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中医基础学科群的“近代模式”

  目前的中医基础学科群架构是在近代科学思想与西方医学教育模式下对中医药学进行规范的结果。近年来,中医药界的学者纷纷对近代以降的中医药研究方法进行反思,强调重新审视传统研究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回顾近一个世纪中医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医基础学科群理论体系建立与规范的过程中文献研究方法的作用,对于正确认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十分必要。

  中医基础学科群现有理论体系是以西医学为参照系进行整理的结果

  传统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体系是对临证经验的哲学文化概括,是在古代多学科相互渗透与促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以《内经》、《中药学》、《方剂学》的学科课程,形成了中医基础奠基于《内经》学术体系的封闭框架;中医临床课程则与当时中医医疗分科相对应。”以后“在历次教学计划中,各类课程设置基本上无多大变化,惟在1962年以后教学计划增加《金匮要略》课程,1982年教学计划增加了《中医学基础》课程”。

  高等中医教育教科书体系的形成是学科架构的主要标志。特别是一版教材,扎扎实实地从文献研究入手,在前人的理论建树和实践基础上梳理出已经分化明显的学科,正如二版教材“前言”所说,是“把祖国医学系统地画了一个前所未能画出的轮廓,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中医专业各学科教材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使中医学理论向规范化迈进了一大步。可以说,在短时间内,从浩瀚的文献中由博返约,提纲挈领地构筑起现代中医药学的基本框架,满足了当时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需要,是20世纪50~60年代中医文献研究的最重要贡献。

  但是,中医基础学科群的基本框架建构半个世纪以来,作为反映其建设成就的教科书虽经多次修订,迄今已有6版之多,尽管各种著作和教材的编写者在语言的表达上极力避免雷同,以体现 “创新”,文字日见繁杂,但核心内容一本初版,增添的只是些琐碎而多余的阐释。一些错误的观点,通过教科书这种被学术界视为权威论述的途径,被一代代学子奉为圭臬,视为不刊之论,致使当今学界除了挖空心思地对其加以“科学”论证和完善外,无人质疑,更谈不上考证其是非了。

  总之,学科与课程体系一直没有新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建设的滞后。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片面强调创新,忽视传统研究方法,中医文献研究被边缘化,未能通过深入挖掘历代文献中的思想、学说与理论,以对中医基础学科群的理论框架与学科体系进行充实、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