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试试中医绿色疗法
□ 李尤佳 河南省中医院
孩子生病了,最心疼、发愁的就数父母了,不仅是感同身受,更因为孩子吃药、打针不配合。能有哪些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呢?河南省中医院儿科李玮主任医师介绍说,中医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有很多简、便、廉的绿色疗法,孩子容易接受,父母也省心。
药浴
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机体,促使腠理疏松、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药浴的药液由中药配伍而成,包括生姜的汁配出不同的药,选取不同的穴位进行贴敷,起到刺激穴位、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优点是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能有效保护孩子脆弱的脏腑,而且治疗方便。对偏寒体质、偏热体质的孩子,以及哮喘、易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通过系统贴敷可以调节体质,增强抵抗力。
耳压法
人的耳郭穴位很多,可根据情况在耳郭处辨证取穴,如咽喉、气管、肺、大肠、脾、肾、内分泌等穴位。先将耳郭皮肤用75%酒精消毒,取0.4厘米见方的胶布,中心贴1粒王不留行子,对准耳穴贴压,用手轻轻按压或轻揉片刻,刺激穴位,同样可达到增强免疫力、防病的作用。
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早在明清就自成体系,患儿和家长均易于接受。推拿时只要治疗师根据病情辨证,取穴正确、手法熟练、时间充足,就能取得好的疗效。推拿时要求手法要均匀、柔和、流畅、轻重适宜,宝宝皮肤嫩,需事先在手上蘸一些滑石粉,以起到滑润皮肤、增强功效的作用。但在孩子有皮肤病、创伤出血、骨折等情况时则不宜进行推拿治疗。每次以15~30分钟为宜。河南省中医院小儿捏脊推拿室治疗师马庆华介绍了几种孩子常见病的推拿方法。
小儿腹泻:3岁以下宝宝最易腹泻,其中常见为伤食泻,因宝宝肠胃功能较弱,如果喂养不当,极易损伤脾胃,造成腹泻。
天河水穴:部位:手掌向上,从腕横纹中央到肘横纹。手法:用指腹从腕横纹中央推向肘横纹中央即可。
清胃经穴:部位:手心向上,大鱼际外侧缘赤白肉际处,从腕横纹到拇指根部。手法:用指腹从腕横纹推到拇指根部。
运八卦穴:部位:以手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一圆圈,此圆为八卦穴。手法:四指在掌心顺时针方向自然化圈。
还有清补大肠穴、揉外劳宫、揉板门等穴位推拿法,需根据病情对症选穴。
咳嗽:咳嗽分几种症型,包括风寒、风热、痰湿,下面介绍一下临床上最常见的风寒咳嗽,包括鼻塞流涕、发热头痛、怕冷等症状。
八卦穴(同上)。
平肝清肺穴:部位:分别指两个穴位,肝经穴:掌心向上,食指指尖到指根;肺经穴:掌心向上,无名指指尖到指根;手法:用手掌握住宝宝其余三根手指,露出食指与无名指,用中指与无名指轻轻从指根部推到指尖。
推四横纹穴:部位:掌心向上,手掌四指的连掌的横纹,手法:左右来回推。
还有清补脾穴、揉二马穴等,需根据病情对症选穴。
便秘:分虚寒、实热便秘等症型。
平肝穴(同上)。
清胃经穴(同上)。
退六腑穴:部位:手前臂尺侧,即与小指成一直线,从肘横纹到腕横纹。手法:面对宝宝轻握小手虎口处,端正左臂,让小指在下,用食指和中指的内侧从肘横纹推向腕横纹。
还有清大肠穴、运水入土等,需根据病情对症选穴。
另外,还有捏脊法,具体做法:让宝宝取俯卧位,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施术者将双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始,沉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两旁。每天睡前家长给孩子捏上3~5遍,对调理消化功能、增强抵抗力有好处。但家长一定要认真练习才能达到准确熟练的操作。如果孩子背部皮肤有疾患应禁用。
孩子为稚阳体质,发病后,病情变化快,再加上皮肤娇嫩,如果辨证不准、手法不对,不仅容易伤及皮肤,而且可能延误病情。因此,如非专业人员,孩子生病时,不建议在家自己按摩推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