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博士论坛:发展转基因药用植物有前景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或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经培养诱导分化出完整的植株,外源基因在这些植株或其后代中表达,引起植物体的性状发生可遗传的改变。目前转基因技术已在农作物上得到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与实践,我国在这一领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跻身于世界的先进水平。近年来,我国的抗虫棉花、耐储藏番茄、改变花色的矮牵牛、抗病毒甜椒和辣椒、抗病毒番茄等6种转基因植物已通过了商品化生产许可,并有20余种转基因植物进入环境释放阶段。这些成果表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领导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转基因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据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调研分析,在1999~2001年的3年中,我国种植抗虫棉面积约270万公顷,共少用农药123万吨,增产棉花9.6%,每公顷效益近2000元。

  药用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潜力巨大,主要涉及的方向包括三方面研究:

  抗病、抗虫药用植物的研究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使某些药材有特定的被认为是最佳的生产地区。在这些地区生产的某种药材就是所谓“地道药材”。如东北黄芩等品种,然而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药材的主产区主要是位于那些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药材的抗逆性,将对提高药材产量、降低管理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等,发挥重要作用。

  高品质药用植物的研究

  品质对于药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药材的品质,比如说金银花以花蕾的品质为最佳,在实际生产中对开花的时间是很难控制的,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抑制金银花的开花,最大程度地获得高品质的药材。又比如说,丹参中的脂溶性成分被认为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但药材中这一类成分的含量较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定向提高脂溶性成分的含量,提供高品质的药材。

  谈到转基因植物,必然会联系到其安全性的问题。目前,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主要遵循的原则是实质等同原则和个案原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环境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其中食品安全性问题是指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涉及食品的营养学、毒理学、致病性、致敏性等诸多方面。

  与之相比,转基因药用植物的药材安全性评价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一种药用植物往往含有千百个化学成分,而一个化学成分又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这些因素合起来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因此,对于一种转基因药用植物来讲,首先考虑的是其治病的有效性,主要是通过与非转基因药用植物进行比较,分析转基因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药效。

  其次,药用植物不同于农作物或其他食品,大多数按一定的时间和周期服用,因此在迫切需要治疗时,对有效性的考虑要大于对其副作用的考虑。因此在进行药材安全性评价时,除了考虑其有效性之外,也要对短期服用所带来的毒性和副作用进行重点评价。

  综上所述,发展转基因药用植物对药材的持续增产,解决我国药材生产中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其社会经济需求是存在的。药用植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虽然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但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会逐渐像农作物一样进入商业化阶段。目前,应加大研究和投入力度发展转基因药用植物,与此同时,根据转基因药用植物的特点,建立完善健全的安全性评价体系,以保证转基因药用植物研究的发展。

  发展转基因药用植物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还要进行安全性评价,但发展转基因药用植物及其安全性评价,对解决我国药材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保障中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的脱贫致富均能起到其他技术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袁媛 黄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