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与脏腑的关系

  眼与脏腑的关系

  眼能够明视万物,辨别颜色,是赖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所以《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这里的“精”,是指精明,即眼的视觉功能。如果脏腑功能失调,精气不能充足流畅地上注入目,就会影响眼的正常功能,甚至发生眼病。

  一、眼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一)眼与心和小肠的关系

  1.心主血脉,诸脉属目《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之合脉也”,“诸脉者,皆属于目”;《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府”。由此可知,心主全身血脉,脉中血液受心气推动,循环全身,上输于目,目受血养,才能维持视觉。

  2.心主藏神,目为心使《灵枢·大惑论》说:“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这里的“神”,是指人之精神、思维活动(实为脑的功能)。因神藏于心,其外用又在于目,故眼之能视,受心主使。《审视瑶函·五轮不可忽论》:“夫目之有轮,各应乎脏,脏有所病,必现于轮,势必然也。肝有病则发于风轮;肺有病则发于气轮;心有病则发于血轮;肾有病则发于水轮;脾有病则发于肉轮,此五轮之易知者。木青、金白、水黑、火赤、土黄,此五色之易知者。轮也、色也,已灼然而现证,医犹不知为目病之验。又况亢则乘,胜则侮,并病合病,自病传病,生克制化,变通之妙,岂能知之乎。大约轮标也,脏本也,轮之有证,由脏之不平所致。未有标现证,而本不病者。今不知轮之证,则不知乎脏矣。夫轮脏相应,既不知轮,则是标本俱不明。标本既不明,何以知孰宜缓、孰宜急,而能治人之疾哉。间有知轮脏标本,而不知其中生此克此,自病传病,或并或合之不同,则乘侮制化变通之妙,又不能知。又有知标本缓急自传并合等症,而又不知人之强者弱者,在血在气,所受所与,当补当泻之不同,则顺逆、反正、攻守之治,必不能知。如此之医,能治人之疾乎。”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