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细菌性痢疾

  疾病名称

  慢性细菌性痢疾

  疾病概述

  慢性细菌性痢疾大多是因为急性期治疗不当,或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肠寄生虫病以及平素不注意卫生等多种原因造成。常常表现为不典型的痢疾症状,腹痛、、腹胀等。当受凉或进食生冷食物,可引起急性发作,此时会腹泻、腹痛和拉脓血便。时好时坏,虽然治疗,效果也不佳,迁延不愈。

  病因

  病前一周内的不洁饮食史、接触史,当地本病流行情况。

  诊断

  1、检验 大便常规,注意查原虫(如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滴虫、霉菌及各种寄生虫虫卵;必要时以pcr法查常见病原菌;大便培养(需氧菌、厌氧菌);药敏试验;免疫功能;肝功能;以及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氮平衡。 2、鉴别诊断 与各种非感染性腹泻鉴别,如肠易激惹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结肠癌、肠息肉。可作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钡灌肠x线检查。

  治疗

  1、抗菌治疗 对于大便培养志贺菌阳性者,需要抗菌治疗。药物同急性菌痢,疗程7d。停药后观察大便培养,隔日1次,2次阴性,抗菌治疗结束。 2、调整肠道功能 口服肠粘膜保护剂(思密达)及微生态调节剂(培菲康)。 3、饮食疗法 鼓励正常进食。要求饮食高热量、高蛋白、低乳糖、低渗透压。注意补充维生素a及叶酸。 4、药物保留灌肠 肠粘膜残留病变者采用本疗法。如2%磺胺银,中药煎剂(苦参15.0,白及9.0,蒲黄9.0),每剂煎水200ml,睡前保留灌肠1次,15~20d为1疗程。 5、中药 本证为脾肾阳虚兼大肠湿热,治则为健脾补肾活血兼清湿热,如附子理中汤加减,参苓白术散加减。针刺足三里、天枢。艾炙神阙、长强穴。

  并发症

  1、病史 病前6个月之内的腹泻病史。本次起病缓急,病后2个月之体温、腹痛、便次、大便性状,影响因素(精神、气候、饮食)。对抗菌药物之治疗反应。 2、体检 腹部压痛、肿块;肝脾大小;肛门指诊。体重,上臂肌围,皮褶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