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新论——访中日友好医院仝小林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主任仝小林教授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糖尿病中医诊疗中的关键问题与对策”的学术报告,报告中对糖尿病的中医病名、糖尿病的临床特征,诊疗思路等问题作了颇有创意的论述。记者在会议休息期间,就上述学术问题采访了仝小林教授。

  记者:仝教授,多年来,中医界始终将消渴症作为糖尿病的中医病名,您为何提出异议?

  仝小林:糖尿病,古称消渴,多从阴虚燥热立论。古之所以称为消渴,关键是血糖过高而致渗透性利尿。长期高尿糖状态,无论基础体质如何,都会从“三多”(多食、多饮、多尿)变成“一少”(消瘦),故阴虚燥热是古代糖尿病的主要病机。由于降糖西药的出现,特别是胰岛素的出现,使糖尿病自然病程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医证型自然也发生了变化。现代糖尿病,95%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中又以肥胖为基础的占大多数。这类病人本来的体质多为痰湿、痰浊、痰热、痰瘀,当血糖升高,出现“三多”症状时,西药就迅速控制了血糖的一味升高,从而阻断了“三多”的过程,也就不可能出现“一少”的变化,病人的体质也就仍然保持着原来的类型。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糖尿病与古代消渴病证型不同的原因所在。阴虚燥热已不是现代糖尿病初发阶段的主要病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的对策是治疗上要大胆地突破三消辨证,按现代糖尿病的实际证型去辨证治疗。至于现代糖尿病究竟是分哪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证型,则需要做白芍以敛气敛阴,往往收效甚捷。虽然糖尿病后期虚损阶段以虚和瘀为主要表现,但后期虚损阶段的治疗也要注意清热。

  中药降糖主要通过三条途径:①直接降糖,运用苦酸制甜的理论,以苦酸的方药直指病本;同时抓住中焦,斡旋大气,转动气机,消补灵活运用,清(苦)、通(下)、助(虚)、消(减少能量)并用,使代谢的升降出入运转恢复正常。②间接降糖,通过对血糖难控制因素的治疗降低血糖;还可以配合饮食疗法;③辅助降糖,通过中药调理改善体质,提高机体对降糖药物的敏感性,消除药物的继发失效,减少西药用药种类和剂量。——减副增效。

  记者:您在报告中提到了三大医学思想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否详细说明?

  仝小林: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是综合的,因此预防,治疗也应是多途径的。我所说的三大医学思想包括:生态大医学思想、个体化医学思想和未病医学思想。生态大医学思想主要是指对糖尿病发生因素的时空观认识,时是指时间、时代,消渴与糖尿病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糖尿病自身演变也存在四个发展阶段,必须分段论治。空是指病与病、病与人、人与环境的关联,如糖尿病与其他疾病、糖尿病与动脉硬化、糖尿病与大血管系统损害、与微血管系统损害之间的关联。个体化医学思想是指患病个体的遗传背景、发病原因、表现类型、对药反应性、发展阶段证候类型的差异,决定了治疗方法的不同,未病医学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及“已病防变”。未病先防是指从提倡饮食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入手预防肥胖,在肥胖阶段采用各种方法预防糖尿病前期的发生,在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病;已病防变是指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

  糖尿病的并发症可谓变证丛生,危害巨大。如何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成为临床医生的一个重要课题。治病必求其本,我们认为糖尿病并发症都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脉络瘀阻。因此治疗上要抓住这条主线积极治疗。脉络瘀阴的程度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有血淤、血瘀、癥积等不同的表现,有时还会有不同程度的脉络瘀阻同时存在的情况发生,相应的治疗上应应予以活血、化瘀、通络等不同力度的治疗,根据需要还可以合用不同力度的治疗。总之,治疗要早期介入,从发现糖尿病那一天起即给予活血通络的药物,预防并发症。我们的动物实验证明其预防作用可使并发症出现的时间延缓一倍,而程度减轻一半。

  对于脉络瘀阻的几个临床表现在此需要说明一下:①即使临床没有症状,检查没有阳性发现,也要从早期开始活血、化瘀、通络治疗。②眼底出现出血,不必忌惮活血药的应用,中医把离经之血辨为瘀血,仍可用活血通络药。③皮肤干、糙、裂、鱼鳞样变、发黑,表面上看似是阴津亏虚,但其本质是微循环障碍,治疗上养阴是次要的,重点在于通络。④对舌底发现小血管网络样分布,血管颜色变暗变黑者,即使未发现眼底和肾脏的早期病变,治疗上也要加大活血力度。

  络脉瘀阻的产生有多种多样的原因,随着糖尿病的持续进展,各种有害物质侵损脏腑,导致脏腑功能减退。脏生素、毒损脏;脉络壅毒、毒伤脉络;及至并发症晚期,热毒、水毒、血毒、瘀素、粪毒、溺毒接踵而至,脉络瘀阻不断加重,变证丛生。我们把这些病因概括起来统称为毒。凡是“不归正化”而产生的对机体的细胞、器官、组织、环境具有破坏作用的物质均可谓之毒。这就为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向。我们可以根据毒之性质、毒之病位而分别采用排毒、解毒、化毒、攻毒,同时注意扶正,提高脏腑机能,加强毒素排泄,防止毒素产生,以达到预防和减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