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 善以养心——耄耋老红军向守志的养生之道
□ 吴志成
向守志 1917年11月28日生于四川,1933年参加革命,1934年参加长征,历任战士、副排长,抗日时期任旅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师长、副军长兼参谋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是有名的战将,两任二炮司令员,1982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1年离职后近20年练习书法和做慈善养生,是全国健康老人,至今还参加社会活动。
见到老红军向守志时,老人已经94岁高龄。 他精神矍铄,端坐在藤椅上谈吐优雅、思路清晰,讲述在长征时期爬雪山、过草地,扛着机枪,拄着一根木棍还照护负伤的战友;抗日战争时期当团长,带头用担架抬伤员;抗美援朝时,他当师长指挥夺取391高地……老人家娓娓道来,激动的表情看上去像个热血青年。
向老长我20岁,我在战争年代当连队卫生员、医助,向老是高级指挥员,当时就知晓他的事迹,十分敬仰。30多年前他从北京二炮司令员的岗位上调南京军区工作,住的地方离我不远。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对老人家的传奇经历、养生保健很感兴趣,时常去拜望他。
向老离休后每天练写毛笔字,他的字独成一体,苍劲有力,催人奋进。他德高望重,向他求字的人很多。8年前为我题写过“为民造福”,后来又写过“有志者事竟成”。向老说:“写字静中有动,不仅能锻炼大脑,而且内心感到充实快乐”。
曾国藩有一句家训:“花未全开月未圆”,主张要为养心留有余地。弦不能绷得太紧,太紧易断,不偏执,不极端,以宽松的心情度过每一天。向老起居有常,生活规律,充足睡眠养神(心)。每晚11点睡眠,早六点起床,洗漱之后听新闻,看书读报,7点早餐后睡回笼觉一小时,之后看文件、报纸,每次会客不超过15分钟。每天午休,下午3点准时写毛笔字、画画。他说睡觉如充电,几十年养成了这个习惯。
“对人和事要从容不迫,忙则多错,凡事留一点余地,有耐力把路走好”, 向老还说,遇事不急、不气、不怒,礼让才能享受人生,健康快乐、有滋味地生活。
向老说,人生要有四心,心地善良、心态平和、心胸开阔、心情愉快,以谦虚的姿态为人处世。向老常引用春秋老子为人处世的的警句:“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向老平时吃七分饱,驰张有度,适量运动。晋代葛洪的养生格言概括四个字——“防微杜渐”。
向老离休后经常被邀请在社区、学校等地“讲革命历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的社会活动。他说:“我虽然离休了,可以不工作了,但党员的责任没有离休,是终生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好事不能退休。”
向老参加很多慈善活动,上世纪90年代,南京市慈善总会初创之时,向守志捐出积蓄为慈善总会做创办基金;1998年,多地洪水成灾,向老积极捐款捐物;四川宣汉老家兴建铁路、拓宽公路、建设水电站和水库,向老又多次捐款支持;汶川地震,西南大旱,泥石流灾害,向老每次都捐助数万元。虽然捐款不多,但都是老人家平时节俭省下来的。
向老在他的家乡四川宣汉山区捐资兴建了一座希望小学,家乡人民就把学校起名为“将军希望小学”。
向老乐观通达,老而弥坚,他把常做善事当成一种乐趣、享受。据养生专家介绍,一个乐于助人且和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其寿命显著延长。以善为本的人,情绪比较稳定,压力比较小,大脑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正常,“生物钟”运转有条不紊,促使各脏器充分发挥生理功能,血液循环畅通无阻,新陈代谢加快,有利于体内微生态环境的稳定,从而能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近朱者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向老的豁达和无私,让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实属我人生的一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