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曹锡标 2005-12-13 13:07:57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7月第2卷第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住院婴儿重症感染后出现的“脾虚征”的治疗。方法 应用西药益生菌制剂“妈咪爱”加中药辨证施治,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Ⅰ组)、中药加妈咪爱(Ⅱ组)双盲对照。结果 两组病例总有效率均大于90%,但治疗组显效28例(93.33%),对照组显效21例(70.00%),两组比较χ2=2.64,P<0.01。结论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与感染治疗过程中应用抗生素致肠道正常菌群破坏有关。应用益生菌制剂配合中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其机制为,应用益生菌制剂治疗,能达到培殖肠道正常菌群,取得肠道菌群重新平衡,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促进疾病更早康复。笔者认为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之体现。

  关键词 益生菌 脾虚综合征 婴儿 临床观察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or spleen weak syndrome of post-infection in infants

  Cao Xibiao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Chaozhou Central Hospital,Chaozhou521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for infants with continuing spleen weak syndrome after severe infection in hospital. Methods Western medicine probiotics“mammy love”as TCM were applied reasonally,and60infa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CMgroup,TCMwith mammy“love group”as double blind control group.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wo treatment groups was higher than 90%.Treatment group effective rate was 93.33%(n=28),the control group was 70%(n=21).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P<0.01). Conclusion Spleen weak syndrome of post-infection in infants was associated with normal flora destruction due to antibiotics application after infection,“mammy love”could provide probiotics and rebuilt bacteria balance in gastrointestine and improve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probiotics spleen weak syndrome infant clinical observation

  临床上婴儿在一次或多次罹患重症感染性疾病进入恢复期或感染治愈后出现以泄泻、腹胀等消化不良为主的症候群,且持续时间较长,中医辨证归属“脾虚征”。“脾虚综合征”是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孟仲法教授首先提出的[1,2],是儿科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个典型成功范例。近年林氏等[3]发现小婴儿在严重感染后易于出现该综合征,且以“脾虚中寒”为主要特点,提出了以“温脾散寒、调气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笔者应用西药益生菌制剂妈咪爱治疗该综合征,取得了比单用中药更好的效果,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儿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个月~1周岁;前驱感染疾病有肺炎32例、败血症10例、化脓性脑膜炎5例、泌尿系感染6例、病毒性脑膜炎4例、中毒性痢疾3例。

  1.2 诊断标准 60例患儿的诊断依据为:(1)有前驱感染史;(2)在前驱感染疾病治愈后发病;(3)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形寒气怯、泄泻、腹胀、大便清稀不臭,部分婴儿有夜啼、舌淡苔白、指纹淡红沉隐;(4)实验室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均降至正常范围,原有病原学检查阳性均已转为阴性,大便培养及血常规均正常[1]。

  1.3 治疗方法 60例患儿符合入选标准,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Ⅰ组)及中药+妈咪爱治疗组(Ⅱ组)。两组患儿的中药均根据辨证采用《局方》匀气散(藿香、木香、白术散化裁。Ⅱ组加用妈咪爱(内含双歧、肠球菌、乳酸等活菌制剂及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每次1包、每日2~3次。

  1.4 观察疗效标准 治疗3天内患儿面色好转,泄泻、腹胀基本痊愈,指纹及舌象明显好转者为显效;1周内面色好转,泄泻、腹胀基本痊愈,指纹及舌象明显好转为有效;1周后病情无明显好转者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 例(%)(略)

  3 讨论

  抗生素治疗造成的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虽可有脾弱气虚、脾肺两亏、脾虚气阴不足、脾胃阴虚、湿邪蕴结及气机失调等多种类型的临床表现[2],但根据林氏的报告,发现于小婴儿者,尤其是感染较严重者,则常脾虚中寒为突出临床表现[3]。本文患儿的表现与后者较为接近,故中药治疗时我们以温脾散寒,健脾益气为原则,两组患儿均取得显著的效果,如表1所示,两组的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但在Ⅱ组我们采用中药加益生菌制剂妈咪爱治疗,疗效更为显著,Ⅱ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Ⅰ组(P<0.01)。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显效率的不同与小儿的抵抗力及感染环境有关,新近的研究进一步发现正常肠道菌群尚具有重要的全身免疫效应,正常肠道菌群的存在能显著减少肠道及其他粘膜表面病原的数量。而在感染过程中,不论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正常肠道菌群中的主要优势菌如双歧都在减少或消失,特别是因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者更为严重[4],人体正常胃肠道的生物屏障被破坏,拮抗外籍菌的能力下降,使合成的多种酶类及维生素类数量下降,营养吸收功能降低,造成患儿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出现以泄泻、腹胀、大便清稀不臭等为特点的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因而在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治疗的过程中,通过补充益生菌制剂妈咪爱进行辅助治疗,增加肠道正常菌群,使其产 生胞外糖苷酶降解肠黏膜及上皮细胞的复杂多糖,这些糖是致病菌和细菌毒素的潜在受体,通过酶的作用,可以阻止毒素对上皮细胞的粘附和侵入,达到肠道菌群重新取得平衡,从而促进疾病的进一步康复,以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传统的单一的中药治疗方式固然有其独特的临床效果,但目前在有些疾病的治疗中仍然有它的局限性,尤其是在细菌或病毒感染时其治疗效果不甚明显;所以,我们在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时采用中药加妈咪爱后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因此,从中医理论来理解属于“扶正”之法,我们认为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之体现。

  参考文献

  1 孟仲法,刘兆华,郑美华,等.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742.

  2 孟仲法.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辨证施治探讨.中医杂志,1998,(5):355.

  3 林广裕,林渊液,蔡健文,等.小婴儿重症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98,(1):38.

  4 康白.双歧的微生态学及临床意义.中华儿科杂志,1999,37(5):310.

  作者单位:521000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