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痧病及其诊疗源流

  内容提要

  本文以考古资料、汉文史料及民间考察资料为依据,分四大部分对壮医痧病(以下简称本病)及其诊疗源流和相关问题展开历史性、整体性探讨。

  第一部分:讨论壮医痧病及其诊疗的渊源。通过考查考古等有关文献,结合近现代壮医对本病的认识,论述秦汉以前壮医对痧病的早期认识和诊疗的概况。

  第二部分:阐述壮医痧病及其诊疗的发展。就秦汉以后至唐宋时期,壮医挑痧法经验的积累,明清时期病名和分类的出现,诊断学的进步,治疗学的发展等方面作了阐述。

  第三部分:论述壮医痧病及其诊疗的现代研究。概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继承的基础上,病名和分类的日趋明确,方药内容的拓宽充实,许多学者通过不同渠道对本病的诊疗技术经验进行了发展式的深入挖掘研究,现代科学方法被运用到本病及其诊疗的研究中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部分:初步探讨影响壮医痧病诊疗技术发展的因素。

  前 言

  壮医痧病是指由于体弱气虚,感受疠气、霉气、痧雾暑气等外邪,或饮食不洁,内伤肠胃,导致气机阻滞,血运不畅,阴阳失调所产生的以痧点和胀累感为主症的一类病症。它以全身胀累,倦怠无力,恶心厌食,胸背部透发痧点,或吐或泻,或唇甲青紫为临床特征,是壮族地区自古以来的常见病、多发病。壮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对本病丰富的认识和诊疗经验。本文拟就壮医对痧病的认识及其诊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影响因素等方面略陈管见,以就教于专家、同仁。

  一、壮医痧病及其诊疗渊源

  专家指出:"旧石器时代,甚或更早一些时间,壮族医药已开始萌芽"。大量的文化遗物证明,远在旧石器时代甚或更早一些时间,壮族先民就已开始在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地区生息繁衍,著名的"麒麟山人"、"柳江人"、"甑皮岩人"、"灵山人"、"荔浦人"等石器时代原始人都是壮族的远祖代表。"到了一万几千年前,壮族先民的足迹已遍及岭西",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有西瓯、骆越、乌浒、俚、僚、南人、僮(良)、土等不同称谓。正是这些壮族先民最早开发了岭南,他们勤劳、勇敢、智慧,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大量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民族文化。壮医先辈对痧病的深刻认识及壮医痧病诊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便是壮族先民智慧的结晶。

  (一)壮医对痧病的早期认识

  实践是-切知识的源泉,医学也毫不例外。"医药卫生的起源,主要是人类生产劳动的需要,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决定了医药卫生的发生和发展"。壮医对痧病的认识,是壮族先民在长期同痧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逐步获得的经验总结。

  1、壮医痧病的客观存在

  在古代,壮族地区先民的生存环境极端险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痧病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恭城县志》说:"岭南通号炎方,气候竞异中州,一岁之间,热过半夏,秋之烦热犹剧,隆冬烈日或至挥扇,盛夏连阴即复凄凉,或可重裘,盖由二气相薄,故乍寒乍热,糜有定期,难乎调摄,易于生病也"。可见,上古时代,壮族先民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生活,加以壮族先民体瘠,劳役持重,贪饮冷的生活习惯使痧病的发生成为必然。《镇安府志》就说:"天保县山深箐密,气候多乖,......居此者多中虚,四时均易感冒,或晴雨偶衍即病疫流行";还说"当地最畏疟疾或头痛寒热,俗称斑麻,寻常医药不能效也"。《上林县志》也说:"县治逼近深山,风发于石罅,气蒸于石骨,故侵人尤峻厉,极热之际猝为寒邪所袭,少不加谨深入腠里,即有发烧、发虐及痧麻等症"。这些丰富的史料足以说明,从远古时代起痧病就一直是壮族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痧病发生的客观性及防治的必要性,为人们在医疗实践中对其产生认识创造了条件。

  2、与壮医痧病病症相关的描述

  据考证,壮医痧病在该病名客观存在的前提下,由于壮族缺乏文字记载,几千年来只凭口耳相传,因而壮医痧病病名及其诊疗技术经验在古籍中缺而不备,而是以"瘴气"为其端倪。古籍称古代壮医凡病皆谓之瘴。《岭外代答》载:"岭南凡病皆谓之瘴",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进一步记述:"近世因寒热发作,见其指甲青黑遂名曰痧,此病即是南方瘴气"。此外,历代古籍对瘴气成因、症状、治疗的描述与近现代部分壮医痧病相似,如热瘴"其热昼夜不止,重者纯热无寒,更重者蕴热沈沈,无昼无夜如卧炭中",而其治疗用"挑草子"法。据考,"挑草子"法乃是目前尚流行于壮族地区的挑痧毒法。这些情况表明,古籍中描述的瘴气包含有壮医的痧病,其中防治瘴气的某些相关经验和方法,自然也包含有壮医防治痧病的经验和方法。因而可以说,在痧病病名产生前,壮医先辈对痧病的认识是有一定基础的,同时也治疗了不少痧病患者。壮医先辈对痧病的初始认识,限于当时的条件,在古籍中是以"瘴气"及某些相应症状描述作为表达方式。但是,作为病名的痧和瘴,在近现代它们的内涵和范围各不相同。从病因、起病、症状而言,瘴是专指疟疾一类传染性疾病,它的发生与居住环境密切相关,系由感受瘴毒引起,证见寒热时作,恶心,四肢疼痛, 口吐酸水,不思饮食,憎寒壮热,发过引饮等。痧病是指夏秋季节,由于素体虚弱,感受暑热秽浊之气而发生的以胀累感和痧点为主症的一类非传染性病症。两者病症虽不相同,但在治疗上均以调气解毒为原则,因而在治疗方法上,如"挑草子"法,有时是相互运用的。

  (二)早期的防治措施

  1、调气解痧毒治则的雏形

  "壮医治病是有一定法度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大都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壮医根据对人体生理病理和病因病机的认识,在医疗实践中产生了调气解毒的治疗原则,这些原则也是壮医治疗痧病的原则。壮医对痧病的治疗,主要是在调气解痧毒的思想指导下,通过针刺放血、挑痧、捏痧、刮痧、内服清热解毒药等具体方法以促进气血运行,痧毒排除。壮医专家认为,考古发现的两千多年前西周汉墓出土的青铜浅刺针及植物标本铁冬青,便是壮医调气解毒治则的折射。古壮医使用的青铜浅刺针是作为调气治疗的主要医疗工具,铁冬青为清热解痧毒常用药,它反映了早在春秋战国甚或更早,壮医痧病治则的雏形。当然,这些治则的形成和发展与壮医对痧病的认识和诊疗一样,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才逐步完善。

  2、早期的治疗方法

  目前壮医治疗痧病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较有代表性的有:针刺放血法、挑痧法、刮痧法、捏痧法、药物内服、草药薰蒸外洗等等。在近现代临床中,这些方法或单独运用,或综合运用,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我们知道,这些疗法是壮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它源远流长。学者覃氏指出:"壮族地区出土的石器时代文化遗物中的砭(片)石、陶片、兽角、兽骨、骨针等是后来壮医常用的针砭、骨刮的起源"。虽然早期有关壮医先辈治疗痧病的记载不多,但通过考古、考察历代有关文献及民间调查,我们大多会找到各种疗法或多或少的缩影,从中可探索到壮医认识和治疗痧病的历史发展进程。

  (1)早期外治法的起源

  捏痧法:又称扯痧法、拧痧法、挟痧法、钳痧法等,是一种不吃药不打针的独特简便外治法。这种疗法至今在壮族地区仍广为流传。"在没有药物和针灸的情况下,原始人只能以双手按压、抚摸这些简单的动作来帮助减轻一些不舒服的症状。我们认为,这种抚摸,也就成了原始按摩的起源"。<医药史话》的这段话,也是壮医早期捏痧疗法起源的真实写照。捏痧疗法,不需任何工具、药物,徒手单人即可施术。这对于交通闭塞、居住分散的壮族先民来说尤其称便。当身躯出现胀痛不适等症状时,为了减轻疾病引起的痛楚,他们运用上述办法,经过无数次的实践,逐步认识了一些有缓解病痛,祛逐病邪的穴位,摸索到一些挟捏手法,最后形成一套古老的捏痧疗法。虽然,古医藉文献中有关壮医捏痧疗法起源的记载阙如,但我们可以这样说,捏痧法的起源比药物、针灸起源还早。这也说明医药卫生的起源,主要是人类生产劳动的需要,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决定了医药卫生的发生和发展。

  针刺放血、挑痧法:壮族先民是祖国医学针刺疗法的创用者之一,这是有关专家学者近年来从考古发现及文献考证中得出的结论。考古资料表明,远在石器时代,壮族先民就普遍用骨针、陶针、青铜浅刺针治疗疾病。1985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广西武鸣马头乡元龙坡发现西周至战国时期墓葬群的101号墓穴中出土了两枚精致的青铜针。从外形观察,该两枚针可以作为浅刺的医疗工具。1976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3枚别致的银针。学者们多方考证认为:"贵县银针为古骆越人的针灸用针"。1973年在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出土有用动物长骨磨制成的骨锥和笄状骨针。此外,南宁地区贝丘遗址、柳州白莲洞旧石器晚期遗址等古人类遗址中都发现有骨针实物。另外,据傅氏考证,"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曾经发现有过古代的陶针。"古代的工具是一物多用的,原始人群运用这些简单的石器也可以作为最早的'外科手术刀'用来切开脓疮,割除腐肉,刺破放血等"。因此,从一物多用的角度看,广西出土的这些可以用作医疗针刺用具的工具完全可以用作针刺放血、挑痧的医疗工具,这是肯定无疑的。

  刮痧法:壮族地区的动物种类非常丰富。考古发现,壮族先民猎食的动物数量巨大。远在石器时代,九涝山人遗址中伴随出土的35个种类的大量动物骨骼中,即有虎、熊、狗、山羊、鹿等动物骨骼。桂林甑皮岩出土的文物遗址中有三千五百多块动物骨骼,其中有猪、牛、羊等动物骨骼。从医学运用的角度看,在当时的条件下,人们完全有可能将各种动物骨骼进行磨制加工,做成骨弓用于刮痧。今天,壮医仍广泛使用骨弓来刮治痧病。王氏认为,中国民间刮痧法这种传统而古老的中国民间医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代已很盛行"。它以砭石为开始,随后经过骨弓、陶器、银器、水牛角等工具演变过程。所以,以联系的观点看,我们认为,壮医骨弓刮痧法源出于狩猎时代。

  (2)早期内治法的产生

  《史记,补三皇本记》载:"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专家论证,神农尝百草也是壮医药萌芽时期的写照。当然,也是壮医痧病内治法产生的写照。1976年,广西考古工作者在贵县挖掘出了相当于西汉时期的罗泊湾一号汉墓,在出土的M1:248,330文物标本中,有由陶盒盛着的一些植物叶子,经广西植物研究所鉴定为铁冬青,并认为是"现在流行于南宁的泡制王老吉凉茶的原料之一"。我们从此物的多种功效分析,认为它是当时人们用于防治痧病类疾病的陪葬药物。铁冬青,民间称"救必应",是因为它在痧病急救中有立竿见影的作用而得名,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的功效。壮族民间常用它来治疗暑热痧症等病症,如"狗屎木(即铁冬青),......木皮善治痧症"。此外,随同出土的还有金银花等植物标本,金银花也是壮医治疗痧病常用药。壮医药用植物相当丰富,现代统计常用的达两千多种。因此,秦汉以前,壮医用痧病内治法的药物,应远远不止铁冬青、金银花两种,出土的铁冬青、金银花只是其中的代表而已。

  3、早期的预防措施

  筑之干栏,改变居住条件,防治痧病的发生。从考古资料来看,壮族先民远在战国秦汉时期不仅有了较高的针刺治疗痧病技术和药物内服等方法,还根据岭南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设计建造了"干栏式"建筑。在广西梧州汉墓中出土有较多的"干栏式"房屋模型。"干栏式"建筑形式对防治痧病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花山壁画是壮族先民在左右江两岸绘制的巨型壁画。对于其中包含的医学内涵,有学者指出:花山壁画"实际上包括了壮族先民生老病死的古代医药卫生广泛的生活图"。花山壁画及"干栏式"建筑反映出战国秦汉时期壮族先民至少已掌握了初步的卫生保健知识来防治痧病。

  综上所述,由于壮族历史上无规范的统一的文字,我们无从以文字资料概其战国秦汉及其以前对痧病的认识和诊疗全貌,但以这一时代的"干栏式"建筑、花山崖壁画和新近出土的骨针、陶针、金属针具、骨弓、植物标本等来看,至少在战国秦汉时期,壮族先民对痧病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创制诸如针刺放血、挑痧、刮痧、捏痧等治疗措施和预防保健措施,表明壮医认识痧病的历史渊源久远。虽然壮医先辈对痧病的认识和由此创制的各种简便实用的防治方法无医籍文献记载可考,但是,我们可以断言的是,后世壮医挑痧、刮痧等疗法之所以能取得较为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当与这一时期日益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密切相关。

  二、壮医痧病及其诊疗的发展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了岭南,并开始设立郡县,岭南正式与内地沟通。此后,各封建王朝分别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民族互迁活动,部分文人官吏和汉人迁入广西,促进了壮医与中原医学的交流。秦汉至宋元,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壮医对痧病的认识随着实践的深入逐步由简单到深刻,其诊疗方法渐渐丰富,经验日趋成熟。明清以来,随着认识的提高,经验积累的日益丰富,医家们对痧病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痧病专著不断涌现,壮医简、便、廉、验的诊疗

  技术引起了众多医家的重视,在有关文献中,许多带有明显岭南地区壮医治疗痧病的经验被吸收转录载人汉人手迹。随着这些著作的问世,壮医诊疗痧病的经验逐渐推广开来。因此,运用系统信息的方法从有关文献中搜寻,我们不难发现,这段时期隐含在许多书籍中的已演化或尚未演化的壮医诊疗痧病的技术和经验。壮医在保持自己特点的同时,开始吸收其他民族医学的经验,促进了壮医对本病的认识和诊疗的发展。不过,由于各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它的发展是漫长的、渐进的。

  (一)挑痧法的经验积累

  挑痧法,古代壮医又称"挑草子"、,"挑痧毒"、"斑麻救法"。这种疗法是目前壮族民间仍广泛流传的有效的痧病急症救治法。唐宋时期,壮族地区挑痧法已受到世人重视。宋代古籍如《岭外代答》、《岭南卫生方》等各史书对壮族先民应用这种疗法进行浅刺急救的经验作了大量的记述并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南方挑草子之法不可废也"。如《岭外代答》载:"南人热瘴一二日;以针刺其上下唇,其法卷唇之里,刺其正中,以手捻其唇血,又以楮叶搽舌,又令人并足而立,刺两足后腕横纹中青脉,血出如注,乃以

  结 语

  纵观壮医对痧病的认识及壮医痧病诊疗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总的来看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远在秦汉以前,是其渊源;尔后至明清民国时期是其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是其现代研究和深化发展阶段。

  壮医认识和诊疗痧病的经验、方法源远流长,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的一页,它对本民族人民的健康繁衍,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繁荣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壮医痧病诊疗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崇尚医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文化因素、地域环境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