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舌的临床意义

  望舌的临床意义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舌质与舌苔的变化是正邪斗争病邪进退的反应。一般情况下舌质与舌苔的变化和主病是一致的,如实热证多见舌红苔黄;虚寒证多见舌淡苔白;热邪内盛津液耗伤者,则舌红干苔燥;寒湿内停者,则舌淡润苔滑。若见舌质与舌苔变化不相一致时,应结合全身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判断。

  舌质与舌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观察依据之一,一般认为,舌质主要反应脏腑虚实,气血盛衰等的变化情况;舌苔主要反应病证寒热的深浅,邪正的消长变化。舌质与舌苔的变化能够客观反映正气的盛衰、病邪的深浅、邪气的性质、疾病的进退等,还可以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顶后。

  1.判断正气盛衰 舌质红润,气血旺盛;舌质淡白,气血亏虚。舌苔薄白而润,胃气旺盛;舌光无苔,胃之气阴衰败。

  2.辨病位深浅 舌苔薄白,疾病初起,病位在表;舌苔厚,病邪人里,病位较深;舌质绛,热人营血,病情危重。

  3.区别病邪性质 白苔多主寒证;黄苔常主热证;腐腻苔多主食积、痰浊。青紫舌或舌边的瘀点、瘀斑瘀血

  4.推断病势进退 舌苔自白转黄,变为灰黑色,表示病邪由表人里,由轻到重,病情发展;舌苔由润转燥,多是热邪渐盛而耗伤津液;舌苔由厚变薄、由燥转润,常常是病邪渐消,津液复生。

  5,估计病情预后 舌胖瘦适中,活动自如,淡红润泽,舌面有苔,是正气内存,胃气旺盛,预后多佳;若舌质枯晦,舌苔骤剥,舌强或偏歪等,多属正气亏损,胃气衰败,病情危重,预后多凶。

  应注意的是,舌的变化只是全身生理病理变化在局部的一个反应,临床应用时应结合其他诊法,进行综合分析,方符合四诊合参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