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银针大梦想

  在名家辈出的上海中医界,刘慧荣算是个新人,但在同龄人里却是个佼佼者,作为目前上海市领军人才后备队中唯一的一名中医,这位70后的女博士,从小就立志悬壶济世,将祖国的中医针灸学发扬光大。

  11年如一日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研究所位于宛平南路的一条小巷子里,从1998年考取针灸推拿学研究生开始,刘慧荣在这里一待就是11年,从硕士、博士,做到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针研所的上级单位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她的导师是吴焕淦教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11年来,针研所已发展成国家顶级的中医针灸临床和科研基地,而导师眼中那个活泼开朗的北方女孩,也蜕变成了成熟优秀的青年医学工作者。在101人参加的“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中,仅有16人终期考核为“优中之优”,而刘慧荣就是其中之一,此后她又被列入上海市领军人才后备队。

  从小立志向

  刘慧荣从事的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并将特色疗法推广到了全国,她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为针灸学培养了一批更年轻的人才。

  初中那年,刘慧荣患上了头痛,一位从部队退伍的老中医帮她扎了几针,不吃药不打针就康复了,这让她体会到了“扎针”的厉害,高三的时候,她买了一本针灸书,“内容深奥就像天书”。到了填报高考志愿时,她靠前的几栏志愿几乎都填了各大中医学院的针灸学。而对理想的不懈坚持和努力,让她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使命和责任

  刘慧荣的病人们总在康复后说,他们根本不知道原来针灸还可以治病。“人们总以为腰腿疼痛、面瘫中风后遗症等才来针灸,或者久治不愈才会考虑针灸,然而针灸治疗物美价廉,涵盖了内外妇儿各类疾病。”她的导师吴焕淦是上海市政协委员,他曾在政协作过一次小范围调查,结果大多数委员都不知道拔火罐、刮痧都是针灸疗法一种。

  新医改方案出台后,给予了中医更大的发展空间,刘慧荣坚信,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药学,肯定会在中国13亿人的卫生保健和医疗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