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应用较广泛,温针伏针更偏爱

  古代的针和灸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历史上专门施行灸法的医师称之为“灸师”,如唐代韩愈《谴疟鬼》诗说:“灸师施艾柱,酷如猎火围”。浙江有许多针灸医家偏重于灸法,其应用较为广泛。如闻人耆年的《备急灸论》是古代灸法专著之一。王执中的《冰片、麝香、白砒等药物制成药锭,粘在薄纸上,放于穴位上点燃施灸。铺灸法,民间称“长蛇灸”,是在部位上用艾绒、麝粉、大蒜等铺成一长条,形似乌梢蛇,在其头、身、尾三处点燃施灸,多用作强壮补虚以治疗虚劳顽痹等证。

  温针灸,民间称为“热针”,是指在针刺入穴位的一定深度后,用艾绒裹于针柄或以艾卷置于针柄,点燃后,艾火之热力熏灼于穴位,并凭借针体传热于穴位之深部,起到温通经脉、通利经络气血、祛寒解凝的作用,一般用于治疗寒湿痹痛、血虚气弱等证。

  伏针,是指在每年夏季的伏天施行疤痕灸法以治疗陈伤久病、顽固之疾,其效果要比在冬春寒冷季节时为好。伏针在杭嘉湖地区较为流行,因该处属太湖流域,农村以种植水稻为主,从夏至播秧后,三伏时较为空闲,加上天气晴朗,施行疤痕灸法后可以得到休息,约定成俗而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