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高校必须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环境的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近几年在办学理念、办学规模诸方面正在谋求跨越式发展,由此带来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我们应该站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看待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改革与发展,重点要处理好以下十大关系。

  一、学校定位与突出特色的关系

  中医药高等学校属行业院校,几十年来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自身都是按中医药高校来规划和建设的,社会对其认可度也是在中医药上,中医药是其属性和特色。在确定学校定位时,必须围绕中医药做文章。学校在国内外高等学校中的位置是中医药行业院校;学校的学科结构应以医药,特别是中医药为主;学校的办学类型应属教学型或教学科研型;学校办学层次应以本科为主,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高职成人教育;培养的人才以应用型人才为主,适度发展应用研究型人才;服务对象是医药卫生行业和人类的健康事业。

  在学校发展定位上,要坚决克服盲目追求“高、大、全”,向综合型大学发展的思想。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突出。中医药高校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硬件设施、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服务面向、社会信誉等方面已经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中,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规模结构与质量效益的关系

  拓展办学规模是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满足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愿望、提高办学效益的必然要求。但是,以科学发展观来看,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而应该和学校的办学资源相匹配,和社会对中医药人才需求相匹配。学校资源包括校舍面积、师资力量、实验室、图书资料等办学的条件。具备充足的资源,是保证办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资源匮乏必然造成质量降低。因此,学校扩大办学规模,要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资源定位,适度发展;二是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在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的前提下,适当发展与中医药相关的专业和学科。这样做既扩大了招生规模,又营造了多学科学术气氛,促进学科的渗透、交融和创新;三是调整培养人才层次的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高职教育,形成专、本、研究生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四是抓紧学科建设,特别是要及时扩充相应的师资力量,加大实验室建设的力度,补充图书资料的不足,为扩招和保证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扩大办学规模,追求办学效益,必须完善质量保障体系。高校发展应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没有社会效益,学校就没有出路。缺乏经济效益,就无法走上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中医药高校必须努力寻求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坚持走规模适度,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学校规模的扩大,结构的调整以及效益的提高都必须服从于确保和提高教学质量。

  三、校园建设与内涵建设的关系

  我国中医药高校大多创办于新中国成立不久,由于专业面窄,校园面积普遍狭小。近几年的扩招,迫使许多院校征地建设新校园,使校园面貌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学校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贷款建设,负债经营,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绝不可盲目追求校园面积大,楼房建设阔,基础设施新,在建设档次上比豪华、比阔气,把有限的资金都用在建设校园上。一所大学的办学实力和社会信誉不仅在基础设施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科、师资、管理、质量等内涵条件上。办大学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思想与观念上、师资队伍上、教学管理上、学术水平上、教育质量上不断发展和提高,这是大学改革发展的灵魂。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师资,拥有能继承创新中医药学术与经验的大师,才是提升中医药高等教育档次的关键。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内涵建设重点是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中心是师资队伍建设。中医药高校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与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开办专业、课程设置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加强学科建设要贯彻“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整合优势,打造品牌”的建设思路,围绕凝炼学科方向、汇集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这些主要任务苦下功夫。

  四、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的关系

  大学培养的是专业技术人才,无疑要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教育,这是学生就业、成就事业的资本。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大学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适应人群、适应环境、适应工作的多方面知识、心理与体质。这就要求大学教育不能只注重专业培养,还要在校园文化构成上、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重视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开发,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大学的学制有限,教学安排也受学时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好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的时间分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首先要适当减少过去为强化专业知识而大量开设的课程和课时,给素质培养腾出时间。其次要根据专业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合理选择素质教育课程,制订详细的培养计划,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落到实处。

  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中医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师带徒教育方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名医,使中医药的宝贵精华得以流传至今。自中医药教育进入大学行列后,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重基础,轻临床,重理论、轻技能的教育方式一直沿用至今,造成人才增多,名医减少。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安排上,要压缩理论教学的课时,增加实验、见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的比重,要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加大投入。

  对中医专业要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四诊及辨证论治的技巧与能力,训练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校要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增加实践教学基地,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三、二分段制”(三年在校学习,两年到医院学习)“医院系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习医院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探索让学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在最需要医生的地方去锻炼提高。

  六、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虽博学多识,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归根结底是靠学生自己。教师精心施教是为了减少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的启发、引导、讲解、示范若能与学生阅读、观察、讨论、实践相结合,必然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一定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习,克服依赖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勤于思考、独立探索的能力和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精心施教必须和学生的勤奋学习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现在的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在学习的主动性和刻苦程度上普遍表现较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不起来,教师再努力也成效不大。因此,除了加强教育和引导外,很有必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强化制约措施,端正考风,严肃考纪,加强毕业生质量管理,抬高门槛,迫使他们刻苦学习,奋发向上。

  七、招生与就业的关系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社会的需要是办学的前提。中医药院校招生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招生的专业和招生的数量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要保持高水平的就业率。另外,还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就业,那种学什么非要干什么、留恋大城市、需要“铁饭碗”,不愿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去,不愿到民营单位去的观念已不合时宜。

  学校不仅要重视招生工作,更要重视就业工作,除了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外,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建立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善于包装、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另外,还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登记和统计工作,防止就业不登记现象的发生,以免影响就业率。

  八、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是中心工作,科研也绝不能忽视。教学是大学生存的根本,科研是大学活力的体现。教学水平的提高可激发科研项目的开发,科研成果的创造,又能为教学增加新的内容。因此,中医药院校要树立“质量立校,科技强校”的战略思想,在搞好教学中心工作的同时,抓紧抓实科研工作。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尤其是在学科建设这个教学科研结合点上大做文章,充分调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积极性。要坚持以高水平的科研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

  教学和科研对大学起着两翼支撑作用,是代表学校办学实力与水平的标志。要始终保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地位,形成高效有序的教学运转体系和全面到位的教学监控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科研方面,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大力实施争高级别项目、出高水平成果、产高质量效益、获高层次奖励的科技发展战略,鼓励科研人员敢为人先、敢于冒尖、敢当领头雁,加快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九、党政领导与教授治学的关系

  校长治校、教授治教是大学管理的先进理念。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往往党政对学术事务的行政干预太多,教授治学的办学思想体现不够。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联系到高校,就是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创造性。在学校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氛围。高校承担着学术传播、交流与创新的重要任务,营造学术民主、学术自由、重视学术成就的学术氛围,是大学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教授不仅要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更要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职称评审、学位授予、教学管理、教学督导、科研管理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学校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有机结合的机制,有利于发扬学术民主和促进学术发展,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

  十、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正确处理三者关系对中医药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展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是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的关键,改革发展了才能促进和维护校园稳定。中医药高校的领导要通过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讨论,冲破一切妨碍改革发展的传统思想和陈旧观念的束缚,通过由上至下,由下到上的反复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改革一切阻碍事业发展的做法与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和弊端。我们要相信广大教职工的基本素质和思想觉悟是高的,要认识到他们也是希望学校发展、事业兴旺的,要看到他们也是不甘落后、不满现状的。只要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维护教职工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事情,就应该大胆去干、扎实去做。

  当前,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处在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十分珍惜和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以科学发展观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稳定的程度,努力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