痪也能恢复但可因并发肺炎或褥疮感染而死亡精神失常多见于成人患者也可逐渐恢复

  根据病情轻重乙脑可分为四型

  1.轻型 患者的神志始终清醒但有不同程度的嗜睡一般无抽搐(个别儿童患者因高热而惊厥)体温在38~39℃之间多数在1周内恢复往往依靠脑脊液和血清学检查确诊

  2.普通型 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腹壁射和提睾反射消失可有短期的抽搐体温一般在40℃左右病程约10天无后遗症

  3.重型 体温持续在40℃以上神志昏迷并有反复或持续性抽搐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先消失后亢进并有病理性反射常有定位症状和体征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程常在2周以上恢复期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和瘫痪等表现部分病人留有后遗症

  根据本型病变部位的不同和影响脑干情况结合症状和体征以及有无呼吸衰竭脑部病变定位可分为:

  ⑴脑干上位:病变累及大脑与间脑而未影响脑干临床上表现为浅昏迷压眶时出现假自主运动或呈去皮层强直(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眼球运动存在早期瞳孔偏小或正常颈皮肤刺激试验时瞳孔散大呼吸始终平稳

  ⑵上脑干位:病变在中脑水平表现为深昏迷肌张力增高压眶时呈去脑强直(上下肢伸直上肢旋前现象)眼球运动差或固定瞳孔中等放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呼吸呈中枢性过度换气(鼻音明显有痰鸣血pH上升出现呼吸性碱中毒)颈皮肤刺激试验瞳孔尚能扩大但反应迟钝

  ⑶下脑干位:病变相当于桥脑与延脑水平表现为深度昏迷压眶无反应肢体弛缓角膜反应消失瞳孔初缩小后散大对光反应消失颈皮肤刺激试验瞳孔不能扩大呼吸可暂时平稳鼾音消失但可迅速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

  ⑷脑干位:本病是重型中一种特殊类型高热初期意识尚清楚但多有嗜睡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呼吸浅速 饮水从鼻腔反流咽喉部有分泌物且在短期内迅速增多以致出现喉头梗塞症状可迅速转入昏迷并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

  ⑸颞叶钩回疝:系由脑水肿所致患者病情突变由烦躁不安呕吐头痛等迅速转入昏迷或由浅昏迷急转为深昏迷除出现上述脑干压迫症状外瞳孔大小不等病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上眼睑下垂双侧肢体瘫痪锥体束征阳性

  ⑹枕骨大孔疝:由于脑水肿和颞叶钩回疝致脑干挫位进而发生枕骨大孔疝早期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无瞳孔呼吸等变化可突然出现深昏迷也可先出现面瘫耳聋吞咽困难继之出现吞咽反射消失双侧瞳孔散大最后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暂停或骤停脉搏减慢血压下降心脏停搏

  4.暴发型 体温迅速上升呈高热或过高热伴有反复或持续强烈抽搐于1~2日内出现深昏迷有瞳孔变化脑疝和中枢性呼吸衰竭等表现如不及时抢救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都有严重后遗症

  乙脑临床表现以轻型和普通型为多约占总病例数的2/3流行初期重型较多后期则以轻型居多

  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症状表现:

  1.高热:是乙脑必有的表现。体温高达39~40℃以上。轻者持续3~5天,一般7~10天,重者可达数周。热度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2.意识障碍:大多数人在起病后1~3天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嗜睡常为乙脑早期特异性的表现。一般在7~10天左右恢复正常,重者持续1月以上。

  3.惊厥或抽搐:是乙脑严重症状之一。由于脑部病变部位与程度不同,可表现轻度的手、足、面部抽搐或惊厥,也可为全身性阵发性抽搐或全身强直性痉挛,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

  4.呼吸衰竭:是乙脑最为严重的症状,也是重要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中枢性的呼吸衰竭,可由呼吸中枢损害、脑水肿、脑疝、低钠性脑病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呼吸表浅,节律不整、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氏呼吸以至呼吸停止。中枢性呼吸衰竭可与外周性呼吸衰竭同时存在。外周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改变、呼吸动度减弱、发绀,但节律始终整齐。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是乙脑急性期的三联症,常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5.脑膜刺激征:较大儿童及成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脑膜刺激征。婴儿多无此表现,但常有前囱隆起。

  6.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若锥体束受损,常出现肢体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巴彬斯基征阳性。少数人可呈软瘫。小脑及动眼神经受累时,可发生眼球震颤、瞳孔扩或可缩小,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等;植物神经受损常有尿潴留、大小便失禁;浅反身减弱或消失,深反射亢进或消失。

  7.其他:部分乙脑患者可发生循环衰竭,表现为血压下降,脉博细速。偶有消化道出血。多数病人在本期末体温下降,病情改善,进入恢复期。少数病人因严重并发症或脑部损害重而死于本期。

中医大全

中医名词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