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医的发展(图)

  康熙皇帝 (1662-1722)清朝 (公元1644-1911年)

  关于清朝

  由于长期内忧外患,明朝终于1644年被满清贵族推翻。

  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国内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最初的几位皇帝,特别是康熙(1662-1722)、雍正(1723-35)及乾隆(1736-96),史稱「康雍乾盛世」,促進社會發展至新的景象。不僅解決了中國歷史上,游牧族與農耕族之間日久的衝突;同時採納一系列政策,發展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和交通,鞏固了國內多民族的統一,也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

  儘管清朝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其發展並未超越傳統封建、專制主義體制。經濟上仍以農立國;文化思想上提倡封建禮教。外交上長期閉關自守,盲目自大。因此與同時期西方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的形勢相比,清朝所取得的成就則相形見絀,已落後於世界發展的潮流,並且存在越來越大的距離。

  清代版圖清中葉以後,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暴露,反清鬥爭接連不斷,經歷9年的白蓮教起義,結束了清朝的全盛時期。1840年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入侵,清廷與侵略者分別締結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滿清國主權受損,政治腐敗,進入了衰落時期。1911年孫中山發起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

  葉桂 (1667-1746)溫病學的繼續發展

  明朝吳有性的《溫疫論》是溫病學的重要里程,之後其他醫家對溫病學體系繼續進行臨床實踐及理論探討。清朝溫病學說有更進一步發展,已經形成了獨立專題。這個時期的重要人物及著作有,葉桂與《溫熱論》薜雪與《濕熱條辨》吳瑭與《溫病條辨》。晚清時期,雖然中醫面對西方醫學嚴峻的考驗,醫家們繼續擁護《傷寒論》寒涼派《神農本草經》以及其他傳統中醫理論,中醫學仍舊受到普遍支持。王士雄(1808-66),終其一生研究溫病,撰寫《溫熱經緯》一書。柳寶詒(1842-1901)的《溫熱逢源》及雷豐之《時病論》(1882)仍然對溫病學的發展有一定貢獻。

  王清任 (1768-1831)人體解剖學

  中醫有關人體解剖學的知識,在《黃帝內經》中已有不少記載。但一直發展緩慢,部分原因歸咎於中醫外科手術沒有受到重視。

  1830年《醫林改錯》的刊行,糾正了前人關于人體臟腑記載的某些錯誤。其作者王清任(1768-1831)深感醫家掌握正確人體臟器知識的重要性。他細心觀察放置在義冢的屍體,發現很多以前中醫學不了解的器官,如主動脈、胰臟及橫膈膜等,也糾正了肺中有24孔、尿從糞中滲出等錯誤論斷。他再一次肯定腦子主宰思維記憶的功能。

  人痘接種術 - 天花預防

  先前描述明朝天花為患,人們已開始懂得預防方法。比較確實的歷史資料是1727年俞茂鯤於《痘科金鏡賦集解》一書中所提及,有效的天花預防方法,人痘接種法在1567-72年經已施行。其中一種接種方法,是以天花患者痊癒期的疹皮痂,磿成細粉作為痘苗,從未出過天花疹的健康人士,利用銀筒幫助吸入鼻腔,就可產生抵抗力。雖然這種方法仍不完善,但有重要歷史意義,它不僅是牛痘發明前預防天花的有效方法,更是人工免疫法的先驅。在中國各地廣泛應用,並很快流傳到歐洲多國。《本草綱目》補充及草藥治療

  趙學敏(約1719-1805),字恕軒,杭州人。編輯了一本《本草綱目》補充,對中醫藥作出重大貢獻。

  《本草綱目拾遺》是一部重要的藥物學專著,共載藥物921種,其中716種是《本草綱目》所未收載或記錄不詳者。書中將藥物共分類為水、火、土、金、石、草、樹、蔓藤植物、花、種子、蔬菜、器物、鳥、獸、甲殼動物及昆蟲。總結了中醫19世紀的藥物學成就。趙學敏另一本重要著作為《串雅》,是與鈴醫即民間走方郎中合作,廣泛收集整理民間醫藥經驗與知識,於1759年問世,分為內、外篇。趙學敏認為民間走方郎中的醫術很神奇,而且療效顯著。這些郎中們用藥具有平賤、顯驗、方便的特點,因此對他們非常推崇。1949年後在新中國出現的赤腳醫生,可以認為是他們的後繼者。趙學敏在書中闡明治療用藥不一定要貴重,他極力批評庸醫們的高昂收費,認為他們只會處方一些昂貴的補藥,但其實不懂辨別藥性。書中記載了許多療效卓著的走方醫經驗。

  清朝走江湖藥師

  (The Complete Illustrated Guide to Chinese Medicine)

  典型中藥房

  (Chinese Herbal Medicine)在19世紀,植物藥治療是中醫學的基本,早期有關文獻不繼被再次刊行,很多醫家如吳其浚(1789-1846)於1848年出版之《植物名實圖考》,費伯雄於1863年撰寫《醫醇賸議》等,都希望為這個以植物為本的醫學作出貢獻。當時最聞名的中藥堂是同仁堂,位於首都北京,專門為皇宮供應藥物。大量醫學書籍的編著及整理

  為攏絡知識分子,清初的皇帝鼓勵學術生活,並時常資助大型文獻的編纂,因此當時有大量全書、類書及叢書刊行。

  18世紀百科全書非常流行,當時出版的其中一本重要類書是《古今圖書集成》(1723),由蔣廷錫等受命編纂,520卷,內容輯錄有古典醫籍的注釋、臨証各科診治、醫家傳略、醫學藝文與記事等。另一本清政府命令纂修之醫學叢書《醫宗金鑒》(1742),由吳謙等人把18世紀初以前,歷代重要醫學著述加以校訂、刪補,并進行節錄編輯。全書共90卷分15門,包括醫學理論、各科診治、方劑、針炙與運氣等內容。1749年起,清太醫院規定為醫學生教科書。至今仍是重要的參考文藝。

  《醫宗金鑒》當時醫家們撰寫個人專著亦是時尚,用以陳述自己的醫學見解。張璐(1617-1700)的《張氏醫通》(1695),主要是推祟溫補學說。同時有關醫學基礎書籍相繼面世,程國彭的《醫學心悟》(1732)一書,以簡明文字扼要清楚地論述中醫四診、八綱、八法以及臨証各科的診治,對初學者很有啟發。李用樣的《証治匯補》(1687)也是一部內科診治專著。由于清朝考據風氣盛行,不少醫家對重要的古典醫籍進行了大量的考証與注釋工作。舉例如《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都有大量注釋刊行。其他臨症各科各自有發展特點與突出成就,表現在不少醫家對疾病診治的總結與醫著的空前增多。西方醫學的傳入

  19世紀末,清政府日益衰落,逐成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對象。在宗教組織的支持下,教士及西方醫士們在中國的洋化運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當時出現很多由中國人或與西方人士共同開辦的西醫學校,一批有關西方醫學的釋本也相繼面世。西方醫學在中國開始日益廣泛深入地傳播,由沿海到內地,由設立診所到建醫院,由辦學校到吸收留學生,由翻譯醫書到成立學術團體,近百年間,形成了中醫與西醫并存的局面。近代最早去西方學醫者為黃寬(1829-1878),廣東香山縣人,1850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專攻醫科,1857年回國後,以其高明醫術及醫德,深受廣東一帶人民的愛戴。

  清代有關人參描述之譯註中西方醫學結合

  在清朝末期,洋務運動引起了傳統中醫界的重視。由于種種複雜的原因,當時醫學界出現了幾種不同的態度和主張;一些人對傳統中醫一概加以鄙視,認為不科學,極力主張取締;一些人拒絕接受新事物,認為西方醫學全部不適合中國人;有一些受過西方思想的人,認識到中西醫各有所長,迫切探索發展中國醫學之路,試圖把西醫學術加以匯通。當然根據當時歷史背景和醫家們本身條件限制,其匯通中西醫的活動,未能取得明顯的成就。

  在匯通中西醫活動方面,其中最早的一位先驅者為朱沛文,字少廉,廣東南海縣人,出身醫學世家。他于1892年編撰了《中西臟腑圖像合纂》,將人體結構、臟腑圖像與西方生理解剖圖譜相互參照,加以論述。內容較系統、豐富及集中地反映了他的中西醫結合的學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