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药产业待整合:标准人才是关键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区卫生厅召开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下称《草案》)立法座谈会,就二审中提出的问题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以进行修改补充,并将尽快提请审议通过颁布实施。

  “这只是一个草案,还没有最后确定。但是,包括壮药在内的民族药想要得到发展,肯定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相关人士表示。

  参差不齐

  据了解,壮药在国内属于发展中的民族药,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基本上处于民族药和民间药交融的状态。2002年,民间壮医药通过国内多部门专家鉴定,上升为壮医药学,可以说,它的独立化历史非常短,现在还难以称得上规模。

  实际上,目前国内整体民族药产业规模并不大,并且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大。但近年来部分地区的民族药发展迅速,如藏药、苗药等。

  据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2007年该省民族医药工业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全省医药工业销售收入达110亿元,其中过半为民族药。贵州省已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独家品种有154个民族药成方制剂,被收录进入国家药品标准,并有76个品种获得发明专利保护。

  而目前藏药企业全国共有百余家,西藏、青海的藏药企业较多,甘肃、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有分布,有数家企业年产值过亿。

  但是,作为四大民族药之一的蒙药却明显在这一发展大潮中落后了。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专业蒙药生产企业6家,另有数家中药企业同时生产少量蒙药产品。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其中以内蒙古最多。

  “蒙医药有2800多年的历史,品种多达2200余种,疗效显著的蒙药方剂有2000余种,但是在2002年以前,却没有一家蒙药厂通过GMP认证。一位从事蒙药研究的人士表示:“现在全国6家专业蒙药制药企业全年总产值不足3亿元,蒙药错失了民族药发展的黄金10年。”

  人才是关键

  现阶段,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缺少产业化人才、缺少资本融通渠道、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问题,在民族药产业中更为突出。

  资金、技术和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必备因素,前两项都好解决,但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过程。另外,是否能够留住人才,研发出来的成果是否能够实现产业化,这些都是企业必须面对的。而现实情况是,民族药的高等人才严重缺乏,拥有硕士以上专业的民族药学院非常少。此次出台的《草案》“允许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师承教育指导教师,培养继承人,传承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实际上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师承”这种传统模式,使更多人才涌现出来。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广西民族医药协会会长黄汉儒分析认为,除了专业人才的教育,对普通民众和患者的教育也是民族药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目前,患者向民族医药求助多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而一些夸大效果的和将民族药神秘化、神奇化的“宣传”也让民众对民族药产生不信任感。

  标准缺失

  有产业研究人士指出,不少民族药的标准缺失是个问题。现在看来,由卫生部颁布的民族药标准只有藏药、蒙药、维药三种,加上2002年由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地方标准转国家标准的民族药品种,总计已颁布的民族药国家标准共计1100多种。但是很多民族药药材的炮制,质量的可控性、有效性数据证明,药物的作用本质等,都未能符合现代药品要求的标准。

  质量标准落后,部分民族药的有效成分没有明确的定性、定量指标,一些验方在理论系统上存在争议和空白等,种种问题进一步束缚了民族药进入医保报销目录,在经营上也难以推广。

  近年来,国家在发展民族药上加大投入,去年年底,11部委联合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将投资数亿元用于启动重点民族医医院和重点民族医专科(专病)项目建设、改善民族医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开展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研究等。对此,黄汉儒表示,一些民族药企业已经走在发展前列,尤其是OTC产品和保健品的发展非常迅速,但从整体上看,民族药产业的医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依然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