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医歧途

  传统中医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传统中医未免有许多文化糟粕搀杂在里面,这是五千年封建文化的一大特色。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看到那些文化糟粕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地左右着人们的头脑,并被推崇为中医学的最高境界。

  有些文化之所以被称为糟粕,就是因为它的存在阻碍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正是由于中医学里的文化糟粕所体现的那种机械的和唯心的思维模式,才导致古籍中的传统中医学历经二千多年,一直步履维艰,始终没有出现太大的进步。所以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影响即深又广的文化糟粕,是套在中医学上的一把沉重的枷锁,这把枷锁不打开,思想就得不到彻底解放,中医学就难有进步,人们就会老捧着历史上那几本经典不放,对着古圣人顶礼膜拜,不假思索的以为古贤人的所有思想都是最伟大的,最高深的,最科学、最进步的。下面将叙述那些文化糟粕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周易》与八卦的影响

  1.《易经》

  历史上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东西莫过于《易经》,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远古传说中有三个重要的人物,即太皓,炎帝和蚩尤,他们分别是三个种族部落中的首领。

  据说太皓姓风,画八卦代替结绳,以作记事的符号,即:乾(天),震(雷),兑(泽),巽(风),离(火),坎(水),艮(山),坤(地)。八卦由阴和阳两种线形组成,阴阳是八卦的根本。

  这一传说有无其事尚不能考证,不过类似的原始楔形文字,在我们西南的苗瑶部落中确曾普遍使用过。南宋周去非做广西灵川县令,有人投木片告状,木片上刻着长短条痕,据翻译说他和仇人相攻,仇人用箭射他,请求县官究办。依此作例,八卦原是夷族木楔文字很有可能。后来华族发明象形文字取而代之。

  据说伏羲首先借八卦作为卜筮符号,这大概是将八卦符号移做它用的第一人。由于洪君长老是伏羲的半个徒弟,所以道教与八卦便结下了不解之缘,道教在创立之初本来也没有什么东西,只是算命。三国时期,诸葛亮借用八卦将大地分为八个方向。这是八卦应用领域的又一次拓展。后来有人开始将八卦引进医学。明代张三丰根据八卦符号编出八卦掌,其实也没有什么更深的意思,只是借用其名而己。到了近代,人们的思维越发挥越玄,将八卦应用到了几乎无所不包的领域。

  《周易》是周文王的老母(人称立山老母)算命使用的工具。立山老母喜欢用大铜钱测算命运,分天、地、人、才四部分内容。有人要测命运,她就给你测命运;诸候争雄欲测霸业,她就为你测霸业。要测天地换代,她就给你测天地的变化。总之要测什么,她就能为你算出什么。这是立山老母的个人嗜好.每逢办事之前,她都要经过抛铜钱测算之后再做决定.这名老母的三寸不烂之舌的确历害,讲得头头是道,谁也讲不过她。在那个时代,她的说教确实能打动一大批人,请教她的尽是些有地位的人,所以出了名。

  《易经》是周文王写的,现在的《易经》已经被篡改得面目全非,谁的话都有,越解释越玄。原来的《易经》是周文王写给他父亲的。颂扬他治国有方,并提出一些统治臣民的方法。当时已经有《牛马经》,但是还缺部“狗经”,《易经》说白了就是“狗经”。易字即是啸天犬,将易字上下折开变成日和犬两个字,就是天狗的意思。用狗传道实际是在骂人,说明写书人本身不怀好意,当然,实际上也写不出什么好书。其中的划地为牢,就是不让你脱离禁锢之所,三年之后你才能够离开,这就是他想统治人民所想出来的坏主意。虽然是坏主意,是骗术,但原文写的含蓄而宛转,以避免人们产生反感。周武王也极嗜好卜筮,用现在的话说叫算命,他随身带有九颗铜钱,常以这九颗铜钱摆成一个园,就成了狗头图案。看来周家对狗确是情有独锺。周文王的《易经》满篇全是骗术,但在书的最后也说了如何治国安天下的三句真话:以诚信天下,以诚理天下,以诚顺民心。周文王在当时已看透了人生,知道如何统治天下,并且名垂千古,万古流芳。

  现在讲《易经》的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歪理,《易经》在他们手里成了一把万能钥匙,想开什么锁,就能开什么锁。由于《易经》被篡改,被曲解,人们已经不知道原来的《易经》究竟是怎么一码事,所以西方人要收购最早的《易经》,越古越好,要看看原版的《易经》究竟说的是什么,同时要比一比,《圣经》和《易经》究竟哪本书出得早。因为在那个年代能出现一种对后世几千年产生巨大影响的书,确实不容易。

  实际上《易经》堪称世界上第一本书,当时文字刚开始使用,《易经》被刻在石头上,以后才被刻在龙骨上,再往后,才刻在竹简上。《易经》作做为一种文化现象,堪称世界之奇,但《易经》这部书所表达的思想,确实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地方,更谈不上有什么科学价值需要人们费力去挖掘。

  2.《道德经》

  春秋时代的老子李耳曾做过县令,一生忙于政务。退休后,在归途中见一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子,这一田园牧歌景象使李耳大为感动,童心大发,回家后一夜未睡好,还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天庭中游玩。于是,兴致来了,写了一篇触景生情的文章,名为《青牛篇》。李耳一生只写过此一篇文章。

  后来,有位不知名的举人写了一篇哲学文章,名为《道德经》,并且将文章作者按在李耳名下,从而使该文名声大振。后世学者不知其中有诈,真以为是老子所著,便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该文。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心得体会,结果《道德经》的原文意思不仅没搞清楚。反而被搞得玄而又玄,令人越来越糊涂。

  实际上,《道德经》的本意就是讲圣人治民,非以明之,将以遇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当使民无知无欲。天道纯自然,顺自然者生,逆自然者死。作者还发明了驾驭臣下的方法,使官史不能作恶,百姓服从朝庭.制定贵贱尊卑的秩序,对当时的社会歌功颂德,告诉人们一生要顺从皇帝的意志,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这样才能一生无事.还为天下的臣民定下一生的规矩,谁也不能违犯,一生要随逐潮流,一切都要顺从。

  不过,李耳本人也确实思想活跃,处事圆滑,富有心计,点子众多,他打着普度众生的幌子很有感召力.。

  3.八卦球

  八卦球原为李耳所创,八卦球内的阴阳鱼原为红白两色,象征着父精母血。白色是精子,精子是由血水演化而来。后来白色又改为黑色,黑色是李耳所养的青牛的皮色。当时李耳已得知天体是圆的(当时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系中有五大天体-金、木、水、火、土星),所以将这一图腾做成圆的.由于生命是由精血两方面孕育而成,所以八卦球被分成两半,两个点是生命孕育的初点,是父精,外面园是卵子。

  八卦球内有阴阳两鱼,一倒一正,此图受释迦摩尼,阿弥陀佛坐姿的启发(当时佛教与道教几乎同时诞生),身体是正直的,两脚盘起,垫在臀下,双手相合,掌心虚掩,呈亲合式;头在上,臀在下,背朝天,呈打坐姿势。倒着的鱼儿则是受到母腹中胎儿姿势的启发,头冲下,而臀朝上。阴阳二鱼一倒一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象征双手相合的拜姿。同时这阴阳鱼一反一正相合抱成一个园,那是蛇蛋,阴阳鱼展开,就变成一条蛇。

  李耳为了显示自己独一无二,让天下人都知道我李耳,让道士们头戴瓦沿帽,顶着阴阳鱼图案,脚上穿的鞋也是阴阳鱼图案,前胸后背都是阴阳鱼图案,使人们产生一种神秘感,并因此而受到震摄。现在看来,经过几千年的验证,李耳确实达到了他的目的 ,并且效果恐怕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4.《周易》与八卦的影响

  《周易》及八卦本来没有多少内容值得称赞,也没有多少科学原理在里面,但后世文人多喜好崇古,崇尚清谈,每做学问必引用《周易》、八卦,仿佛不如此,不足以说明学问的高深。两千多年来,这股风愈演愈烈,搞得人们晕头转向,分不出真假,以致于无人敢公开站出对此说个不字。

  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医学更是难以避免遭此恶运。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就曾说过“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意思是说不知道《周易》理论就不能做一个高明的医生。刘元素、张介宾、陈修园等许多古代医药学家均极为重视对《周易》的研究,并用之于临床实践。

  张介宾还专门写了《医易》一卷来说明《周易》与中医理论的关系,张氏对《周易》和《内经》均作了长期研究,并著有《难经.三十六难>对命门的解释是“两肾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

  实际上,命门是道教中练功的产物,修炼内功、硬功或武功时,能量逐渐蓄满全身,但身体某处总有一个点(穴位)练不上去,永远是空的,这一点便称之为命门。练功者需用紫铜板护住该点,通常叫护心镜。命门是死穴,一击即死,同时这一点又是起死回生的原发点。内功、硬功和武功这三家对命门的取穴点各不相同,都在前胸后背的三条线上。中间线上一般有百会、玉枕、关元、脐中、会阴等处,邪教还有涌泉、三里等处。每个人也各不相同,一个人也可能有几个点,不练功者没有命门。

  儒道两家都是封建社会最出色的政论家,儒家替统治者制定贵贱尊卑的秩序,道家替统治者发明驾驭臣下的方法。汉宣帝曾教训儿子说:“我们汉家自有制度以来,杂用儒道两家,你偏重儒家非把汉朝弄坏不可。”后来元帝果然把汉朝弄坏了。

  道教教义非常庞杂,从佛经摘取神话仪式,从儒采取伦理,从阴阳五行家采取迷信妖法(占卜吉凶,推算命运)混合道教本有的炼丹长生之术,形成中国唯一的宗教。它确是中国式的,适合中国社会,所以能长期流传,与佛教对抗。当它对抗佛教的时候,总是联合儒家,儒家抗佛也需联合道家(不一定是形式上的联合),因为它们的性质大同小异,并没有不可缓和的矛盾存在。

  佛经是在东汉以后才大量输入我国的,并使中国文化在隋唐以后产生内容上的革新,南北朝、隋唐是中国佛教的极盛时代。佛教含有神秘而又丰富的哲学思想,修道证功的理论和方法。从来统治中国思想界的儒家各学派,其哲学成份极其贫乏,远不是佛教的对手。就是专门谈玄的老庄学派,因规模狭小,对抗佛学仍不免“鲁班门前弄大斧”,一接触势必败退。当时恰逢西晋灭亡,黄河流域被外族占领,他们本身文化低微,正需要接受新的教化,长江流域乔居着大量从北方逃迁来的士族,他们极度苦脑失望,正需要强烈的麻醉剂,求得精神的安眠。佛教的流行,恰恰给予了他们以再好没有的机会。

  于是到了宋代,中国文化便有了儒、道、佛的混合物??宋学。宋儒讲修身养性的功夫,尤其朱喜,讲得更周到切实,他们在这方面确有甚大的成就,是应该珍视并采择的。可是修身养性以外却很少有所发挥。因为宋学所以发生是由于统治阶级需要这种学说??能教人服从尊长,不敢犯上,听天信命,庸言庸行的学说。宋学恰恰就是训练这样庸人的学问。

  宋儒理学敦、颐二程和朱熹是正统派,当南宋正统派盛极时代,陆九渊反对派与朱熹立异.从这两派的原本来看,正统派由儒家的纲常,道教的清静(无极图)、术数(先天图,推算命运),佛教法相宗的哲学构成,修身养性功夫是由浅入深,好比佛教的“渐教”;反对派由儒及佛教的禅宗(明心见性,此心即佛)构成,修养功夫主豁然贯通,好比佛教的“顿”教。

  宋学的思想基础有二,一是无极图,二是先天图。所谓无极图源于东汉道士魏伯阳著《参同契》,讲炼丹秘决。唐末道士陈抟总括秘决,制成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其修炼之法是从“玄牝”下手。“玄牝之门”指人身命门,气从这里发生,称为“祖气”,凡人身五官、四肢、百骸的运用知觉根本就在这里。把祖气提升上去名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目的在炼有形之精化为精妙的气。又炼鼻子呼吸的气为出有入无的神。神气贯彻五脏六腑成中层,五气朝元。修炼得法自然水火交媾成孕,取坎(水)填离(火),阴(水)阳(火)交媾的结果,结成“圣胎”,然后“练神还虚,复为无极”。修炼功夫到这里,圣胎归到“元始”也就无终(长生不老)了。

  无极图的修炼步骤就是先要得窍,次要和合,再要得药,最后要脱胎。这就是求仙长生的秘诀,所有这些修炼内容纯属无稽之谈,一派妖言。

  陈抟又传出“河图,洛书”两图,据传说,伏羲氏时候,黄河里出了一个“龙马”,背上有图(河图)。洛水里出了一个神龟,背上也有图(洛书),伏羲氏根据这两个图,画成八卦。这个传说原本是一个怪诞的神话,陈抟却自称得到了马背上的原图,天地奥妙全在图里面,比周文王及孔子所讲的《易经》高明得多,他称此图为先天图。

  朱喜解释《易经》道:“有天地自然的易学(即先天图),有伏羲的易学,有文王周公的易学,有孔子的易学。伏羲以上只有图画,没有文字,最应该细玩,可以看出易理的本原精微处,文王以下用文字写出,失去了原来的精微了。

  “先天图开始是隋朝时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编造出来的,经唐末陈抟传出,并大行其道。实际上先天图就是《易经》八卦经过颠来倒去之后的一种翻板。将《易经》八卦的内容又向前发展了一步,但仍然没离开那一套算命哲学。河图、洛书就是其制作和宣传者利用它做为宣传自己,扩大招收弟子的一面旗帜,并成为服务于统治阶级,愚弄百姓的一种工具。

  受宋学影响,儒医们为显示其学问的高深,将河图、洛书牵强附会地塞进中医学里,泡制出方园九宫,以八穴配八卦,即灵龟八法,还编成了八法歌: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八卦方位以左为东,右为西,上为南,下为北,其配合数字是,东为三,南为九,西为七,北为一,西南为二,东南为四,东北为八,西北为六,中央为五。将八卦的名称及图象结合以各方,再加上中央被称为九宫,也就是八卦之宫,加上中央合为九宫。

  灵龟八法本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打卦算命的产物,多年来却堂而煌之地坐在中医学的殿堂里,成为儒医崇拜的偶像。文人墨客们就是这样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阿谀奉承的需要,将朴素辨证的唯物主义中医,演变成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中医被无情地亵渎,被残酷地肢解。产生的误导使后世的学者历尽了千辛万苦,用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曲折迂回地找到目标。

  第三节 神秘气功的影响

  气功之气是有形质的,人的能量没数,无法测量,能量和体能等值,女人所练的是阴柔,男人练的是阳刚。

  练气功能否有成,完全取决于天赋,所谓有异禀之人,就是具有这种天赋的人。有人能练成龟息:封闭九窍,全靠汗毛孔呼吸,但有这种天赋的人世上太少了。许多人都想取得成功,都在苦练,这并不是你在哪想就能达到的,完全在于天赋。如果你的天赋只差一点点,只要靠内行人一点拔或者是用药力一促就成功了。若天赋差了很大一截,你就是用了一百年的时间,结果,你还是差很大一截,永远也达不到目标,白费力。

  有大量的中医古籍,将气功当成医学上的崇高境界,实际上气功与中医是两回事,治病救人才是千百年来中医永恒不变的宗旨。

  练气功本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是道教却将它说得神秘莫测。有的道教人士在做表演时,常结合一些魔术手法,以此愚弄公众,用这种手段来吊起你的胃口,其目的是为了多招收弟子,这叫“迎来”。等你上钩感兴趣了,他就不讲了,其实那些传道的人他们自己也不懂。

  他们用若干年的时间,将一本经典背得滚瓜烂熟,其目的是为了唬人以便在讲演时无论听众怎么问,他随便说出一句,就能一下子把大众镇住,让你答不上来,这叫“还拒”。即使讲得颠三倒四也无妨,大众更愿意听,结果上了他的圈套。用经典唬人是他们的长项,谁也讲不过他们。打坐更不用提,他们可以坐着吃、喝、拉、撒、睡,几天几个月,一般人是比不过。打卦、算命、测字,则是他们赖以谋生的手段。

  本来道教中那些精神垃圾只能唬唬普通百姓而已,可是儒医们看到那些东西却如获至宝。他们把道教那些东西拿到手后经过编纂,结果在医籍里就出现了人神忌目的内容,其用语竟然和打卦算命的用语如出一辙,除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八宿之外,还有吉日、除、定、执、危、成、开、凶日、建、满、平、破、收、闭等一些词汇,纯粹是地地道道的唯心主义的破烂货,显示出儒医们对中医学缺乏建树、穷途末路的本来面目。但是一般大众是没有鉴赏力的,谁说得好听,他们就听谁的。谁的书写得诱人,就封谁为名医;讲真心话反而没有人听,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第四节 古代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东汉张衡说:人体的气血流注是有时间性的,是根据宇宙星体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而来的,气血运行的方向、速度是和宇宙星体运行的方向、速度是一致的。人体气血流速在身体的某一段区域速度减弱放慢,是由于这段区域血管增厚或是血管内壁有血脂阻碍造成的。而气血的流速始终是不变的。

  心脏跳动的频率与星体自身的震动是相吻合的,人的疾病主要与心脏有关,所以通过心脏的跳动可以诊病。汉代张衡在对天体的研究中发现了星体自身的震动,就是依据人的脉搏跳动而来的。气血流注就是从张衡研究的学说中得来的。张衡那些发现与观察,只能够说,在实际中不能运用。中国人的许多发明就是这样,问题提出来了,就到此为止,不能继承,不能流传,谁的学说就是谁的,谁也模仿不了,也没有人懂。

  后世的儒医根据张衡观察星体的学说模式进行揣度,最后发挥出了“子午流注”、“腾飞八法”、“灵龟八法”,实际这些都是杜撰出来的东西,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