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阴阳

  阴阳,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一对纲领,大之可以概括整个病情,小之可以用于对所出现症状的分析。阴阳又是八纲的总纲,它可以概括其他三对纲领,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因此可以说,尽管病证干变万化,但总括起来又不外乎阴证和阳证两大类。

  (一)阴证与阳证

  阴证是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证候,属寒、属虚。此类病证,其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主要见证有:精神委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长,舌淡胖嫩,苔白,脉迟弱等。

  阳证是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的证候。此证属热、属实。此类疾病,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主要见证有:身热面赤,精神烦躁,气壮声高,口渴喜饮,呼吸气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洪滑实等。

  (二)亡阴证与亡阳证

  亡阴和亡阳证是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危重证候。一般是在高热、大汗或发汗过多,或剧烈吐泻、失血过多等,阴液或阳气迅速亡失的情况下出现的。

  亡阴证,是指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而出现的阴液衰竭的病变和证候。主要见证有:汗出而黏,呼吸短促,身热,手足温,烦躁不安,渴喜冷饮,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

  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严重耗损,而表现出的阳气虚脱的病变和证候。主要见证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精神淡漠,身畏寒,手足厥逆,气息微弱,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

  亡阴可迅速导致亡阳,亡阳后亦可出现亡阴,只不过其先后、主次不同而已。为此,在临床上应分别亡阴、亡阳的主次矛盾,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