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产业问题诸多 国外产品加大竞争

  近期,韩国取消了人参专卖管理。这种产业政策的变化,将打破旧的国际市场竞争格局,再次为我国人参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一直以来,我国是一个人参大国,但却不是人参的销售、利润强国。为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体制,提高人参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人参是我国珍贵的传统中药材中使用最广泛的品种之一,素有“国之瑰宝”、“百草之王”之美誉,居“东北三宝”之首。我国人参种质资源丰富,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分布着各种野生型和栽培型的人参。栽培人参依据其生态条件、植株形态、栽培方式、商品价值等可分为普通参、边条参、石柱参3个商品类型。而从产业看,我国人参生产基本形成了园参、林下参和农田栽参“三足鼎立”的局面。

  人参是最能代表我国生药的品种之一,但由于国与国之间人参产品科技含量的差异,使我国的人参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国际市场,韩国以高丽参的品牌与我国人参相抗衡,致使我国人参的价格与高丽人参相差甚远。

  我国既是人参生产、消费大国,又是人参出口大国,多年来,人参及人参制品已从名贵、珍稀的中药材发展成为我国中药行业有影响力的一个子产业,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因此,对我国人参的质量、规格、品牌、产地以及产业链的组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与分析,尤其是挖掘人参的加工技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十分必要。

  产业现状

  吉林是我国栽培人参的主产区,年产成品人参4000吨左右,人参产量已占全国的80%,占全球人参产量的70%,辽宁、黑龙江也有相当的产量。

  我国人工栽培人参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40%左右,占全国产量70%以上的人参大省——吉林省政府也把人参作为优势支柱产业,吉林、辽宁、黑龙江均已开展人参和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了一批以人参为主要原料的新药。同时,向食品、礼品、美容等其他领域延伸,除红参、生晒参、大力参、精制参、保鲜参外,还有人参精、人参茶、人参蜜片、人参口服液、参一胶囊(一类新药)等300多种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

  我国人参产业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分散种植后,开始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中成药的质量,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4月发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从种子来源、种植环境、栽培技术、农药使用等方面对中药材的生产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中药材生产企业本着自愿的原则,选择一定的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农户”等形式开展中药材生产,并向国家申请通过GAP认证。2006年,吉林省西洋参集团在吉林省靖宇县种植的西洋参;北京同仁堂吉林人参公司在吉林省靖宇县、临江县种植的人参基地均已率先通过GAP认证。

  面临困境

  在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初期,吉林人参曾经有过“皇帝女儿”般的辉煌。但从1989年起,由于宏观调控失误,对人参种植不适当地放开经营,导致人参产量巨增、价格大跌,参业效益迅速下滑,人参业发展跌入低谷,参农损失惨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方式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人参产业主要是沿袭传统的参农散户的生产组织方式,没有形成集约化的生产和经营规模。人参种植一般6年才能采挖(石柱山参要15年)。采收后的老参地15年内不能重茬栽参,被称之为“忌地连作”,因而,造成可栽参土地资源的锐减。另外,从作业模式上看,参农大多采取“伐林栽参”,每年因栽参要毁林2300hm2,这对森林资源的永续发展已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传统伐林栽参生产模式受到严格限制。参业用地的供应面积呈逐年减少趋势。

  二是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乏力。我国人参生产的70%为参农散户种植,由于缺少强制性的管理手段,生产者与经营者又缺乏无公害意识,在人参生产栽培中有毒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另外,现行有关标准中对农药的规定过于宽泛,致使人参产品的农药和重金属残留量超标。农残问题成为制约人参走出国门的最大障碍,对于药品与食品法规比较健全的欧美市场更是难以逾越。

  另外,与韩国相比,我国人参种植技术的基础研究也不到位,研发水平也比发达国家落后。

  三是品种结构单一,品牌过多过乱,产品附加值低。我国人参出口基本以生药原料为主,整体上仍处于卖原料参的低级阶段,急需产业优化升级。相关专家研究表明,人参的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多糖、挥发油和微量元素,东北人参和高丽参其化学成分与含量基本相同,质量和疗效也基本一致。但是,在国际市场上这两者的价格往往相差甚远,我国的人参产品包括成品参和人参的加工制品,尚缺少围绕加工技术和品牌的深入开发,产品附加值较低是产生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市场上人参品牌有几百种,仅抚松县就达54个品牌。但由于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往往没有能力进行品牌塑造,基本没有形成让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大品牌,因此,也极大地限制了这些品牌参在人参消费市场的竞争。

  四是人参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分割脱节。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与生产联系脱节,行政和行业管理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与韩国相比,我国并没有将人参作为一项产业进行管理和开发,而仅仅当作一种中药材进行管理,使得人参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

  综上所述,人参产业已形成庞大的产业体系,但“散、乱、差”的问题突出,市场运作不规范,集约化程度低。产业体系内从种植、加工到科研的产业链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较低,是一种介于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中间形态,经营混乱,市场无序竞争,参价低而不稳,资源严重流失。

  全球人参产经情况

  我国是人参生产大国,人参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5%左右,是我国出口量较大的中药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