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中风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生物通报道:在中国,丹参是治疗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的标准药物,但最近一篇研究综述提到,丹参治疗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四川大学科学家说,现有数据显示丹参治疗有改善中风患者短期神经缺损效果。但综述的共同作者和神经学教授刘明(Ming Liu,音译)认为,由于included trials的方法学较差,患者人数又少,应该慎重解释“短期效果”。综述刊登于《The Cochrane Library》。

  向脑部输血的血管发生堵塞会导致缺血性中风。在中国,不论是西式医院还是传统的中医医院,中风后使用中药是标准治疗方法的一部分。各种药丸、药片和注射剂中的丹参,是最常见的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草药,存在了几乎三十多年。

  然而,很少有人以国际通用标准检测重要在严格临床实验中的药效。评论员找到六个符合纳入标准(inclusion criteria)的研究——对494名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的随机或准随机和受控的实验。Cochrane评论员发现随机将研究对象分配为丹参和安慰剂组的方法是不清楚的,有可能将阳性治疗效提高30-41%。因此不能肯定丹参的效果,明显的效果有可能只是简单地来自于研究方法的缺陷。

  因为治疗和后继步骤所用时间为14-28天不等,很难评估丹参的长期效果。刘说,我们没有找到支持丹参药剂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证据,然而,如果治疗神经损伤的效果能够在方法学严格的实验中得到证实的话,会带来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

  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Ted Kaptchuck说,此刻的中国社会,似乎有足够的基础科学和实验证据使中药等药物被广泛接受和采用。在西方,在随机实验中用基础实验证据证实临床效果很少有机会成功。

  刘认为,这些试验的方案在将来研究中需要改善,不只是丹参药剂的临床实验,其它中药的试验都需要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