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适应证】

  黄斑疾病、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疾病,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如、及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等。

  【禁忌证】

  (一)心、肝、肾脏病患者慎用,严重者禁用。

  (二)体质者及禁用。

  【检查方法】

  (一)检查眼部,特别注意有无屈光间质浑浊,被检眼充分散瞳并复查眼底。

  (二)检查者将眼底照像机准备妥善,患者的下颏置于眼底照像机的托架上,颏部紧贴支架用固定带固定,臂部平放于检查台上。

  (三)先拍摄眼底普通像和加用激光滤光片和栅滤光片的对比像,以排除自身荧光和假荧光。

  (四)应用荧光素钠为造影剂,用量为10~15mg/kg体重,10%荧光素钠成人一般用量为5ml,静推;20%者为3ml,静推。

  (五)为注射方便,可采用三通双管注射器,2个注射器内分别装有0?.5%~1%荧光素钠稀释液和10%或20%荧光素钠溶液,先缓慢注射0.?5%~1%的稀释液3~5ml,如无反应,则再接通通向装有10%或20%荧光素钠溶液的注射器,4s内注射完毕。

  (六)在开始注射10%或20%荧光素钠溶液的同时即启动自动计时器,并严密观察眼底荧光出现后的一系列变化,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拍摄造影照片。一般在注射后7~12s开始拍照。

  (七)拍摄过程中如患者有严重不适等,则终止拍摄并给以及时处理。

  (八)冲冼胶片或再印放出照片,再结合临床诊断情况做出诊断。

  自注射荧光素钠开始至眼底显示荧光的时间称为臂-视网膜循环时间,正常者这10~15s,双眼差别不超过1s。颈内动脉闭塞、心排出量低时则此时间延长;、甲状腺功能亢进则缩短。其造影分期如下:

  1?动脉前期:视网膜中央动脉充盈之前的0?.5~1s,此时已出现脉络膜背景荧光,视神经乳头也稍出现了朦胧荧光。

  2?动脉期:从视网膜中央动脉开始充盈至静脉充盈之前。

  3?静脉期:从视网膜中央静脉任何一支出现荧光至静脉荧光衰减。

  4?后期:荧光从视网膜消退。

  【结果分析】

  (一)强荧光:任何原因使眼底荧光增强或出现不应有的荧光均称为强荧光。

  1?自身荧光:自然界和人体中的维生素a、钙盐、脂褐质色素等可产生荧光。可见于视神经乳头玻璃

  2?假荧光:造影片上由其他反射光线所造成的荧光。早期假荧光是由于滤光片的光谱不纯所致;晚期假荧光是由于前房或玻璃体被荧光素钠染色,经激发光激光后所致。可见于眼底浅色或白色组织,如视神经乳头、有髓神经纤维、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斑等。

  3?透见荧光: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内的色素脱失而可透见后面的脉络膜荧光。其特点是出现在造影早期,大小和形态不变,亮度随脉络膜荧光的增强而增强、消退而消退。可见于以下疾病:

  (1)先天性色素上皮色素减少、、白化病。

  (2)色素上皮萎缩:①玻璃体疣;②黄斑裂孔;③黄斑变性;④遗传性黄斑变性、卵黄状黄斑变性、眼底黄点症;⑤视网膜色素变性,无脉络膜;⑥炎症:原田病、色素上等;⑦脉络膜皱褶:低眼压、眼眶肿块、眼内肿块;⑧钝挫伤、光凝、冷凝、透热;⑨:氯喹中毒、吩噻嗪中毒。

  4?异常血管:可发生于脉络膜、视神经乳头、视网膜。强荧光多出现在造影早期。

  (1)血管迂曲扩张:视神经乳头炎、乳头水肿、视神经乳头玻璃膜疣、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网膜血管瘤

  (2)毛细血管扩张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

  (3)血管吻合:动静脉短路,如视网膜血管瘤病等;侧枝循环,如视网膜血管阻塞。

  (4)微动脉瘤糖尿病、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

  (5)肿瘤血管: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血管瘤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肿瘤等。

  (6)新生血管形成:炎症性疾病(如葡萄膜炎、白塞综合征、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综合征、糖尿病、。

  (7)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吻合:炎症、光凝瘢痕等。

  (8)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脉络膜破裂、良性脉络膜肿瘤、视乳头玻璃膜疣、血管样条纹、炎症、光凝、近视等。

  5?渗漏: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因炎症、外伤、变性、肿物等引起血管壁渗透性增加而致荧光素渗漏。其特点为荧光素渗漏点由小变大,亮度增强,在眼底荧光消退后仍遗留荧光。

  (1)玻璃体渗漏:新生血管形成和纤维化(如白塞综合征、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静脉分支阻塞、糖尿病、贫血白血病等)、眼内炎症、眼内肿瘤。

  (2)视神经乳头渗漏:如视神经乳头水肿、视乳头玻璃膜疣、视神经萎缩等、炎症(虹睫炎、葡萄膜炎、视神经乳头炎、视网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眼内肿瘤,以及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压颞动脉炎所致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3)视网膜渗漏:

  1)囊样水肿:虹膜炎、葡萄膜炎、脉络膜血管瘤、恶性黑色素瘤或转移性肿瘤、脉络膜破裂、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瘤、糖尿病、高血压、光凝、术后无晶体等。

  2)非囊样水肿: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微动脉瘤、视网膜海棉状血管瘤、光凝、高血压等。

  (4)脉络膜渗漏:

  1)色素上皮脱离:其特点为荧光充盈速度快,边界清楚。可见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原田病、黄斑变性、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脉络膜肿瘤、高血压等。

  2)神经上皮脱离:其特点为一个或多个渗漏点,逐渐扩大增强,边界不清。可见于视神经炎、视神经乳头水肿、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原田病、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瘤、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

  (二)弱荧光:任何原因使眼底荧光减弱或消失均称为弱荧光。

  1?荧光遮蔽:位于视网膜前的任何浑浊都可部分地或全部地遮蔽视网膜和脉络膜荧光称为荧光遮蔽。

  (1)视网膜荧光遮蔽:如屈光间质浑浊、视网膜出血、渗出、炎性团块、色素增生、变性组织、新生物等均可遮蔽视网膜和脉络膜荧光。

  (2)脉络膜荧光遮蔽:如出血、渗出或液体等位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以内或视网膜下;色素上皮和脉络膜色素增生,可遮蔽脉络膜荧光。

  2?充盈缺损:血液循环障碍时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或其供应区荧光充盈迟延、减少,甚至无荧光充盈呈无灌注区,均称为充盈缺损。

  (1)视神经乳头血管充盈缺损:可见于视神经乳头缺损、视神经萎缩、视神经乳头血管阻塞(如颞动脉炎、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

  (2)视网膜血管充盈缺损: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动静脉分支阻塞、颈动脉狭窄、光凝、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颞动脉炎等。

  (3)脉络膜血管充盈缺损:可见于无脉络膜、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外伤或炎症等所致的继发性脉络膜萎缩;冷凝、光凝、透热所致的脉络膜血管缺失。