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资源分布

  藏药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高原上有世界著名的巨大山脉,源远流长的江河,众多的湖泊和大面积的冰川,发育有高山、高原、湖盆和谷地等各种地貌类型。复杂而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丰富多采的植物资源种类,从藏东南的热带季雨林到藏北茫茫无际的草原,依次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植物种类,居于全国第四位。有史以来,藏区就是我国药用植物的一大宝库,据初步统计,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千种以上,其中冬虫夏草、贝母、大黄、三颗针、雪莲花、五味子等各类药材。

  藏药的植物虽然种类繁多,形状千姿百态,但各种植物都适应于不同生态环境,因而分布也不一样。从植被类型看,主要分布在高寒草甸、高山垫状、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三种类型中,这些类型中的建群种、伴生种绝大部分是藏药,故亦可称为藏药植物的特征。

  高寒草甸植被具有面积大、垂直分布高的特点,在高原东南部其下限为针叶林和高寒灌丛林,上限为高山垫状植被,垂直分布高度在4200~4800米;在念青唐古拉山以北至昆仑山以南呈连续的大面积分布,海拔在3600~5300米;植物体矮小,呈半球形或坐垫状、匍匐状。

  高山垫状植被介于高寒草甸和高山流石滩植被之间。由于低温与干旱,植物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植株矮小,植株呈垫状或莲座状,体表被毛,植株根系发达且与地面呈水平状展开。生理特征表现在抗寒、抗旱性强,繁殖方式特殊,光合作用有效积累高。垫状植被既是高山严酷的水热条件、辐射和强风等对植物生长抑制的结果,同时又反映了植物经历高寒严酷生态环境长期自然选择演化的适应性。垫状植被分布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在0℃左右,最暖的7月均温在4~5℃,夜间仍低于0℃,昼夜差可达20℃,年降水量在250~500毫米。

  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本类型分布在高山垫状植被之上,永久冰雪带之下,广布于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喀喇昆仑山、祁连山等,具有显著的垂直地带性特征。其分布高度取决于各山峰的冰川和雪线的高低,自北而南逐渐抬升,祁连山在3800米以上,巴颜喀拉山在4700米以上,冈底斯山则在5800米以上。高山流石滩是由于强烈的寒冻与物理风化作用,岩石不断崩裂,岩块与碎石沿着陡峭山坡缓慢滑动所形成。在碎石间隙聚积了细质砂粒,为高山植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可能的条件。只有那些与严酷冰雪和强劲疾风作顽强斗争的植物才能获得特殊的生存条件而定居下来。这种植被是高原隆起的产物,种类虽然不多,但却是征服高山的先锋植物。这类植物几乎全部都是藏药。

  藏药种类丰富,不仅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而且在植物药中是寒、温、热带药兼俱,而以温带和北温带性质的药为主。据统计,中国藏药种类几占中国植物的十分之一。虽然藏区植物种类繁多,不少为青藏高原特有或喜马拉雅一横断山系特有,但因长期处于封闭未开发的自然状态,除部分药用植物资源外,绝大多数植物资源基本上未得到开发利用。藏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光明的前景。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在开发藏医药业时,必须牢固树立生态资源保护意识,否则便可能影响到藏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引发藏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