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实施中药材GAP生产认证初探

  时下,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正面临严重困顿和挑战:环境污染、农药滥用、物种退化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着中药材的出口。“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缺乏标准”是国际市场拒收中药的三大理由。为了使中药材能够被国际主流国家认可,中药材的成分、生产和质量管理与世界医药业认证体系接起轨来,实施中药材GAP生产势在必然。

  GAP是欧洲特殊药物制造协会1998年3月在布鲁塞尔会议上提出的,是“植物与药用动物良好的质量控制”的英语缩写。1998年12月,中国中药材界在海口会议上明确提出,尽快起草中国GAP标准。经过5年多的反复酝酿和准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7月正式颁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认证管理办法(试行)》、《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2003年11月1日,正式受理中药材GAP认证申请。目前,已有几百家企业递交了申请,首批8家企业的中药材基地经过了 GAP检查。2003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讨论起草国际GAP时,中国颁布的GAP成为世界卫生组织重要参考资料。目前,只有日本和欧盟正式颁布了各自的GAP,其基本内容与我国基本一致。在GAP问题上,我国不仅走在世界各国前面并引导了世界潮流。

  池州市实施中药材GAP生产认证的优势和劣势

  中药材GAP是一项全新工作,政策性、技术性和社会性都很强。它不单是一种措施和方法,不仅要抓规范化种植,而且要抓药材的采收、加工以及包装、储运和质量管理等,所以它既是过程控制也是终端产品检验的标准体系。作为盛产药材的安徽省池州市在实施中药材生产GAP认证过程中怎样才能彰显本地优势、克服劣势呢?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把劣势有机地转化为优势。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南岸,历史悠久,地广人稀,资源丰富,风景优美,与黄山、庐山毗邻,属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重要组成部分。辖三县一区一山,总面积8271平方公里,总人口154万,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度,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是安徽药材生产大市。经1986年普查,池州市拥有中药材526种,分属198科。其中,植物类142科495种,动物类52科61种,矿物类4科5种,其它类1种。名贵紧缺的药材有杜仲、望春花、枣皮、吴萸、绞股蓝等,珍稀动物有珍珠养殖基地等就是这个平衡点中的亮点。

  3、选对实施中药材生产GAP认证的支撑点。GAP认证需要信息支撑、技术支撑、资金支撑和产业支撑,这就要求生产种植企业要同国内大型中成药生产企业打造产销供应链,把GAP中药材生产基地变成大型中成药生产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采取企业+农户、产供销一体化开展地产药材GAP的示范研究,把山区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作为扶贫工作的内容,扶贫资金应有一定的倾斜。在农业开发、食品放心工程、科技开发资金中增加对中药材投入,扶持龙头企业、种植户上规模、上水平,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布局、示范推广”的总体要求,采取科研推广与实际种植相结合、短期品种效益与长期品种效益相结合、环境资源保护与种植推广相结合、生产企业基地建设与农户种植相结合、种植生产与开发相结合,按GAP要求,真正实现和促进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标准化、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