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巡礼之二:苗医药

  听听苗医文明昌的讲述,走进——“千年苗医,万年苗药”

  本报记者 周颖

  黔南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黔南州中医院副院长文明昌的诊室里,堆满了中药的瓶瓶罐罐和各种书籍。小小的诊室里每天总是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患者。“华佗再世”、“病人之家”、“妙手回春”等锦旗是对文明昌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称赞。

  在他的努力下,黔南州苗医药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他主编的《黔南苗医药》获2006年黔南州科技二等奖;他领导的黔南民族医药研究所有7个专科专病诊室,成为“全国民族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苗医皮肤重点二类专科”;收集民族民间秘验方100多个,配制临床有效方药20多种。

  7月的贵州,山青水秀,风光旖旎。

  10日,中医中药中国行贵州省启动仪式在贵阳举行。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批贵州省30位名中医受到表彰,其中黔南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黔南州中医院副院长文明昌榜上有名。

  身披红色绶带的名中医代表,有的合影,有的交谈,有的接受记者采访,唯独不见文明昌的身影。原来,他已被众多患者团团围住,正在诊脉、开方。

  苗族打扮的文明昌告诉记者,举办这次活动,对普及和推广苗医药很有作用,并表示继续把苗医药研究下去,为弘扬民族医药做出贡献。

  歌谣传颂防治疾病知识

  苗族民间及古歌中流传着“千年苗医、万年苗药”的歌谣。苗医药至今在苗族防病治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黔南是苗族医药文化沉淀最为深厚的地区之一。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在生产生活、谈情说爱以及医疗实践中,都会传出悠扬的歌声,如粗犷奔放的苗族祭祀狂欢舞蹈——反排木鼓舞,“行云流水”的苗族飞歌等。他们没有民族文字,民族文化全靠山歌、民谣、故事口口相授,代代相传。

  文明昌,这位出身于贵州独山县的苗族汉子,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后致力于黔南州的苗医药临床研究。几十年来,他走遍了苗家的村村寨寨,采访有名的苗医,搜集民间验方、单方,了解苗医治疗情况和用药特点,采集民族药、中草药。从他收集的歌诀看出,“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就是苗家百姓普通生活的真实写照。

  “独特伤药是马桑,祖代秘传好药方,煎水泡酒均有效,内服几次不见伤”;

  “块盐三棱针沾药汁刺于患处,其操作简便,治疗迅速,副作用小。糖药针是苗医独特的外治法,是起源于苗族古代狩猎活动而发明的弩药,这正是苗族医药起源于古代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有力佐证。

  在清朝乾隆之前,湘西黔东交界腊尔山区和黔东南雷公山区还未入“官籍”,被称为“苗族生界”,同时其他大部分地区仍沿袭清初土司制度,有“蛮不入境,汉不入洞”的禁令。

  清以后,军政要员十分重视苗医。如咸丰、同治年间,张秀眉领导的义军就有黄平县苗医为义军治刀伤、枪伤。

  北洋政府内阁总理熊希龄曾多次到其家乡湘西要苗医到北京治病。据地方志载,汉医药的传入在全面改土归流之后,而西医的传入则是民国后的事。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广大的苗族地区治病基本上依靠自己的苗医苗药。

  长征时期贺龙同志非常重视苗医,曾多次指示:“不但要物色好的苗族向导,而且要动员苗医随军前进”。

  新中国成立后,苗族医药得到进一步发展,已发掘研制出不少治疗疑难病症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