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谨防脚癣“节外生枝”

  夏日,又到脚癣容易发病的季节了。脚癣,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脚气”。它是由致病性皮肤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在我国人群中有很高的患病率。

  南方发病比北方多,夏季发病比冬季多。不少人认为脚癣是区区小病,往往不屑一顾,发痒时抓几下算了。殊不知脚癣除了能传染到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甲癣、体癣股癣等皮肤病外,还会引发以下急性炎症。

  急性淋巴管炎 浸渍糜烂型或水疱型脚癣在感染化脓时,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开始时,在脚癣病灶处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很快有一条红线自下而上,沿小腿向腘窝发展,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压痛,并伴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乏力等,如治疗不及时,“红线”可达腹股沟。

  丹毒 脚癣主要引起小腿丹毒,往往起病急骤,患者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关节疼痛,体温可升至39℃以上,同时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升高。较轻的患者仅在足踝部皮肤出现一过性红斑,继之脱屑,重者皮肤开始表现为红斑片伴有肿胀,发炎的部位因为水肿而略高于周围皮肤,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扩展迅速,触之有热感,压痛明显,有的患者红斑水肿显着,或有水疱形成。少数病人可出现局部组织坏死。年老体弱者,还可发生肾炎、皮下脓肿败血症等合并症。若丹毒反复发作,可导致淋巴管阻塞,发生慢性淋巴管水肿,久之,患处纤维组织增生,皮肤增厚、粗糙、变硬,就像大象的皮,俗称“大象腿”,医学上称之为“象皮肿”。

  急性蜂窝织炎 一般发生在脚癣的病灶处,因感染部位的软组织比较疏松,炎症易向四周扩散,有时可波及到深部组织,甚至达到肌腱和骨。病变处皮肤明显红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病变中央常发生坏死。较深的蜂窝组织炎部皮肤表面红肿可不大明显,但有局部水肿和深部压痛。同时,患者有高热、畏寒、乏力等症状。一般一周左右形成脓肿,也可引起急性淋巴管炎,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因此,患脚癣后要及时治疗,以防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