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痧症及其治疗

  一、痧乞

  本病常见于疾病的初期,因受寒凉或被雨淋,或疲劳过度,或因气候骤变而发生。临床上表现为头晕头痛,体倦,精神不振,全身不适,腰背或颈项酸累,发热或不发热,饮食无味等。一般用刮疗、点刺,搔抓捶击或用荚蒾适量煎汤洗浴即可痊愈。必需时配合生姜、葱头各50g捣烂,或用生盐或石灰100g,置浴盆内,冲入开水半盆左右,搅匀,待温度适宜时,洗身。

  4.鲜石灰30g用冷水一碗浸泡片刻取澄清液内服,后用两面针根一片置于舌下含之。

  5.旱莲草或仙鹤草或漆树根30g,水煎服。

  6. 雷公根80g,生葱白15g,狗肝菜(或马鞭草)50g,共捣烂,冲开水取汁服。

  7.草鞋根,救必应,铁轴草各15-30g,野芋(加盐适量,置锅内炒至冒烟)10g,水煎服。

  五、蚂蟥痧

  临床表现为恶寒怕冷,头痛剧烈,头晕眼花,腰胀,全身胀累酸痛,胸脘满闷,或大吐,或大泻,或舌胀不语,大汗淋漓,舌质灰蓝,舌底痧筋显露蓝黑色。在患者胸、背部刮痧时可见蚂蟥痧形隆起。

  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消毒针轻刺舌底的痧筋,并放出紫黑色的血液至血色变红为止。

  2.鲜石灰30g,加清水一碗搅后静放15分钟,取上面清液半碗服下,后用两面针根一片或蜜糖适量置于舌下。

  3.用旱烟筒油如黄豆大2-3粒,加开水调匀稀释冷后服下。

  六、绞肠痧

  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心肠极其满,肠鸣亢进,腹中有阵发性的剧烈绞痛或锥刺痛,发作时病人辗转不安,喊叫不止,大汗淋漓,口唇青紫,四肢拘挛。

  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匙刮或灸膻中、中极、中脘、气海及脐周四穴(以神阀穴为中心,旁开1.5寸,上下左右各取1穴)。

  2.食盐5-9g,放在菜刀上,在穴位上烤至干燥后捣烂,以热童便或阴阳水调和内服。服后呕吐,如不吐者,可再服至吐为止。

  3.干鸡屎适量,烧存性,每次用3g,开水冲服,有效好的解痉镇痛作用。

  4.苎麻嫩叶120g,生盐6g,共捣烂取汁,开水冲服。

  5.取石灰澄清液一碗,将茶叶约30g,一块烧红(至全部灰化为度)卒入水中,过滤取汁服下。

  七、沉痧(又称痧热、灰色热症)

  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目眩,头痛,烦渴口苦,心悸胸闷,腰酸较甚,两目直视,面赤,舌燥色黑,脉浮紧数有力。检查尾骨部可发现有一蓝黑色的狗身圈状痧筋。由于本症属脾胃血分,属危急症状,故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急用灯草火灸痧筋两头以制止其发展,然后在中间再灸一壮。此法有宣泄清热,疏通血液,保津益胃,调脾和脏,生阳之效。

  2. 野芋15g,大米30g,置锅内炒至米微黄色后加水3碗,煎取一碗内服。

  3. 山芝麻30g,铁轴草45g,水煎服。

  4. 路边菊、酢浆草、雷公根、金锁匙、牛屎青、臭牡丹、旱田草、山栀子、五爪风、草鞋根、玉叶金花各10g,水煎内服。

  5. 荚木、大蓝靛、救必应、铁轴草谷沙藤、毛算盘、牛屎青、岗梅、玉叶金花、木贼、灯芯草、抱石莲、酢浆草、旱田草各10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