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治疗应讲究“用药艺术”

  特应性皮炎(湿疹)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步上升态势;治疗时应讲究用药的艺术,随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式和剂量。日前在京的一场皮肤病医生参加的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和美国皮肤病学研究会主席Amy Paller教授都强调了上述观点。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的炎症性皮炎。张建中教授介绍说,该病常于出生2~4月时初发,部分病人经过正规治疗(半岁时可外用低剂量的激素)后可痊愈(这一部分又称为婴儿湿疹)。没有治愈的那部分病人,病症在2~3岁时缓解,但到上小学时可出现发作加剧,在青春期再次缓解,“但其确切的发作过程无法预料”。

  在谈起该病的病因时,两位专家均强调说,特应性皮炎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如个人或家族中有遗传过敏史(哮喘、过敏性鼻炎)的是高危人群;也和环境因素有关,如气候、食物、空气中的花粉,还有频繁洗澡、经常清洗皮肤等生活方式。目前医学界倾向于认为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很多,最明显的是四个方面的特征:间断或者持续一年以上的皮肤瘙痒,皮肤干燥,出现在肘弯和腘窝处的“四弯风”以及家人或自己有哮喘病史。

  张建中教授指出,流行病学证据显示,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富贵病”,随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发病增加。它不是一种单纯的皮肤病,而是“免疫调节出问题了,治疗的主要过程是纠正免疫紊乱”。临床上有一种“特应性皮炎的马拉松”说法,童期出现特应性皮炎,后伴随食物过敏,5岁以后可发生哮喘,发展到青年或成年期还会出现过敏性皮炎等,“这是病情的一种演变过程。当然也不是病人都有哮喘和过敏性皮炎。”

  张建中教授认为,对于特应性皮炎来说,实施病人教育是最基本的治疗,如衣着是纯棉、宽松的,“洗澡两天一次就可以,不要太勤”。其次是简单的润肤,可在没发病时防病。在用药方面,主要是局部外用:一是用激素(约占60%~70%),但部分病人对激素有畏惧心理,认为能不用就不用。所以,用激素时儿童一般选用柔和的、弱效的,成人要选用中长效的,且使用时间均不能太长。二是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以他克莫司为代表),也叫外用免疫调节剂,可替代激素,却没有激素的副作用,极少数病人会出现一到两周的皮肤灼热、瘙痒、刺激。用两种方法治疗的疗程和方式均不固定,即使用一年也不是每天都在用:如用两个星期就控制病情了,可逐步停药避免反跳,还有隔日用、隔两日用、周末疗法(星期六、星期天使用)等,还有激素与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交叉用药,或加扑尔敏口服药等。他强调,国际上有临床治疗特应性皮炎非常多的用药方式研究和探讨,也有一些临床治疗指南,但指南主要讲的是原则,具体用药“是很有讲究的。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调整用药,用药是要有点艺术的。”

  Amy Paller教授介绍说,外用激素有40年的应用历史,治疗特应性皮炎时依据症状的不同来选用不同强度的激素,其疗效是肯定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但外用激素有皮肤萎缩、皮肤变薄、色素沉着、感染等副反应,所以,在很多西方医院里,医生会采用他克莫司软膏用于病人敏感部位(脸部、颈部、手臂等容易裸露部位),非敏感部位则可用激素。她解释说,“他克莫司没有激素的那些副作用,敏感部位有问题的病人就容易接受,不会影响他们的外部形象。”她还指出,最近的研究重点显示特应性皮炎可能是皮肤屏障出了问题,如发现一些过敏源、细菌或其他环境因素刺激会使皮肤屏障变薄弱,容易诱发特应性皮炎。但“谈到确切的机制,目前还不容易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