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诊疗实践。

  故张介宾《景岳全书》说:“医学之要,阴阳而已。”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机构

  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都可以依据阴阳属性的规定,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因此《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由于结构层次的不同,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所指也有所不同。就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就腹背而言,背部为阳,胸腹面为阴;就肢体的内外侧而言,四肢的外侧面为阳,内侧面为阴;就筋骨与皮肤而言,筋骨在深层为阴,皮肤居表为阳;就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精气,故为阳,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位于身体的上部胸腔之中为阳,而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肝、脾、肾位于身体的膈下腹腔为阴,而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具体到每一脏腑,又有心阴、心阳,肝阴、肝阳,胃阴、胃阳,肾阴、肾阳等。就经络而言,十二经脉中有三阳经和三阴经的区别,奇经八脉中有阴跷与阳跷、阴维与阳维的不同,络脉中有阴络与阳络。就气血而言,气为阳,血为阴;而在气之中,营气循行脉内为阴,卫气循行脉外为阳。可见,人体结构中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体内的脏腑、营养物质之间,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分析和认识。

  (二)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中医学也是用阴阳学说加以说明的,认为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阴阳协调平衡的结果,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素问 ·生气通天论》)。如以物质与功能而言,物质属阴,功能属阳。人体的生理功能是以体内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无以产生功能活动,而功能活动一方面消耗着能量与物质,另一方面其结果促进着物质的新陈代谢,有助于物质的摄入和能量的贮存。物质与功能的关系,也就是阴阳相互制约、资生、不断消长转化的过程。

  再如人体的睡眠活动,是属阳的兴奋与属阴的抑制两种功能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人在白昼,体内属阳的兴奋制约了属阴的抑制而占主导地位,所以处于醒寤的兴奋状态;进入黑夜,体内属阴的抑制制约了属阳的兴奋而占主导地位,所以人就进入睡眠状态。显然人的睡眠活动就是机体内部阴阳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就人体物质之间的关系而言,气和血分阴阳,属阳的气具有生血、行血和摄血的功能,而属阴的血具有载气、寓(藏)气、养气的作用。可见,气血之间又体现着阴阳关系的多个层面。此外,如营卫关系、气与精或津液关系、脏腑关系、经络关系,也是如此。因此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 ·生气通天论》)。

  (三)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双方保持协调、和谐,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因此,阴阳失调就是中医学对疾病发生及其病理变化的高度概括。阴阳学说用来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疾病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邪正斗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及机能障碍的过程。就病邪而言,可以分为阴邪和阳邪两大类。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一般而言,六淫外感邪气为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内伤邪气为阴邪。阴阳之中又可再分阴阳,就六淫邪气而言,则风、暑、火(热)邪为阳,寒邪、湿邪为阴。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导致阴阳失调,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而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阴阳的偏盛偏衰。

  (1)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过于亢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病理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概括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一般而言,阴阳偏盛中盛的一方大多为致病邪气,或者是功能活动亢奋形成的内生之邪,而偏衰的一方,往往是人体的阴液或阳气等,属于正气的范畴。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胜是指阳邪致病,使机体机能亢奋,阳热亢盛,临床表现为一系列实热征象的病证。由于邪正之间有着对立制约的关系,阳邪亢盛必然要耗伤人体的阴液,引起人体阴液不足为病,故曰“阳胜则阴病 ”。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阴胜是指阴邪致病,使机体机能阻滞而障碍,阴寒偏盛,临床表现为一系列实寒征象的病证。由于阴邪与阳气之间有着对立制约的关系,阴寒亢盛必然要损耗人体的阳气,导致人体阳气不足为病,故曰“阴胜则阳病 ”。

  (2)阴阳偏衰:是阴和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衰中衰的一方总是指阴液或阳气等,属于正气的范畴。由于阴阳之间对立制约的关系,无论是阴或阳不足,无力制约对立的一方,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的、虚性的亢奋。

  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体内的阳气虚损,推动和温煦等功能明显下降,同时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气相对偏盛,临床表现为一系列虚寒征象的病证。

  阴虚则热:阴虚是指体内的阴液亏少,滋润和涵养作用明显不足,同时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气相对偏亢,临床表现为一系列虚热征象的病证。

  阴阳互损: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所以当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情况。所谓阴损及阳,是指阴虚到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滋养阳气,继而出现阳虚的现象;所谓阳损及阴,是指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化生阴,继而出现阴虚的现象。无论是阴损及阳还是阳损及阴,最终都导致阴阳两虚。阴阳互损不同于阴阳偏衰,后者是阴阳互损病理过程产生的前因,属于病理状态;而阴阳互损则是在阴阳偏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病理过程,这个病理过程所产生的结局则是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总之,阴阳偏盛偏衰乃由于阴阳的对立制约及消长平衡关系失调所致,是临床上寒热病证的基本病机,也是阴阳失调病机的最根本的病理状态。其中,阴阳偏盛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阴或阳量的绝对增加,因而制约对方的力量太过,所产生的寒证或热证均属于实性证候。阴阳偏衰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阴或阳量的绝对减少,因而制约对方的力量减弱,使对方相对偏盛,所产生的寒证或热证均属于虚性证候。此外,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尚有阴阳的转化、格拒、脱失等,具体内容参见“病机”一章。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中医学认为,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由此所产生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疾病临床表现都可以用阴阳加以说明。所以在诊察疾病时,用阴阳两分法归纳种种临床表现,有助于对病变的总体属性作出判断,从而把握疾病的关键。因此《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由于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包括诊察疾病和辨识证候两个方面,因此,阴阳学说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就主要反映在分析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和概括各种证候的阴阳属性两个方面。

  1.分析四诊资料

  对疾病的诊断,首先要用四诊的方法收集病史资料,然后用阴阳属性归类的方法,概括诸如色泽、声息、动静状态及脉象等。色泽分阴阳,则色泽鲜明者属阳,色泽晦暗者属阴。声息分阴阳,则声音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大多属实、属热,为阳;声音低弱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大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辨阴阳,则呼吸微弱,动则气喘者属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者属阳。脉象辨阴阳,以脉位而言,寸脉为阳,尺脉为阴;据脉率辨阴阳,则数者为阳,迟者属阴;据脉力辨阴阳,则实脉为阳,虚脉属阴;以脉形辨阴阳,则浮、大、洪、滑属阳,沉、小、细、涩为阴。所以,《素问 ·脉要精微论》说:“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

  2.概括疾病证候

  在疾病的诊察过程中,对症状和体征的阴阳属性划分,大体可以概括其疾病的基本属性。如果从疾病的部位、性质等辨其阴阳属性,大凡表证、热证、实证者属于阳证;而里证、寒证、虚证者即属阴证。只有在总体上把握了疾病的阴阳属性,才能把握认识疾病的关键,才能沿着正确的思路对疾病进行更深层次的精细分析,抓住疾病的本质。故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指出:“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 ”状态,是防病治病的基本原则,也是阴阳学说用于疾病防治的主要内容。

  1.指导养生防病

  养生,古称“道生”、“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