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

  【概述】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前者以眼位偏向颞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斜视病因复杂,现代西医学除针对病因及手术治疗,对病因不明者,尚无理想方法。

  针灸治疗目偏视,在中医古籍文献中,未查阅到有关记载。现代用针灸治疗斜视的早期临床文章,见于1958年[1]。但到60年代末,资料仍不多,且以治麻痹性斜视为主。自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本病的治疗得到了针灸界的关注。尤其是共同性斜视,在幼儿中发病率较高,而现代医学又缺乏有效的措施,故成为针治重点。治疗方法上,以针灸为主。近年用梅花针治疗共同性斜视103例。中国针灸 1984;4(2):11。

  [3]杨元德。麻痹性斜视的针刺治疗。辽宁中医杂志 1988;(5):37。

  [4]聂汉云。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麻痹性斜视42例。四川中医 1987;(6):49。

  [5]刘世安。针刺治疗10例斜视的疗效观察。福建中医药 1981;1(1):32。

  [6]高万祥,等。针刺治疗斜视176例疗效观察。山西中医 1985;1(1):48。

  [7]秦荣华,等。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54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97;17(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