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悄然变药城

  白花花的白芨片晾晒路旁,黄灿灿的稻谷正待收割,家家户户敲核桃、烤乌梅、切白芨。走进巍山县永建镇永和村委会下西莲花村,嗅得到清新的空气里透出一股中药香。近年来,这个村发展以中药材、核桃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走上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回族村下西莲花共有67户270人,是全州民族团结示范村。我们随村长马杰走进独家经营半夏的药材加工大户马亚军家里。只见院里堆满了一袋袋加工好的药材半夏。今年他家加工半夏4吨至5吨,他以每公斤2元的收购价在本地收购半夏原药,经过洗、切、晾晒等加工工序,每公斤可卖到12元。每加工1公斤支付3角加工费,他今年支付加工费6000元。

  “我们除了做好药材生意,还收购野生核桃。野生核桃用来加工果仁,销路还不错。”药材经营大户马赛凡告诉我们。他全家投入药材加工已经有四五年时间了,每年从丽江、中甸收购当地特产的20多种野生中药材,一年可收购40吨至50吨。在收购野生药材的同时,他还从金沙江沿岸群众手中收购生长在山间坡角的野生核桃,一年可收购30吨到50吨。每公斤野生核桃经过加工可以得到二三两左右的果仁。像马赛凡一样,村里涌现出5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流通户。村里80%以上的青壮年男子常年在丽江等金沙江沿岸从事野生核桃、中草药收购,他们坐镇当地占据了农副产品和药材加工流通的半壁江山。

  “春夏之际我们做药材 ,过了中秋就是收核桃的大忙时节,村里看不到一个闲人。”村民六一说。每年中秋过后,下西莲花村就迎来了一年当中核桃加工的繁忙季节。请外村的村民来帮忙,每天每个村民可收入20多元,像六一这样的熟手一天可以拿到40元左右的工钱,一年下来仅仅农闲敲核桃一项的收入就可达到万元。2007年,全村核桃加工近1000吨,实际支付加工费140多万元,加工遍及巍山坝子各地,逐步辐射山区。每年加工白芨、烘烤乌梅几百吨,每年支付的中药材加工费就有10多万元。

  “我们村过去在永建镇坝子算是贫困的了,村里几年前80%以上的房子都还是茅草房,村里的路连人都走不通,更不要说通车了。”说起村里发生的新变化,村民马文达老人用了“翻天覆地”这个词。“现在村里的大路四通八达,车子进进出出。40%的人家买了车,有30多辆。家家有沼气池,户户有卫生厕。日子越来越好了,连外村的乡亲也为我们高兴!”2007年1月至4月,下西莲花实施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新修建了一条长1200米,宽5米的水泥路,在道路两旁栽种小叶榕绿化树112株,25盏路灯照亮了每户人家的大门口,建设完善了村图书阅览室,修建了一块篮球场,还修缮了学校危房,2万多群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