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药之吴茱萸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属温热药。有温胃散寒、疏旰燥脾,暖肾治疝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胃痛吐酸、脾肾虚泻、疝痛、痛经等。下面就吴茱萸作为温热药的具体功效做详细介绍。

  1、胃痛吐酸:胃寒疼痛吞酸呕吐,胸满等症,可甩吴茱萸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常配合生姜半夏高良姜藿香砂仁等同用。如肝气郁而化热,肝热犯胃而吐酸、胃痛者,因本品有疏肝作用,可配黄连(黄连用量要大于吴萸五倍)同用(名左金丸)

  2、脾肾虚泄:牌肾虚寒引起的泄泻,主要表现为天将黎明时,腹中响鸣、疼痛,立即上厕泻肚,或伴有腰酸腿冷,腹部喜暖等。吴茱萸辛温入肾,能散下腹部寒气,常配合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四神丸方)等同用。以这四味药为主,再适当配合一些应证药物即可,确有效果。

  3、疝痛:因肝肾寒气而致的疝气疼痛、睾丸坠痛等,可以吴茱萸配乌药青皮川楝子,桔核,小茴香肉桂荔枝核等同用。

  4、痛经:子宫寒冷而致月经衍期,血少而黑,经行腹痛,可以吴茱萸配川芎当归红花桃仁香附小茴香,牛膝熟地肉桂等同用。据近代研究,本品有收缩子宫的作用。

  半夏止胃气不和,中焦有湿的呕吐。吴茱萸止脾胃虚寒、厥气上逆的呕吐。

  川椒偏治肾火衰微、肾经冷气上逆。吴茱萸偏治浊阴不降,肝经厥气上逆,并能引热下行(可用于虚火上炎的口舌生疮)。

  山茱萸滋厥阴(肝经)的阴液,温肝补肾而收虚汗,止遗精。吴茱萸开厥阴的气郁,温肝暖脾而下逆气,止寒呕。用量一般三分至二钱,特殊重症可用三钱。凡燥热之证皆忌用。

中医大全

中医名词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