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婆与耆婆医方
□ 单健民 江苏省阜宁县中医院
耆婆是古印度的一位名医,约生于公元前四世纪,恰与我国名医外台秘要》,就保留、应用耆婆方十余首。如“耆婆万病丸”、“耆婆治恶病方”、“耆婆汤”、“耆婆大士治人五脏六腑内万病及补养长生不老方”,并详细介绍了汤、丸的制法与应用。
耆婆医方对中国医学的影响
自东汉后叶以来,我国佛教界翻译和编著佛教著作5000多种。其中集佛教经典之大成者,当推《大藏经》,堪称佛教的丛书。南北朝时称之为《一切经》。在《大藏经》中,专论医理和涉及医理的经书约400种,内容翔实。在《佛说柰女耆婆经》、《大般涅般经》、《延寿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等经书中,出现医药卫生方面的名词术语达4600多条。既有生理解剖,脏腑经络的名词,也有医疗,药学,心理,病名和医事杂论方面的术语,千百年来,在我国中医药界广为流传。而在这些医论方药中,多托名出自大乘佛教中的龙树、耆婆两位宗师。佛教传入中国时,古印度的医药知识,也以医方明的形式介绍进来。其医学理论、治疗方法、方剂药物、卫生保健等众多内容,曾被我国医药书籍所引用,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医药宝库的内容。但对我国固有的医学理论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