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兴未艾

  血清药物化学是上世纪80年代由日本学者提出的新概念,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王喜军等人在中药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创立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10年来,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兴未艾。

  ■兴起:开创中药研究的新天地

  中药及中药复方研究的基本困难在于药效物质基础不明。以往人们利用色谱、光谱等技术,寻找中药中的化学成分,研究其结构、性质、组成,从而揭示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在中药的现代研究中取得了很多卓越的成就。但所谓的“活性成分研究”,只是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在测定结构之后,再进行活性筛选,收效甚微,很少有人采用活性指导下的导向分离方法。因此,那些含量甚微且又难于分离的活性成分很可能于分离途中丢失,且丢失了也难于察觉。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其所含成分极为复杂,要想将其逐一弄清楚,再进行药效、药理学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中药复方活性成分的研究很少有人涉足。即便涉足,生物体内环境,如pH值、肠内菌丛、酶等,对中药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也常被忽视,故采用传统方法得到的成分很可能只是一般化学成分,或可能只是活性成分的前体药物。例如,生姜所含的6-姜辣醇(6-G)被认为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亦能被吸收入血。然而当血液中6-G已被完全清时,生姜的药效尤在,说明生姜在体内有除6-G以外的物质存在。

  可见,不论中药含有多少成分,只有进入血液的才有可能成为有效成分(外用药及直接刺激胃肠道药物除外)。因此,注重中药口服后的体内过程,从体内成分的角度去研究中药为合理。

  1989年,日本学者田代真一提出了“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1994年日本学者鹿野美弘和我国学者王喜军、王莎莎等人发表了有关茵陈蒿的血中移行成分及药代动力学、口服远志提取物后血清及胆汁中活性成分分析的研究论文,使血清药物化学的工作被真正付诸实践。此后王喜军等进行了大量的血清药物化学的实践研究工作,于1997年发表“中药及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一文,正式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概念及理论。随后,他们在获得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研究中,完成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的建立与实施”的系统研究工作,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定义为“以药物化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为基础,多种现代技术综合运用,分析鉴定中药口服后血清中移行成分,研究其药效相关性,确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并研究其体内过程的应用学科”。

  ,绝大多数中药及复方仍然只能采用传统的口服给药的方式,口服中药后的血清中含有真正的有效成分,即原形成分、代谢产物及机体产生的应激性成分。因此,通过分析口服给药后血清中成分,确定中药及复方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将成为快速、准确的研究确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有效途径。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正是基于以上论述而建立并发展的。

  ■实践:对现代中药研究影响深远

  近年来,中药血清药物化学被应用于研究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有利于一些阻碍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瓶颈问题的解决。

  ●推动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完善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将中药或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含药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方法。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中药血清药理学有效地带动了中药及复方体外药效学及药理学评价研究的发展,但也逐渐暴露出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无法确定最佳给药方案;无法做到体外培养体系内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等又不影响组织、细胞生长;药效最佳的采血时间难以确定;血清成分复杂,不可控的影响因素太多,实验结果重复性差;血清本身固有的活性成分常影响试验结果,缺乏去除血清影响的理想措施。

  以上缺点的核心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仍然属于一种模糊的黑箱式操作,不能明确中药的入血成分,无法确定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因此,血清药理学实验必须结合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结果,依据给药后入血成分数和量的变化规律,制订合理的给药及采血方案;依据血清色谱指纹图为指导,选择适当的方法去除血清中固有成分及内源性杂质,高度富集入血成分。

  我国学者在进行中药复方安替威胶囊体外抗SARS病毒的实验中,首先建立复方安替威胶囊的血清色谱指纹图,明确了给药后120分钟时血中移行成分最多且浓度最高,然后利用固相萃取和冷冻干燥技术大量制备了人血成分被高度富集的血清样品之后,用此样品成功地证明了复方安替威胶囊体外抗SARS病毒的作用。一实践为中药复方的血清药理学实验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推动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发展

  中药药代动力学是借助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药及复方的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的学科。但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其药效物质基础尚有待进一步阐明,所以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对象也并不明确。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在未确定有效成分的前提下,仅以个别成分的药动学特征代表复方的药动学规律,无法反映复方整体的药动学特征。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在全面分析中药入血成分的基础上,通过药效相关性实验确定真正的有效成分,并对有效成分的体内动态、代谢及消长规律进行研究,从而阐明整个复方的药动学特征。

  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3味中药组成。王喜军等研究表明,来源于茵陈的6,7-DME为茵陈蒿汤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而分别研究了全方以及去除大黄栀子后6,7-DME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复方中某些成分虽未被吸收,但能通过影响主要药效成分的药动学参数来参与整个复方效应过程。此外,即使在血中移行成分结构不清楚的情况下,亦可对体内多种成分进行血中浓度经时变化规律研究,充分反映复方的整体体内过程的本质。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药及复方质量标准

  实践证明,通过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确定中药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以此为指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等手段,建立国际标准化的定性、从而达到中药及复方质量的标准化是可行的。例如,对甘草附子汤的中药药物化学研究,除监测甘草附子的主要成分外,更重要的是以肉桂肉桂酸及白术中的TEDYA为指标进行的监测,因为后者为口服后血中移行成分。由此而建立的质量监控体系是经得起国际化考验的。

  ●有助于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机制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其配伍的科学性和临床的有效性已被世人所公认。但由于组成复杂,造成对其配伍规律的现代研究滞后,且说法不一。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在全面分析复方入血成分、确定复方药效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主要药效成分的体内动态、成分间相互作用及消长规律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地诠释复方的配伍规律。

  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表明,茵陈蒿汤主要药效成分6,7-DME,配伍大黄后吸收速度加快(提前10分钟),而消除速度减慢,配伍栀子后血中浓度出现两次峰值,进一步研究表明栀子中的成分栀子苷促使6,7-DME产生了肠肝循环,从而使其曲线下面积(AUC)加大,药效增强。

  ●促进新药的开发

  以中药及其复方为基础,优化原处方、改善剂型,或是提取、富集其中有效成分开发新药,一直是新药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越橘为民间常用中药,用于急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王喜军等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从越橘药材中定向制备越橘血中移行成分,获得了已知可测成分达70%以上的有效部位群。目前,以此有效部位群为原料的五类新药正在申报中。以再生东北红豆杉茎枝为原料,在其口服后血清色谱指纹图的指导下,定向富集抗肿瘤有效部位群,其中总黄酮、紫杉醇等可测有效成分的含量大于70%,打破了红豆杉药材仅以紫杉醇及紫杉烷类衍生物等微量成有效成分的局面。可见,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为新药开发提供一条快速、准确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