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用藏医烙铁熨疗法
藏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严格的治疗原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烙铁治法是藏民族医学中颇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
烙铁(器械)简介
烙铁是藏医民间流传至今的一种特殊的医疗器械,可由黄金、白银、铁、铜、青铜铸造而成,又称砭针、熨针等。由于最常用的材料是铁,故而统称"烙铁"。因烙铁具有疗效独特、运用实在、携带方便等特点,所以广泛应用于藏医治疗,至今为止,仍是藏医常用的治疗器械。烙铁分头、体、尾(手柄)三部分。尾部是医生在熨治时手持部位,长约10~15cm,此部有独特的装饰,雕有龙、虎、狮子等猛兽头像;体是全烙铁最长的一段,长约35~40cm,出自猛兽头像的口腔,此段为柱形,如细棍,直径约0.5~1cm;头是最短部分,与体垂直相连,长约1~3cm,直径与身体相同,顶端是接触患者体表的部位,表面光滑平整。与烙铁相应的器械棗烙垫是烙铁的配用器械。头部有
烙后保养 烙后患者在24小时内不饮或少饮,以免影响疗效。在3~7天内禁暴饮暴食。 治疗后伤口出现水泡者,可用生理盐水洗净,保持伤口干燥为佳。禁用生水洗或为汗浸,以防感染。烙治后一月内禁用放血疗法。
- 苗医对糖尿病的诊治
- 逐步认识苗族医学诊断的原理
- 最常见的苗族医药药方举例子
- 疗效显着的苗医治疾病十六法
- 民族:维吾尔医药学埋沙疗法
- 藏医对类风湿疾病的饮食疗法
- 中药:揭开解酒药的解酒迷团
-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课题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