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症
本病是由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结核、子宫粘膜下肌瘤等病,影响受精卵着床,而导致的不孕。
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生主要由于肾虚、肝郁、痰湿、血瘀所致。《医宗金鉴·妇科心法》云:“治妇人瘦弱多由血少而不能受孕。”临床常因素体血枯或失血过多,以致 冲任空虚,不能摄精成孕。大部分患者也因饮食失调,体质过于消瘦,血少气虚而致不孕。
另外,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症中,尚有肝郁气滞、痰阻胞宫的类型。肝郁不孕,多因阴血本亏于先,肝脉失养,复由性情不畅,善感多郁,肝气郁结而致;痰温雍阻胞宫者,亦 为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原因之一。朱丹溪云,妇人肥盛者,多不能孕育,以身中有脂膜闭塞子宫,月经不行。形体肥胖,脾虚运迟,痰湿内生,雍阻胞宫,影响受精,不能成孕。总之,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乃先天禀赋不足,法当调理阴阳,重点温肾,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重在温肾又具促进生殖之作用;若为血少精亏型,治 疗以大补气血为主,配以益肾化精品,充先天之不足,补后天之亏损,使阴阳并补,气血惧生;若为肝气郁结型,则以养阴理气,琉肝解郁之法而治之,使其情怀欢畅,机体阴阳 得以调整而有孕育之机;而痰湿阻滞型。治宜导温化痰治其标,健脾温肾治其本。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25例,3个月后妊娠19例,治愈率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