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慢性咽炎的体会

  苗凌娜 2005-12-13 13:24:57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10月第1卷第8期

  慢性咽炎系咽粘膜、粘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自觉症状明显,病情时轻时重,单纯西医或中医治疗疗效往往不够理想,笔者采用中医辨证和西药超声雾化喷喉,疗效满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1 中医辨证

  咽喉为肺胃的门户,如肺胃有蕴热,火热上炎,气血结于咽喉,可见局部慢性充血,粘膜干燥而发病。另外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咽喉干燥,久而也可发为本病。本病的病变在于咽喉,但其病理形成与肺、肝、胃、肾有密切关系。

  1.1 肝胃气逆,痰凝气滞 主证:咽喉有异物感,轻则如有痰团或有小树叶,重则如有梅核阻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咽喉不痛但觉发紧,饮食吞咽顺利,胸闷气短,甚至胃脘痞闷,夜间咽喉干燥。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和胃,清利咽喉;方药:理气消梅汤。白术12g,茯苓20g,陈皮12g,半夏12g,香附15g,川朴12g,紫苏12g,牛蒡子15g,桔梗12g,豆根12g,射干12g,广木香12g,麦冬20g,甘草12g。方中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祛湿燥痰,和胃降逆;香附、川朴、紫苏、广木香疏肝理气宽中;牛蒡子、桔梗甘草射干、豆根清利咽喉,养阴生津。

  1.2 肺胃有热,气血壅结 主证:咽喉干燥疼痛,每因语言多或食刺激食物而加剧。风热外感,亦可使症状加重。咽喉有发哽的感觉。咽喉检查呈慢性充血,粘膜干燥。舌苔薄微黄,舌质红,脉象大或数。治法:凉血活血,清利咽喉。方药:清热消梅汤。元参12g,生地25g,丹皮15g,赤芍15g,知母15g,黄芩15g,麦冬15g,桔梗12g,牛蒡子15g,豆根12g,青果15g,方中元参、生地、丹皮凉血活血;知母黄芩清肺胃之热;麦冬配牛蒡子、豆根、青果、桔梗、甘草清利咽喉;有痰可加贝母12g。

  1.3 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主证:咽干口干,夜晚较甚,咽喉有发哽感,常伴有头晕头痛失眠。舌苔薄白,舌质红,脉沉细或细数。治法:滋阴降火,清利咽喉;方药:滋阴清梅汤。蒸首乌18g,川牛膝18g,丹皮15g,女贞子15g,乌梅12g,石斛15g,麦冬15g,青果12g,桔梗15g,牛蒡子12g,豆根12g,甘草12g;方中蒸首乌、川牛膝、丹皮、女贞子、乌梅滋阴降火;石斛、麦冬清热生津;青果、牛蒡子、豆根、桔梗、甘草清利咽喉。

  2 西药治疗

  用0.2%氧氟沙星2.0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等混合液进行超声雾化喷喉,每日1次,每次30min。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6岁,教师。患慢性咽炎3年多。平时常感 咽中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近日来因工作不顺利,心情不好,加之讲课较多,咽喉疼痛,有异物感,伴有咽干、咳嗽、咯白粘痰。查咽反射敏感,咽粘膜暗红充血,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诊为慢性咽炎,治宜解郁理气,清热养阴利咽。方用半夏厚朴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味:丹皮15g,柴胡12g,生白芍20g,清半夏6g,厚朴6g,茯苓25g,生地25g,郁金12g,桔梗12g,射干12g,麦冬15g,薄荷12g,甘草12g,三剂,水煎服。同时用西药超声雾化喷喉,嘱其忌食辛辣,尽量少讲话,调养情志。二诊,治疗效果较显著,继服中药6剂。喷喉3天,诸证消失,咽部正常,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4 体会

  慢性咽炎,中医称为“喉痹”,是喉科常见病之一,治则以找出刺激性病灶,并去除致病因素为关键。如有慢性扁桃体炎先行扁桃体摘除术,鼻炎、鼻窦炎应预先治疗,戒除烟酒,并注意避免辛辣饮食,部分患者予以心理治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慢性咽炎的致病菌主要有葡萄菌、链球菌、流感杆菌等,故超声雾化用药上选用氧氟沙星;α-糜蛋白酶是自牛胰腺分离而得出的蛋白水解酶,能消化纤维蛋白沉着物及坏死组织,故能够消除咽部固有层的炎症、水肿,同时能够稀释痰液。超声雾化用药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再根据患者的体质、证型,配合中药治疗,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同时,嘱患者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止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急性咽炎及口腔、鼻部和全身慢性疾病,忌食辛辣等刺激食物,戒烟酒,对在粉尘及有害气体环境下工作的人员要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作者单位:471001河南省洛阳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