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文献研究概述
摘要:本文就《伤寒论》六经病及霍乱、阴阳易等398条条文,为论述伤寒等病之内容,《金匮》第二篇至第二十二篇条文,为论述内、外、妇、儿等科杂病条文。其记录方式简明,文字气象朴实,或如病情记录,或如师徒问答,或如病案讨论,或如临证所见。此类条文,理论性论述较少,有些仅提示病因、病机及治则等,大多为寓理于证、寓法于方。此亦治《伤寒》诸家着眼之处,可检选后世名注参读,自可事半功倍,若诸枝蔓之说,空泛之论,则无补于是学。至于其他理论性内容及杂方等,当是仲景继岐黄之学,沿袭前人之论,博采众家之方。亦可以稍补汉代医籍之缺佚,不可轻自否定,或弃而舍之。义难明者,疑之可也。
4.背诵、理解与实践相结合 背诵者,求熟记也。理解者,在明理也。实践者,为验证也。尝见治仲景之学者,对《伤寒》、《金匮》之条文,大都能背诵如流。昔年吾学该书之时,初则选读,后感不足,亦尽读之,获益甚多。欲求对仲景书之加深理解,务需对《内》、《难》及《本经》诸书,有相应的基础,才可以相互贯通,免致学理之断层。只有如此,才可使学有所本,术有源流。实践对研读此学尤为重要,因《伤寒》、《金匮》两书,本系临床医学著作,若不通过实践,学亦无用,理亦难明,亦难得其真谛。
此上仅系吾数十年学习仲景著作之点滴体会。吾生也鲁,学也浅,言之欠妥处,定属难免,切望方家,不吝赐教。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张灿玾
- 晚清鼠疫专著书名人名及版本相关问题辨疑
- 明清时期脏腑辨证发展特点研究
- 从清代中医眼科文献探讨眼科辨证论治特点
- 《桐君采药录》辑校
- 从《三因方》看《金匮要略》
- “校诂法”与“注释法”关系辨析
- 张子和生平有关史料简述
- 《医理》学术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