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资源—概述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高原,是我国藏族人民的聚居之地,也是藏药发生发展的摇篮。它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8-36度,东经75-103度,北起昆仑山南至喜玛拉雅山,西自喀喇昆仑山,东抵横断山脉,幅员辽阔,地势高亢,平均海拔4000多米。高原上有世界著名的巨大山脉搏,源远流长的江河,众多的湖泊和大面积的冰川,发育有高山、高原、湖盆和谷地等各种地貌类型。

  由于青藏高原面积辽阔,地势复杂,各地海拔差异较大,青藏高原各地的气候状况是很不一致的。总的来说,东南部受海洋季风影响较大,西北部大陆性气候明显,由东南往西北气温逐渐降低,降雨量逐渐减少,气候状况从温暖湿润逐步变为寒冷干旱,形成有规律性的地区差异。

  青藏高原地域的辽阔和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决定了它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据多年来调查采集的标本和搜集的资料统计,已入藏药的植物计有191科682属2085种。其中菌类植物5科5属50种;地衣类4科46种;苔藓类5科5属5种;蕨类30科5属5种裸子植物52属47种植3变种;被子植物131科581属1895种141变种。此外,尚有动物药57科111属159种,矿物药50余种。常用藏药中有三分之一用药与中药相同。藏区本地草药占常用藏药一半以上。

  藏药植物种类虽然繁多,形状千姿百态,但都有各自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由此,每种植物都有归属于一定的植被类型。青藏高原植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集中在海拔3800以上,从植被类型看,主要在高寒草甸、高山垫状、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三种类型中,这些类型中的建群种、伴生种绝大部分是藏药,故亦可称为藏药植物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植株矮小,植株呈垫付状或莲座状,植株被棉毛,植株根系发达且与地面呈水平状展开,生理特征表现在抗寒、抗旱性强,繁殖方式特殊,光合作用有效积累高。

  根据藏药本身的发展演化所涉及到的繁杂的植物种类,形成了藏药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大致可分为七个分布类型,包括北极、热带、亚热带、温带、北温带、及地中海区等。藏药植物种类丰富,据统计,中国藏药种类几占中国植物的十分之一。藏药不仅包括动物药、矿物药、而且在植物药中是寒、温、热带药兼俱,而以温带和北带性质的药为主。

  药用植物按其藏药用药部位分,有根及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皮、茎、地上部分或全草。根及根茎类有马尿泡、山莨菪、大戟、灵芝等,这些生长在高寒缺氧地带的雪域药材,纯净无污染,药效特别好,是我国天然药物领域中一颗闪亮的明珠。

  我国藏医药研究起步虽晚,但藏药资源极其丰富,藏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是光明的,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