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者须是练功有成者

  □ 雒成林 甘肃中医学院

  气功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不应仅限于气功是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至少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认识。

  首先,气功体悟是中医学术体系得以形成并逐步完善的根本因素。中医学从简单的治疗经验的积累发展到理论的形成并进而完善成为完整的学术体系,无不得力于气功。

  由实践到理论是需要人的认识的。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是建立在气功体验与深刻领悟基础上的。通过练功体验,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了气的存在、运行,并进而认识到气对人体生命的重大意义,结合其他方面的知识,逐步形成了中医学的核心理论——精气神理论。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了气化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理论。

  其次,中医学术特色要求中医学者必须是气功修习者。因为指导中医临床的理论是在气功体验的原始基因下形成的,这种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学术思想,其特色在于时刻显示着对气功体验的不可或缺性。望闻问切、司外揣内的诊断技巧向中医学者提出了严格的素质要求,他们应该具备“见一叶落知天下皆秋”的大智慧,应该具备高层次的思维方式。

  大智慧来源于高思维,知识有别于智慧,对于中医学者要求的应该是后者。至于针灸推拿等治疗技术更是少不了气功的参与。即使处方遣药,也受人的思维支配。因此,中医学者必须是练功有成者。

  再次,气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气功视为方外小技,只是近代以来的事情。追溯历史,中医学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抛弃这一部分内容。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现代科学研究气功的机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