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艾滋病中国能够做好----访中国医学科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副主任曹韵贞教授

  防治艾滋病 中国能够做好----访中国医学科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副主任曹韵贞教授2004年06月02日

  美籍华人曹韵贞教授是国际著名的艾滋病专家,现任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研究员。她长期开展艾滋病发病机理等研究,并参加了由何大一教授创导的“鸡尾酒疗法”的病毒学研究工作,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1995年艾滋病研究领域前20位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近日,《中国医学论坛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艾滋病临床医疗杂志》在西安共同举办了“中国艾滋病教育项目”首期培训。其间,记者就我国艾滋病的有关情况,对曹韵贞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见到刚从机场抵达宾馆的曹韵贞教授时她已在伏案工作。衣着素雅的她精神矍铄,在向记者介绍我国艾滋病有关情况时更是言必有中,谈锋甚健。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曹韵贞教授首先就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趋势向记者作了介绍与分析。她说,中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是在1985年,此后数年为国外病例输入期。1989年~1993年,云南吸毒人群中出现的大量经静脉注毒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者,显示我国已进入艾滋病的播散期。至1994年,我国31个省市报告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而且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上已涉及吸毒、性传播、母婴传播等。特别是这一时期在我国中原7个省市出现了因非法采血(浆)而导致的大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使我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和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和非法娱乐场所的增加以及性观念的开放,再加上高危人群的家属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艾滋病病毒,我国的艾滋病传播已从高危人群转向普通人群。同时,早期感染艾滋病病毒者从2002年开始出现症状,使得我国的艾滋病发病率从2002年下半年至今达到高峰,并有许多病人死亡。

  我国艾滋病防治面临的困难

  曹韵贞教授接着指出,相对于国外十多年的艾滋病防治经验,我国民众及临床医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是比较晚的,对艾滋病的大规模规范化治疗也是从2003年才开始,再加上我国治疗艾滋病药物的品种有限,专业医务人员缺乏,使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许多困难。如因国内仿制的艾滋病治疗药物种类较少,当一些患者因药物副作用等原因需要换用其它药物时就比较困难;艾滋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要了解其治疗效果,就需要对其免疫细胞及其病毒载量进行检测,但由于检测设备和经费的缺乏,使我国对这些患者的治疗疗效及耐药情况的了解缺乏科学依据;鉴于药物种类及检测设备的缺乏,尽管目前尚未有耐药株在国内出现的确切证据,但其出现的基础存在,因此作为专家和各相关机构必须重视这个问题。针对这些困难,目前我国政府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一方面积极争取国际相关组织的支持与帮助,一方面加大自身科研的力量,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曹韵贞教授强调,在艾滋病的防治上,社会力量应配合国家项目一起做,并在技术和研究方面给予国家项目更多的支持。

  艾滋病防治的前景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是切断艾滋病传染源、阻断其再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手段”。曹韵贞教授指出,“鸡尾酒疗法”是目前治疗艾滋病惟一有效的方法,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极大程度上改善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大大降低了艾滋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目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可分为三类,即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蛋白酶抑制剂。然而,有60%的艾滋病患者会因药物毒性等原因,导致其抗病毒治疗失败。因此,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就成为全球研究的重点,而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已发现许多在无治疗情况下免疫系统控制艾滋病病毒的证据。尤其是新的疫苗发展策略和艾滋病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更加速了艾滋病疫苗研究的发展。有的艾滋病疫苗在局部人群中的试验被证明是安全的,并具有激发免疫力的能力。我国科学家也已投身于艾滋病疫苗的广泛性国际合作研究之中。此外,国内一些单位还开展了中药抗艾滋病的研究。虽然目前还没有一种中药被证实具有明显的抑制艾滋病病毒的作用,但有些研究已显示出可喜的迹象,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政府重视是防治艾滋病的根本保证

  谈到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支持,曹韵贞教授表示出由衷的高兴。她介绍说,她是于1998年7月17日从美国回到中国参加国内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并将“鸡尾酒疗法”应用于国内的艾滋病患者。通过两年的治疗,她在国内带出了一支艾滋病防治队伍。这些防治人员现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新疆、河南、云南等地,成为国内防治艾滋病的骨干。但由于药费昂贵以及观念上的问题,当时治疗的病人以及培训的专业人员数量比较少。从2001年开始,国家加大了相关资金的投入,并采取了加大培训力度、与国外药厂进行药物降价的谈判、资助国内仿制药的研制等措施。2002年,我国开始建立艾滋病防治综合示范区,其工作包括艾滋病的预防、宣传、关怀、治疗及防止母婴传播,并在51个综合示范区发放免费药物。2003年,我国政府又制定了“四免一关怀”的政策,即国家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曹韵贞教授说,她直接的感受是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其对云南艾滋病患者的正规化、带有研究性质的治疗从80例可以扩大到300例,也使得培训艾滋病防治人员的规模得以扩大。同时,这些措施的实施使艾滋病自愿检测的比率增加,保证了患者的后续治疗,并可以提高群众对艾滋病的认识,这对艾滋病的防治均大有好处。另一个值得高兴的变化是,国家从1993年开始严厉打击卖血行为,并加大了血站建设的投入,使得因非法采血(浆)而感染艾滋病的现象被基本消除。

  “中国的艾滋病防治曾经比较迟滞,因此出现上述困难和问题是必然的,但随着国家和民众对艾滋病认识的提高和重视,随着新的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实施以及中国艾滋病临床治疗中的检测、耐药、药物副作用、药物搭配等问题得到进一步梳理,我觉得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是能够做好的!”采访结束时,曹韵贞教授的话让人们对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