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含药缓释血管支架诞生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空白的第一代含药缓释血管支架,新近由浦东留学生企业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获准上市,从而打破了进口同类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其售价只有进口产品的一半左右。
据微创公司常务副总裁张捷介绍,含药缓释支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各大医疗器械制造商竞相开发的新一代冠状动脉支架产品。它涉及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科学,工艺技术极其复杂,此前只有美国Cordis公司和波士顿科技公司掌握该项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全球每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该病。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冠脉搭桥和冠脉介入治疗。而术后血管再度变窄,是影响冠脉介入治疗远期效果的主因。
含药缓释支架,在支架上涂覆了一层能缓慢释放出抑制血管新内膜过度增厚药物的涂层,在支架支撑血管的同时,涂层中的药物选择性地抑制内膜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和迁移,从而有效避免血管再度变窄。临床统计显示,使用普通金属冠脉支架的血管再狭窄发生率约为20%~35%,而使用含药缓释支架的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不到10%。
由于疗效更佳,含药缓释支架正逐步取代普通金属冠脉支架。统计显示,2000年全球共实施心血管介入手术155万例,其中75%的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支架。据估计,到2005年,全球每年心血管介入手术将达240万例,使用支架的比例将达86%,其中大部分是含药缓释支架。目前,美国的血管支架市场约占全球的1/2,其中含药缓释支架的市场份额达75%。权威预测表明,到2007年,含药缓释支架的全球销售额将达80亿美元,而普通金属支架将只剩2亿美元的销售额。
调查显示,中国冠心病发病率虽低于发达国家,但近年来患者呈现增加趋势和低龄化态势。在40岁以上的人口中,患病率达4%~ 7%。此外,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逾7%,预计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13.5%。另据卫生部统计,我国需要接受心血管手术的病人已达400万人,但全国每年的手术量尚不足4万例。因此,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支架产品潜在市场。
业内专家指出,上海微创含药缓释支架的问世,在医药经济学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垄断,进口支架在中国的售价要比欧美市场高出一倍。2000年,一枚普通金属支架在欧美的售价仅为800~900美元,而在中国售价竟高达2,000美元。上海微创进入中国市场后,国外品牌纷纷降价,普通进口金属支架的售价已降到1,000美元左右。目前,进口含药缓释血管支架每个售价达4万元人民币,而上海微创的产品不到2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