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将食粥致神仙

  编者按:中国文化中不乏与人们休养生息直接关联的健康养生理念。中医药文化学者温长路教授的新作“国学养生六书”即将推出。征得作者同意,从即日起本报将根据时令节序的需要从他的《民俗风情与养生》一书中选取部分作品刊出,使读者先睹为快。

  今年的“腊八”是1月22日,很多人都要吃“腊八粥”。在吃之前,先让我们从温长路的著作里了解一下“腊八粥”的来历及其丰富的营养吧!

  【民俗原委】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这一天,几乎家家都要吃一顿由多种谷豆果蔬混合做成的粥,这就是“腊八粥”。吃“腊八粥”是古时的盛事,吃粥不仅是一种象征,而且是极富营养的。

  【健康说道】

  从营养学角度看,寒冬腊月之际吃一顿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可由兴致刺激起食欲来,又能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应该说是一件快事。粥内多种谷豆果蔬共煮,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其中构成蛋白质的多种氨基酸齐全,各种维生素、脂肪及矿物质钙、磷、铁含量丰富,对健康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

  粥是神仙物

  由腊八粥联想到食粥,粥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似乎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根据《礼记·月令》中“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的记载,食粥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时对粥的做法也十分讲究,《随园食单》中说:“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水米融冾,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这“融冾”,反映的是一种工艺;这“柔腻”,包含的是一种效果。中医还根据季节、气候和人的体质特点,在粥中配入各种不同的药物,使它成为独具特色的“药粥”,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创造。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由于南北方食俗和爱好不一,实际上腊八粥的内容五花八门、没有定式。特别是到了近代,它完全变成一种意义上的象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